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好好说话吧

作者: 克东061张云霞 | 来源:发表于2019-03-29 23:20 被阅读125次

            做为父母或者老师,我们每天都在和孩子说很多话,但是我们说的都是“好话”吗?

            不久,在综艺节目《少年说》中,有这样一幕,一个女孩哭着大声控诉自己的妈妈:“你怎么总是拿我跟其他同学比较,为什么我的努力,你从来都看不到?”结果,她妈妈冷冷地回应说:“其实我一直在不断打击你,以你的性格,不打击会飘。”当女孩一边抹眼泪一边表示,自己的性格不适合打击的时候。妈妈却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当你很强的时候,我觉得我要拍一下,当你很弱的时候,我觉得要推你一把。”女儿发现,无论自己再怎么说,都无法劝服妈妈,于是哭着走下了台。

      看着这一幕,许多人都流下了眼泪,因为在这个女孩身上,有的人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多少孩子,就是这样,被父母从小打击到大。著名心理专家马歇尔·卢森堡说:“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不少父母总是忽略了这点,他们肆无忌惮地对孩子打击、嘲讽甚至谩骂。却不曾想,语言这种暴力,虽然不攻身,但攻心,伤害指数还特别惊人。

          相信绝大部分的父母,都是真心爱孩子的,这不容置疑。但绝大多数时候,他们满嘴是爱,却表现得满目狰狞。据说父母每天在对孩子说的话中,正面的只有百分之二十。

“你怎么这么笨?”

“这点小事都做不好!”

“为什么别人能做到你就做不到!”

“你脑袋里装的是什么?”

“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

“别哭了,再哭就不要你了。”

        这些,都是父母责骂孩子的常规用语。有些父母不是不知道这些话会伤到孩子,也不是控制不住情绪要发泄。只是想当然地认为,不能对孩子说太多好话,要是说几句就承受不住,以后出来社会还怎么生活?

        语言暴力可能伤害到孩子身体。当一个人受到语言暴力攻击,他的情绪疼痛在大脑区域反应,和身体疼痛极为相似,神经系统能体验到了几乎相同级别的疼痛。也就是说,当父母辱骂自己孩子的时候,孩子情绪上遭受到的创伤,和身体受到伤害的疼痛程度不相上下!语言暴力能改变大脑结构。孩子的大脑尚在发育中,若他们总生活在苛责、匮乏的环境中,他们的大脑为了适应环境会发育成“求存模式”的结构,形成懦弱自卑型人格。所以我们能看到,诸多童年贫穷、家庭不幸的人,即便成年后生活环境出现了极大的改善,也还是很难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过早承受压力,不仅不能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还会让孩子变得过于谨慎、胆怯等等,而且,这样的改变,终身不可逆。

      我们的语言里,藏着孩子的未来。永远都不要低估你的话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力。要知道,孩子处于不知事的年纪,父母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他们的话就是真理。家长的一言一行,乃至一个表情,都会对孩子的性格塑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心理学的暗示效应告诉我们,父母的否定、打击、批判,会给孩子消极的心理暗示,并转化为孩子“内在的批判声音”,形成强大的“反自我”意识。他们会习惯性地自我批评和否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即便成年后批判你的那个人已经不存在了,这种批判态度还会保留在心里,时常苛责自己。我们随意的几句话,却是孩子心目中最扎心的评价,孩子的生活积极还是负面,全在父母一念之间。

      除了上述提到的懦弱自卑型人格,语言暴力还有可能把孩子推向另一个极端。有调查显示,40%以上的青少年罪犯,都遭受过父母语言上的伤害。这些孩子的父母用一句句暴力语言将孩子的未来断送,也给其他人、其他家庭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有人说,这些孩子扎在别人身上的凶器,是父母亲手递过去的。你的不假思索,却葬送了孩子的一生。

          很多时候,培养一个健康的孩子,远比修复一个破损的成人容易得多。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肯定、认可,特别是来自父母的。当父母懂得考虑孩子的感受,多一些接纳和爱的时候,孩子必然能够更加积极面对生活。

            观察,是第一步。父母要对孩子们的行为进行他细观察,说出观察的结果。做好观察的第一步就是不要对孩子的行为下定义。比如当老师告诉父母孩子没交作业,不要对孩子说:“你怎么又不写作业了?”只要父母对孩子的行为有评判,就会引起孩子心中的逆反情绪。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你为什么不写作业?”这是客观的疑问,孩子就会说出,因为作业太难、太多,或者不喜欢老师等原因,父母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教育引导。不少父母喜欢急于求成,却忽略了孩子的心情。比如,父母叫孩子打扫房间,孩子有情绪,洒了一地的水,就会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笨,这点小事都做不好?”这对孩子的感受是极大的伤害,也许孩子只是想偷懒,却被冠以笨、无能的标签。这个时候,父母和孩子都应该说出各自的感受,父母是为了锻炼孩子的自主能力,教育孩子不要那么懒,要是孩子还是不愿意,态度可以适当强硬点,但不能胡乱指责。清楚地告诉孩子,希望他们做什么。比如要出门时孩子磨磨蹭蹭,在这种情况下,妈妈应该对孩子说:“我们快要迟到了,五分钟后出门吧。”这是对孩子提出具体的要求。

        与孩子进行良好沟通,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孩子和父母有着多年生活经验的差距。很多在父母看来很容易事情,对孩子来说却非常困难的。这就需要父母多一些耐心,认真观察孩子的行为,仔细感受孩子的心理,分析其原因,然后对孩子提出具体的要求。和孩子好好说话,从现在开始做起吧!

相关文章

  • 和孩子好好说话吧

    做为父母或者老师,我们每天都在和孩子说很多话,但是我们说的都是“好话”吗? 不久,在综艺...

  • 好好和孩子说话

    1 儿子豪哥今天心情很不好,因为期末考试成绩不如意,总以为能拼个全优,结果得了三个良,我也很郁闷,说好了要好好和他...

  • 送给简友拾年老酒的散评(五)

    为你能想通点赞。 找到症结就好,和孩子做朋友从好好说话开始。 好好说话,才能好好沟通。和孩子能好好沟通,才能发现问...

  • 和孩子好好说话!

    我的大儿子今年13周岁了,做事总是很毛躁,让他洗碗它一会就洗完了,但是用手一拿碗上很黏糊,没放洗洁精,他只图快;让...

  • 和孩子好好说话

    这几天被一条新闻刷了屏:14岁男孩被母亲扇打后跳楼坠亡。 据说是一名14岁的初三男生因为在教室与另外两名同学玩扑克...

  • 和孩子好好说话

    我从来不是一个会说话的人,面对越亲近的人,急起来的时候更不会好好说话。我想这就是原生家庭对我的影响,当我小的时候,...

  • 和孩子好好说话

    “五一”四天假并没有计划出京,在家门口附近公园逛逛,也算休闲休息。 第一天去怪村油菜花地拔草。艳阳高照,晴空万里,...

  • 和孩子好好说话

    这月初孩子起床闹脾气,我狠狠收拾了顿,武力镇压。 记不得是多久开始打孩子的,从这几年的实践来看,刚挨打那几天是有效...

  • 和孩子好好说话

    1.父母没有和孩子好好说话的能力,即使背后有再多的爱,也难以有良好的亲子关系。 2.虽然是豆腐心,但话一旦出口伤人...

  • 学做智慧家长,而非为你好

    尊重孩子,学会和孩子好好说话。在孩子的成长路上一定要做一个好好说话细心的聆听者,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而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和孩子好好说话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jyd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