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在小秦的力荐之下,我在火车上花了三个多小时,读完了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的中篇作品《悉达多》。我本来以为书中描写的就是世尊佛陀,乔达摩·悉达多,但实际上书中虚构了一位和佛陀同名的印度男子,并且叙述了他是怎样一步步走向觉悟的。
悉达多的一生
(一)少年早慧
一开始,悉达多是一位婆罗门之子,大家都非常爱戴他,觉得他聪颖、有悟性。但是悉达多并不满足于这一切,他觉得自己并没有寻找到真正的“阿特曼”。书中对阿特曼的解释是真我、神我,而依据我的理解,则类似于道教文化中的“大道”。
不顾父亲的阻拦,悉达多同他的好友乔文达一起踏上了寻道之旅。跟随沙门,印度语境中的修行者,悉达多通过苦修感受着生老病死,并且把一切都视作虚妄,俨然已经超脱凡俗。
但是不够,他觉得他离完满仍有距离。
修行三年之后,佛陀乔达摩·悉达多横空出世,世人闻其名,都愿一聆他的教诲,去追寻生命的真谛。乔文达也拉着主角悉达多一起去祗树给孤独园聆听乔达摩的讲法。
一到现场,乔文达就被佛陀的法义深深折服,从此愿意死心蹋地追随。悉达多听闻乔达摩的说法后,感触良多,但是心中却仍有对法义本身抱有怀疑,他认为这并不是乔达摩能够证道的关键所在。
和乔达摩一番深入交谈后,悉达多心中豁然,佛法精深如乔达摩者,尚不能完全使他匍匐,那么还有谁可以做他探寻真理的导师呢?
只有他自己了。
(二)千金散尽
悉达多来到了一座大城,一睹华贵妓女迦摩罗的芳容。他瞬间被迷住,恳切地请她做自己爱的导师。
迦摩罗以前接触的都是光鲜亮丽的婆罗门,从来没有这么一个衣衫褴褛的沙门要以这样的方式和自己交往。她告诉悉达多:你之前都是靠乞食过活,现下你要学会挣钱,与那些婆罗门一样拥有了光鲜亮丽的东西后,我就愿意做你的导师。
虽然没有即刻俘获她的芳心,但是悉达多不俗的谈吐还是赢得了迦摩罗的认可。她将悉达多推荐给了富商迦摩施瓦弥,让他学习经商之道。
或许是之前的修炼起到了加持作用,又或许是悉达多的聪颖天资,让他在名利场中如鱼得水,很快就能够买得起贵重衣物饰品,而迦摩罗也信守诺言,乐意与他交往,向他传授爱的经验。
作为一个商人,迦摩施瓦弥自然是很在乎得失。令他感到忧心的是,虽然悉达多能力很强,但他对赚钱本身没有兴趣。他一直把生意当作是一场游戏,或赢或亏他都安之若素。
悉达多的确把自己和“世人”剥离开来。他觉着世人忙忙碌碌,只为了碎银几两,哪像自己,万两金银手中过,心不起微澜。
但是这种心态逐渐扭曲、异化。为了彰显自己真的财视金钱如粪土,悉达多迷上了赌博:瞧,哪怕转瞬之间输掉了钱财,我也满不在乎。他在金钱的快速来去中,慢慢丢掉了三样很宝贵的技能:思考、等待和斋戒。他对事物失去了耐心,无法忍受饥饿,心境也不再平和。最终,他变成了他看不起的世人。
在最后一次和迦摩罗交欢之后,悉达多突然对自己现在的样子感到深深地憎恶。他离开大城,晃晃悠悠来到一条大河边上,本拟跃入河中结束自己的生命。
在临近死亡的那一刻,悉达多仿佛又受到感召:
“可我的心赞许我走这条路,我的眼睛为此欢笑。为收获恩宠,重新听见“唵”,为再次酣睡,适时醒来,我必须走投无路,堕入深渊,直至动了愚蠢的轻生之念。为了重新找到内在的阿特曼,我必须先成为愚人。为了再活,我必须犯罪。”
他明白了以前的种种经历,哪怕是负面的,都是通往阿特曼的路上必不可少的环节。
幸而此时,昔日好友乔文达路过,救下了悉达多,让他开启了一段新的生活。
(三)生死轮回
大河边有位祥和的老船夫瓦稣迪瓦。跟随着他,悉达多也慢慢洗去了经年的浮躁,重拾宁静致远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流逝,两位老人的智慧也得到了沉淀,他们的名声通过往来过客渐渐远播。
适逢陀圆寂,四方信徒纷纷赶去见证涅槃。悉达多昔日的情人迦摩罗,后来也成为了佛陀忠实信徒。她带着自己和悉达多在最后一次欢娱后所生的孩子,向佛陀涅槃处赶去。但是很不幸,迦摩罗在中途被毒蛇咬伤,之后毒发身亡,所幸在死前,正好赶到了悉达多所在的大河边上,将小悉达多交给了悉达多。
小悉达多从小在母亲的豪宅中娇生惯养,如今却要终日和两个“无聊”的老人呆在河边。他的性子躁顽劣,时常故意刁难父亲,哪怕是悉达多处处忍让,试图用爱和耐心去感化他,最后也是无济于事。
在一次激烈的冲突之后,小悉达多再也忍受不了枯燥的生活,往大城的方向逃去。瓦稣迪瓦开导悲痛的悉达多:他对儿子的一再忍让,又何尝不是用自己的忍让换取儿子的陪伴;而这难道是真正地尊重儿子的选择吗?
在这一瞬间,悉达多忽然想起青年时毅然决然地离开婆罗门时,父亲也是如今天的自己一般,依依不舍。冥冥之中,一切仿佛是一个轮回,而身在轮回中的人,注定要亲自品尝个中甘苦,谁也无法代替。
至此,悉达多青年时洞破世事,只身入凡俗。红尘炼心一番,体会聚散离合、起起落落后,彻底圆融通达了。瓦稣迪瓦笑着向他告别,也就象征着从此刻起,悉达再不需要任何人的指导了。
故事的最后,悉达多再一次见到了乔文达。作者通过两个人的对比,告诉了我们法义只是通往大道的路,却不是大道本身。如果执拗于法义,最后只能与真谛失之交臂。
作为法义的坚决拥护者,乔文达对悉达多很多特立独行的思想表示不理解,但是作者用一种极其富有艺术特色的写法——乔文达亲吻悉达多的额头——让悉达多把承载着众生相的意象传达给了乔文达,他忽然就感受到了:大道尽在不言中。
品读智慧
(一)红尘炼心
文学影视作品中经常有这样的桥段,一个宗门里觉悟非常高的年轻弟子,会被师傅赶下山进行红尘炼心。《道士下山》中讲述的就是王宝强所饰演的角色在这一过程所经历的种种考验。
而《悉达多》中,主角从第一次抵达大城一直到送走小悉达多后,品尝一遍凡人的七情六欲,也可视为印度版的红尘炼心。
不错,在苦修阶段,个体远离外界的一切诱惑,更容易保持一种超然物外的状态。若能一直生活在这种状态之中,不悲不喜,也不是不行,但那样只能予以“小隐隐于野”的称号。
更让人敬佩的是悉达多后来历经人生的大起大落——包括千金散尽、骨肉离分等常人难忍之痛——仍能淡然处之的平和心态。可以说,这时的悉达多,已经从沙门时代的“小隐”进阶到了“大隐”。
悉达多能成为最后的自己,红尘炼心中的每一环节都殊不能少,不论是和迦摩罗的欢爱,与迦摩施瓦弥学经商,还是最后学会真正尊重孩子的自由意志。
约翰·列侬有一句话很有名:The time you enjoy wasting is not wasted(所有你乐于挥霍的时间都不算浪费)。你的任何经历都是有它特有意义的,哪怕就像书中悉达多的滥赌,也帮助他在后面更深层次地理解了生命的内涵。不禁感叹,中西方的一些终极智慧有时其实是互通的。
(二)大音希声
乔文达虽然和悉达多是好朋友,但是整本书中,他一直是“法义派”的坚决拥戴者,隐隐与悉达多的“体验派”分庭抗礼。
法义派追求遵守乔达摩所定下的种种规则,依靠苦修的方式去追寻道;体验派的悉达多,就像上面所说,坚信道在实践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很明显,通过书中的安排,可以看出,黑塞个人是站“体验派”的,坚信真正的“道”是无法通过法义获得的。中国很多哲学家都支持这一观点,譬如《道德经》早就提纲掣领地表达过“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而佛门的《指月录》更是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法义是指着月亮的手指,月亮才是真理本身。如果全部目光都集中在手指上,又怎么能够看见那轮皓然明月呢?
当然,书中其实也讲述了法义派存在的道理:除了悉达多这样超慧拔群的贤才,还有很多天资一般的群众,他们需要有更具普适性的一套法义,去帮助他们消除人间的烦恼。他们或许达不到乔达摩或者主角悉达多的高度——毕竟成佛需要福慧两足尊的大机缘——但是他们一定可以比不修法义的人更好。
佛陀反问悉达多的:“你是否认为,陌生的沙门,你是否认为,放弃法义,回到极尽声色的世俗生活对他们更有益处?”法义或许没办法帮那百分之十的聪颖之人达成百分圆满,但可以帮助那百分之九十的普通人获得百分之八十的圆满。这,便是法义存在的价值。
《悉达多》,这本德国作家所写的关于古印度智慧的书籍,非常轻薄,在一趟高铁上就能看完。读罢余味悠长,让人忍不住思考人生,能够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与自然、与世界,更重要的,是与内心的关系,着实不失为一本上佳之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