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里,窗边的男孩桌前放杯咖啡,从早上到中午一直望着窗外;对面的两个女孩一直在讨论一些吃吃逛逛的事;角落里的男生抱着书睡俩小时了。他们桌上都摆了一摞子书,一本未翻,一页未看。
在中国,你10岁的时候,一定要听老师话,好好学习;20岁时必须在一所名校就读,谈一场“乌漆嘛黑”的恋爱;30岁时,你必须买房结婚生娃娃,还得在一家不错的公司做得不错;40岁时,女人就要相夫教子,男人就要出任CEO……听着那些大爷大妈们的“什么年龄就得干什么事”,我们慢慢长大,一路走来,我们如履薄冰,大多数生生被逼成了努力成为“别人家的孩子”的“熊”孩子。
我们从小压力就很大,上小学怕考不上中学,上中学怕考不上大学,上大学怕找不到工作,找到工作了怕失业,事业成功了害怕没有好的伴侣,有了好的伴侣又怕经营不好婚姻。我们一直都在恐惧中度过,尤其是那些原生家庭差的同学,更是容不得一丝偏差,否则会付出惨痛的代价。但是我们也有累的时候,也有倦的时候,我们也有无奈的时候。我们想在大学专业报考单上填上自己喜欢的专业;我们想在失业的时候失声痛哭,然后安安静静的一个人待一阵子;我们想要嫁给爱情,只嫁给爱情。
人生短短三万天,我们必须完成学习、恋爱、娶妻生子,职业发展,哪一件都是那么棘手,我们把这些当成一个个任务,别人把我们当成机器,推动着我们去历经这九九八十一难。我们一天工作8小时,学习2小时,还得扩充人脉,跑步健身、寻找伴侣,结婚生子。
我们想挣扎,我们想博弈,一次、两次、三次……我们既不能潇潇洒洒的做自己,又做不了别人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我们很焦虑,我们常常恐惧未来,讨厌现在,更讨厌那些约定俗成的规则,也讨厌无能为力的自己。
被逼无奈,我们只好“骗骗”家长;“骗骗”老师;“骗骗”朋友,甚至“骗骗“自己,后来发现,幸福指数的确上升了些。家长开心了,我姑娘真听话,过节就给我带男朋友回来了,其实我只是让我朋友假扮男朋友去看看她;老师开心了,我学生真好,自习课上都给我安安静静看书,其实我们书里都藏个手机;领导也开心,我的下属成长真快,最近的项目做的不错,用户数据增长了好几倍呢,其实只是我们找准了市场切入点,谁做都一样。
偶尔的离经叛道,让我们做回自己,假装的这一切,也让大家都很满意。似乎,只要我们表面上一直装作很努力的样子,那从小到大的规则就能对我们少一些限制,于是,我们习惯假装努力,这样我们既能让自己看起来更像“别人家的孩子”又能让自己私底下非常开心,简直两全其美呢。
我们希望有一天有更多的选择权,我们听老师父母的话,假装好好学习,是为了有机会安安静静读自己喜欢的《失落的一角》;我们听领导的话,假装努力工作,是为了有机会升值加薪,早日跳槽到理想公司,做喜欢的事业;我们假装听朋友的话早点结婚,是为了偶尔还能一起喝喝小酒聊聊天,互相安慰那个面具下不为人知的对方。因为我们知道有些东西我们改变不了,我们只能伪装一个我们大概率不喜欢的自己,去保护那个真实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