城事 | 里弄琴音

作者: 凌均 | 来源:发表于2016-11-18 10:51 被阅读83次

上海南京路大名鼎鼎,所有到上海的人一定要去步行街瞅一眼,感受一下摩肩接踵的滋味。南京西路更是因为前有恒隆后有梅陇镇两个广场,临街那一排名牌专卖店,还有道边高大的梧桐,得到行人的青睐。

就是这样一条热闹的街,藏着我记忆里五年的安静。

南京西路梅陇镇酒家的停车场连着一条一车宽的路,通向被高楼围着的一排排里弄。除了奶奶家,这是我最熟悉的老上海。

在弄堂的主街上走,路过左边那家拿废弃的浴缸养鱼的人家,听到晒太阳的老人家站在弄堂口聊家常,一直到一棵从天井里探出头来的白玉兰下,拐进右边的巷子。四栋小楼并在一起,每扇门的左边都有一个水池,里面常常浸着鲜绿的青菜。靠着楼边的下水道上盖着镂着洞的地砖,被漆成明黄色的水管盘在墙上,因为排水系统老旧,水流过的声音在寂静的弄堂里格外响,稍稍一听就能知道水走的路在哪儿。地上本来灰白的水泥地因为上海的黄梅雨季长上了苔藓,带一点点嫩黄的绿。临着一楼窗下的空地,总是停着有点生锈的自行车,那种款式的刹车总要费好大的劲儿才能摁下去。弄堂的尽头是死路,水槽旁堆着木板和建筑材料,自行车胡乱地站着,花花绿绿的衣物和洗漱用品在灰色调子里格外显眼。别人天井里掉光叶子的树和各种横在空中的天线交错着,毫无规律的线条倒也有生活的味道。

弄堂 弄堂尽头

走到第三扇门前,绿底白字标着,八十八号。米白色的木门由着风雨冲刷,有些掉了漆,成了灰白色。轻轻一推,“吱呀”一声木门就开了,里面很昏暗,所有的光都来自二楼转角的那扇窗。一楼左侧的门时常关着,探头进那间房,红漆的木窗下放着灶台,旁边有把椅子,想必是给看着大灶饭的小孩打盹用的。从门走了没几步就到了拐口的楼梯,木楼梯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扶手不知扶过多少人,表面光滑得很。楼梯直面着二楼的大窗,旁边就是一间小房间 ——整个二楼只有这么点地儿。

推开门,小小的房间里有一张铺着干净床单的单人床,上面随意放着几个靠枕。角落里有一张桌子,上面只有简简单单一个热水瓶,一杯泡着发黄茶叶的绿茶,周围的空地放着椅子,只留下一条窄窄的路,通向一架擦得光亮的钢琴。钢琴边的床上,坐着一位笑着的老人。

每个周六上午我都在这里,学钢琴,听人生。弄堂里总是很安静,树叶的一举一动都能听见。可一旦走近第三扇门,断断续续的琴声就传了过来,可能是肖邦复杂多变的练习曲,可能是简单的音阶,也可能是耳熟能详的小步舞曲。二楼的那间小房间闹中取静的本事极妙,就算楼下邻居的交谈声巷口的汽车引擎声飘进屋子,只要琴声一响,老师清清嗓子开始讲他带着茶叶香的经验,就感觉高楼耸立中,竟另开出一块小天地。

弄堂小楼和背后的大厦

——像不疾不徐抒情有力的琴声那样沧桑稳健又有味道的老上海。

那个最接近想象的老上海。

欲知征文详情,请点击:建筑圈 X 城市专题征文 | 路过不同的城市,遇见不一样的建筑

图片均为作者自己拍摄

相关文章

  • 城事 | 里弄琴音

    上海南京路大名鼎鼎,所有到上海的人一定要去步行街瞅一眼,感受一下摩肩接踵的滋味。南京西路更是因为前有恒隆后有梅陇镇...

  • 《电子琴音乐城》

    最近好久没写故事了,今天我搭了一个城堡,放在电子琴上,没想到,我脑海里突然出现了一个故事,我把这个故事编给你们听:...

  • 旧里弄

    捣练子.集人诗词句题赵伯新作<夕阳依旧风采> 序:赵伯画了一系列的老城厢旧里弄,因为小时家居旧里,所以感怀系之,无...

  • 石板里弄

    石板里弄 ——缯青 小时候经常听奶奶讲起兰秋小姐的故事,我也曾见过兰秋小姐的模样,每次奶奶讲起来的时候,我就总是幻...

  • 庸凶(一)

    庸凶(一 ) P城大里弄117号,早,六点45分。 “怎么就这么走了,昨天还好好的啊!” ...

  • 整理家

    九月,开始陆陆续续整理家,每天上午带着妹妹边玩边整理,这里弄一下,那里弄一下,积少成多做了不少事,再到了假期...

  • 七绝二首

    七绝·听俚语 一时雅兴冁然欣,几处香烟馥郁薰。 停步街边听俚语,坊间里弄揽奇闻。 七绝·揽奇闻 坊间里弄揽奇闻,事...

  • 记忆里弄

    一 他还记得那天,她对他说过的话。 “走了,也好。对你好。我没有别的,想让你记住我的样子。” 那时候他已经是留过洋...

  • 魔都里弄

  • 琴音

    风的指 弹过千叶 千叶 流转 流离 澎湃 啸鸣 音韵 跌宕 千山 群峰 连绵 万壑 千谷 和鸣 此刻,我 旋转在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城事 | 里弄琴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jpj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