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写的《自律,首先要看护好门户》中提到:自律除了要戒除不良习惯和爱好以外,如何做对的但又没能坚持的事情?
答案是:立刻行动。
戒,保证时间的自由;行,达成理想中的自己。戒与行,是自律的两个核心。一手抓戒,一手抓行,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比如减肥吧,俗话说管住嘴,迈开腿,说的就是戒与行。戒除贪吃的习惯,坚持运动。
这是废话,每个人都知道坚持运动,只是如何坚持?我也没有理论,只有些许经验,以跑步为例。
昨天天气很冷,磨蹭着想要不要下楼跑步,纠结了十几分钟,内心的两个自己在相互争论,每一个都举例充分,论证有力,逻辑清晰。
边换衣服边想,先下去再说。当我打开门那一刻,冷风如潮,差一点把我推回去。此时若回去就太丢人了,虽然没人关注我,但是人是多么奇怪的动物,会自己瞧不起自己。
为了不被自己看不起,那就跑吧!开始的时候,需要一点意志力,就像修行人,需要佛菩萨的加持。接下去就比较容易了,痛苦渐渐转化为快乐的享受。
昨日跑步线路写到这里,发现一个现象:原来痛苦并不绝对,快乐也不绝对,只要找到合适的途径,他们应该可以相互转换,这是离题的话。
坚持跑步的经验告诉我,自律就要立刻行动,不给可能产生放弃的念头一点时间。这就是说,很多事情未必要等到考虑十分周全,得失经过充分论证再去做。当有了朦朦胧胧的方向,行动胜过瞻前顾后的裹足不前。
像写文章,没有那个作家等到灵感来了才开始写作,一定是坚持写作,灵感才会频繁光顾,灵感乃是人的一种严谨的工作状态。
柴可夫斯基曾经断言,灵感是人像犍牛一样竭尽全力地工作的一种状态,而绝不是搔首弄姿得挥舞手臂。
像街头摄影,是抛开各种预设,带着相机走上街头。一张满意的照片背后,是几十次乃至几百次按快门,是多少个街巷穿梭,多少个街角驻足。
日本摄影家森山大道说,为了一本摄影集中的几十张照片,他要每天拍,拍上一两年。
像销售工作,别管能否成交,先出门拜访客户。某种程度上来说,销售拜访客户就像撒网,网撒的足够大,捕到鱼的几率才会提高。
销售保证一定的拜访量是非常有必要的,不能因为考虑到无效拜访,就不去拜访。
或许有人说养成了习惯就轻松了,但我对习惯的看法是:我并不完全相信好习惯的力量,我更相信坏习惯的对人的控制力。
所以,立刻行动,在做中调整,比做之前空想来的有效。就像写这些文字,写之前头脑中只有一个主题,并没有完整的思路,直接打开电脑,一边写,一边想,一边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