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红林社诸子百家诸子百家
红林悟语《韩非子-扬权》第二十三章:借斧

红林悟语《韩非子-扬权》第二十三章:借斧

作者: 红林主人 | 来源:发表于2018-12-19 08:47 被阅读2次

红林悟语《韩非子-扬权》第二十三章:借斧

《韩非子-扬权》上节韩非子告诉君主拿起法律的武器,依法打虎,扎紧制度的笼子,通过法律“道与德”的力量来惩罚与教化老虎,使其恢复人性,重新做人。这里韩非子重点阐述了法律的先天存在性与重要性,人类社会的法律制度犹如自然界的自然法则,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诞生而诞生,她并不是人类的发明而是发现与应用。

虎患的产生,不是一虎所为,而是群虎之力。所以韩非子在打虎战略下给君主献策“欲为其国,必伐其聚”,意思就是要想治理好国家,必须除掉朋党。朋党之祸自古有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是朋党产生的根本原因。不同的理想,不同的追求,不同的诉求,不同的地位,不同的现状,把人们分成不同的群体,不同的阶层,这本不为过,犹如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多种多样,和谐共生。但,如果某一群体想消灭其它群体独占资源与平台,这就违反了自然法则,结果自然是其它群体团结起来将其消灭。

君主要想治理好国家,首要任务就是消灭朋党,朋党之祸在于将某一群体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或是全体国民利益之上,也可以说是想摧毁平台,要自建平台,这对于平台的拥有者君主是不可能答应的,心须将之消灭。如果不能彻底消灭朋党,其必将再次聚众,而且越聚越多,当朋党力量聚到大于君主之力,臣民谈虎色变时,君主再行收拾则为时已晚。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控制不好就是会伤其自身。比如君主的赏罚。君主治理国家,少不了赏罚,但要依据规则,赏罚分明,名符其实。如果随意赏罚,乱臣就会越来越多,贤良就会越来越少,国家就会混乱。韩非子举了一个给仇人借斧子的例子,说明赏罚混乱的后果。如果臣子想要什么君主就给什么,就像是借给仇人斧头;借给仇人是不行的,他将用斧头来砍我。这里的斧头只是个比喻,是指权力与财富,如果君主无限制的将国家的权力与财富赏赐给他想赏赐的人,那么就犹如借斧与仇人,因为受赏之人决不是等闲之辈。如果臣子不明白奖罚分明的道理,而是一味的接受君主的赏赐,那他必不是贤良,定是不法之臣。

自古君主对朋党的管理都是一个难题,因古代特殊的国家体制,皇亲国戚与外姓重臣为了维护自己及家族团体的利益,自觉不自觉的结成朋党,君主也自觉不自觉的参与其中,既要利用朋党之力相互制衡又有防止一党作大威胁皇权,一旦力量失衡,遭殃的一方不是皇亲国戚,就是依仗之臣,所以难之又难。但,韩非子还是劝谏君主要认清朋党本质,防范朋党之祸。

【欲为其国,必伐其聚;不伐其聚,彼将聚众。欲为其地,必适其赐;不适其赐,乱人求益。彼求我予,假仇人斧;假之不可,彼将用之以伐我。】想治理国家,必须除掉朋党;不除掉朋党,他们将越聚越多。想治理国家,必须赏赐适当;赏赐不当,乱臣就会要求更多。他要什么我给什么,是借给仇人斧头;借给仇人是不行的,他将用斧头来砍我。

在公司管理中,至于朋党之祸我们说了多次,老板还是要通过业务分解、逐级管理、层层考核的办法进行化解。至于借斧于人的事,只要进行严格的绩效考核就能解决。道理听起来很简单很明白,但做起来不简单,如果思路不清,方法不对,会越做越乱,与期望值越来越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红林悟语《韩非子-扬权》第二十三章:借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kdd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