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乾乾文集》教育私房菜
狗大爷一家四口人趣事儿

狗大爷一家四口人趣事儿

作者: 林木成荫 | 来源:发表于2017-05-29 10:09 被阅读150次

       狗大爷姓徐名其录,但从我记事起,很少听人叫喊过他的大名,长一辈人都直乎其小名狗,他同辈人因他年龄最大都喊他狗哥,晚一辈人都喊他狗大爷,狗大爷有一个儿子叫坎,大名徐克印,人们对他也只在小名坎后加上称呼。

       狗大爷兄弟两人,解放前十几年与哥哥分家时都是百十亩地,因狗大爷两口子好吃懒做,又不听从大哥的劝说,也就坐吃山空,卖完了百十亩地后,竟到各村吃起了不劳而获的百家饭,他的侄儿徐克岭念起亲情,把他们一家三口养了起来,当然,狗大爷两口子也不好意思白吃闲饭,就帮侄儿干一些农活,说起干活还不够人笑话的呢,犁地耙地、摇耧播种、放磙扬场样样不会,只会干那些没有一点技术含量的杂活,就这样他侄儿也从来没有嫌弃过。

        解放后进行土改,狗大爷的侄儿划成了地主,狗大爷划成了赤贫农,还与另外几户一样,分了他侄儿十几亩地,当然也不再与他侄儿一个锅吃饭,他们成了两个不同性质的阶级,由于狗大爷和他的己经成人的儿子重要农活不会干,庄稼长的年年没有别人家的好,收成就低,粮食年年不够吃,一年口粮缺半年,仍然是最贫困的困难户。因为共产党的政策好,不会让一个人饿着,年年对他家进行照顾,他们也因此吃照顾吃上了瘾,一次吃不上或吃的不如意,他们就给干部闹,甚至往上告,闹的干部不安生,告的干部直发毛,干部为了平安无事,也就回回对他家优先。

       一九五八年成立人民公社,农民又把土地合在了一起,人人靠出集体工拿工分分粮吃,这正合狗大爷一家三口人的意,挣工分只按出工不按出力和技术,只要出工,就有工分,只要有工分就能分粮食,时间久了社员们有意见,提出按出力和技术定工分等级,狗大爷狗大娘被评为三级,坎哥被评为二级,工分少挣了,粮食就少分了,狗大爷一家为此并不生气,也不发愁,因为他们是有名的困难户,每次来照顾,大队对他们都是优先考虑。

         一九六二年,国家困难时期,灾民增多,坎哥拾了一个外地来要饭的女人作老婆,他们一家三口变成了四口,困难又加重一层,大队对他家的照又增加了一层。

        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狗大爷因解放前给地主分子,他侄儿徐克岭家做了几年活而被推举为贫协主席,在一次批判他侄儿的大会上,红卫兵要他作批判发言,他很动感情的说:“解放前,我好吃懒做,坐吃山空,买完了我爹分给我的百十亩地,外出逃荒要饭,是我侄儿徐克岭念起亲情,把我找了回来,管我吃管我喝管我穿管我住,我要不帮他干点活我还真不如个狗哩,我干那活是叫干活吗?犁地耙地不会,摇耧撒种不会,扬场放磙不会,净干点子瞎巴活,就那我侄儿也没有嫌弃我,没有我侄儿我们早就饿死了,亲儿能咋着?"刚说到这里,就被红卫兵喝住了:“不许瞎胡说,不许给地主分子评功摆好歌功颂德。"当场撒了他的贫协主席。还说今后大队不准再照顾他,狗大爷听了相当生气,会后就串连了十几户贫农成分的社员成立了“老贪农造反队"与这些红卫兵对着干,红卫兵拿他们没办法。

        只从狗大爷成立了贫农造反队后,狗大娘因年老有病退了劳动力,在家里养几只鸡打发日子,狗大娘虽然长得很富态,但心里不识数,人们都说她一个豆籽弄开她不知道是几辦,这显然有点夸张。但是有一件小事却能证明她确实不识数。有一天早上,一个少女从她门前经过,狗大娘正扯喉咙高嗓地叫骂,这个少女就问:“狗大娘,你叫骂啥哩?"狗大娘说:“日他娘,是那个人不主贵见财迷偷了俺的鸡,昨晚鸡上窝时我查查鸡还三对半哩,今天撒鸡窝一查就剩七个鸡了:。"那个少女一听好可笑,就说道:“大娘,你撒把食让鸡吃着你再一对一对的查查看。"狗大娘就跑进屋抓了一把粮食撒在地上,趁鸡吃食时一对一对的查了查,仍然是三对半,就笑着说:“日他娘,活了六十多,竟不知道三对半就是七。”

         坎哥拾的媳妇名叫江菜花,也不是一个能打能跳的人,可能在拾她之前长期受饥饿的折磨营养极度不良,身子是又瘦又弱,来到这么几年也没有给坎哥生个一男半女,在队里干活稀松得很,常常是出工走后头,到地站地头,干活看日头,收工走前头,走路慢腾腾,干活磨蹭蹭,还经常对人讲,干活要惜力,吃饭要吃足,老了不落残疾。因此评工分时,只给他评了个半劳动力,每天干活只拿五分。就这样她还嫌跟着干活累得不行。当时,生产队有个规定,凡是怀孕的妇女,生产队给派一个看庄稼的轻话,即不掏力又可以拿工分,坎嫂子对此很是羡慕,于是她想了一个好办法,就是装怀孕了,慌得坎哥赶快找队长报喜,队长也就派坎嫂子在村东头离她家很近的那块地看庄稼,防止鸡鸭鹅牲畜糟塌。为了遮人眼目,随着月份的增加,她在裤子里不断增加棉花套子。十月怀胎,总要分娩,到了时候,她也对外称在家里生气孩子,只是没有请接生婆,让她婆母来接生,因为她婆母知道她是为了不跟着大班子干活而装的。婆媳二人就在家演起了双璜戏。事情过后,婆母对外宣称,孩子没有成活埋了。当然,坎嫂子装怀孕,队长及广大社员早就看出来了,只是没有当面点破,她跟着大班子干活,还不够影响别的社关的情绪的哩,她装就叫她装吧,反正从哪个方面都得对他们一家照顾。不过事后,有人给坎嫂子偏了一个顺口溜:战鼓咚咚敲,杀声震云霄,生产队的江菜花假装有了羔(有点侮辱性质),,慌得徐坎子,赶紧往外跑,向队长报了喜,队长照顾了,随着月份大,裤子里塞棉套,十月要分娩,这样怎么好,慌称没有成,死了又埋了。

         坎哥留给人们的笑柄也有不少,我与坎哥直接接触还是我当大队会计以后的事情,那是一九七七年初冬。因为秋季受了涝灾,庄稼减了产,社员口粮少分了,为了照顾社员缺粮过冬,上级拨给大队八万斤救灾粮,大队研究,用六万斤按全大队人口平均,每人三十斤分到各户,留两万斤再照顾重点户,支书提议,坎哥家按每人一百五十斤分配,其余重点户以人均不超过一百斤为最高限视情况而定,我就问为什么要给坎哥家这么高,支书说,你不了解情况,坎哥家是我们大队重点困难户中的重点困难户,每次照顾都要得是别的困难户的几倍,我又问为什么,支书说,他们一家四口人虽然全是大人,但参加劳动不行,工分低分粮少,再加上他们一家四口人,饭量大,食性又不一样,狗大爷好吃锅灰,狗大娘好吃油饼,坎哥好吃宽捞面条,坎嫂子好喝好面糊涂打鸡蛋,他们四个人各做各吃,谁剩下的另一个人还不吃,这样他们分的口粮总是吃不了半年。我就又问,这就是照顾他们的理由?支书说,不照顾不行,我们是共产党领导,不能让饿着任何一个人。让他们饿着了,就是我们当干部的没有尽到职责,再说,坎哥家是贫农,我们共产党闹革命打天下坐天下,就是为这些贫下中农,让他们饿着了,就是我们的阶级立场出了问题。我看支书上到这么高的高度去说,我也不再说什么,按支书的意思,给坎哥家留了六百斤。

         救灾粮以购粮证的形式由我填好后分发到各生产队会计手中,再由各生产队会计分发给各户,购粮证发下去的第二天早饭后,坎哥来到了我家,气愤愤地说道:“兄弟,我听说这一回下来的救灾粮,全大队每人平均三十斤,为什么只让我家每人才吃一百五十斤?"我就笑着说:“全大队每人平均三十斤,你家每人一百五十斤还少吗?这在咱大队可是独一无二的了。"坎哥说:“兄弟,你也不打听打听,每次来了照顾,不都是先紧着我家一吃?我家吃足吃够了才分给其他户。你们要是不再给我家每人增加一百斤,我就到上头告去,说你们分配救灾粮不照顾我们贫下中农,你们干部漏下自已吃了。"我看我不能说服他,就说道:“好好好,我给你向支书反映反映,我只是一个会计,我不当家。"他说:“那我等你的信。”

          下午我就去找支书反映,支书说:“再从留那两千斤应急数里给他四百斤吧:。"我说:“大队那么迁就他?"支书说:“不是迁就他,咱大队四五百户,你能保证咱分配的百分之百没问题吗?就是没问题,他硬说有问题往上反映,上头就是不来查,也会认为咱的工作没有作好。坎哥是个二性子,又是个往他嘴里抹蜜咬你手指头的人,别看大队年年对他重点照顾,一点不好,就会蹦。兄弟,我们大队这一级干部不好当啊,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面千条线都往我们这一根针眼里穿,我们缝得才好,也有缝不严的地方,他要是再往上反映,我们是黄泥掉进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了。再给他四百斤吧,历来都是穷有理。"

        我看支书也是息事宁人的态度,也不再说什么,又给坎哥填了四百斤的购粮证,直接送给了他,坎哥接住购粮证笑着说:“这还差不多。"

相关文章

  • 狗大爷一家四口人趣事儿

    狗大爷姓徐名其录,但从我记事起,很少听人叫喊过他的大名,长一辈人都直乎其小名狗,他同辈人因他年龄最大都喊他狗...

  • 把孩子交给老人带,竟落得“家破人亡”,这悲剧到底该怪谁?

    四川某县李大爷家,一家四口原本过着平静的生活,然而就这一变故家破人亡。真是世事无常,祸福不知啊。 李大爷65岁,老...

  • 一家四口人

    “妈妈,我不会”她手里摆弄着魔方,急得满脸通红,眉头紧锁,被汗水浸湿了的头发像用了定型膏试的贴在皮肤上,豆大的泪水...

  • 狗大爷

    清清家养过一条大黄狗,叫“阿黄”,阿黄活了十二年,离世也已十二年了。 读小学二年级时,父母就把它带回了家,给它拴了...

  • 一家四口人的命运背离

    《一家四口人的命运背离》 孙先生一家四口人,夫妻俩和一儿一女,儿子小女儿大。 夫妻共同在一家收益很好的...

  • 我的家人

    我家有四口人。有妈妈,有爸爸。有姐姐,还有我。我们一家四口人。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 有感

    一家人四口,零落仨俩处

  • 明天清明节了

    明天清明节了,这几天不知道怎么回事儿,老是想着离开我那么久的妈妈和弟弟。老想着那时候一家四口人幸福的日子。...

  • 十七年的回忆

    一家四口,生活普通;一家四口,忙个不停;一家四口,其乐融融。 因为爱,因为缘分注定,我们走进了婚姻的殿堂。没有高大...

  • 齐心协力走向春暖花开的日子

    由于当下的疫情,转眼间我们一家四口朝夕相处了近一个月的时间了。 我们一家人除了一日三餐都有自己的事儿要做。我和儿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狗大爷一家四口人趣事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odk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