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还是那个敦煌,
莫高窟还是那个莫高窟,
但灵魂,却丢失了一大半。
![](https://img.haomeiwen.com/i3403455/53336bd22cc94d3a.jpg)
公元1900年(117年前)
20世纪第一个年头,
世界各国都期望开辟一个新的百年,
掌握命运,主宰时代。
中国戊戌政变虽然失败,
但改革意识的觉醒,
也使各方面逐渐进入正轨,
似乎要跟上时代步伐,
迎接一个全新的社会。
然而就在此时,
一场红色风波排山倒海般席卷中国,
义和团运动使华北陷入混乱,
百年后,国民遗憾地发现,
1900年的中国,
蒙受了奇耻大辱,遭受了巨大损失,国际地位跌到谷底。
也正是这一年,
偏安一隅的敦煌,
给这乱世带来出其不意的惊喜,
但又或许是一记响亮的耳光,
孰是孰非,我们无从判断。
![](https://img.haomeiwen.com/i3403455/7c908b4459381943.jpg)
Ⅰ
一个佝偻瘦弱的身影,
一件宽大破旧的道袍,
他是王道士,
流离失所大半生,
后云游敦煌,登三危山,得见莫高圣境。
彼时的莫高窟,
黄沙漫漫,无人问津,
只余一些粗通汉语的喇嘛居住,
王道士也索性在此定居,
打算清理一些洞窟,
改建成他所熟悉的道观。
1900年5月26日,
他像往常一样清理洞窟内的积沙,
没想到“嘭”的一声,
墙壁一震,裂开一道缝隙,
王道士眯缝着眼往里瞧去,
似乎还有一个隐藏的洞穴,
高高低低堆了很多东西,
莫不是藏有宝贝?
![](https://img.haomeiwen.com/i3403455/b4481f4919a88341.jpg)
急急忙忙砸开洞穴,
只见成捆的经卷、文书、文物码放整齐,
从地面到屋顶,从洞口到洞底,
令人叹为观奇。
![](https://img.haomeiwen.com/i3403455/ddae35b8eabac401.jpg)
他虽然不认识字,
但也知道这洞里的东西不简单,
于是自作主张取了些经卷,
徒步前往五十多公里外的县令府,
不想那县令不好此道,
直接将经卷当做发黄的废纸,
随意打发了满身黄沙的王道士。
王道士不甘心,
又跑到级别更高的甘肃道台那里报告,
不想此人更不识货,
认为经卷上的书法还不如自己写的好,
同样随意打发了他。
1902年,
敦煌县来了一个新的县令,乃进士出生,
王道士估摸着此人或许有些文化,
便又带了些经卷,前去报告。
这次总算碰到懂行的人,
让他妥善保存,
但怎么个保存法,新县令也说不清楚。
王道士就这样守着满洞的文物,
继续过着自己的日子。
一晃7年过去了,
这个意外发现的洞窟,
没有给王道士带来任何好处,
难道它们就真的如那县令所说,
一文不值,只是一堆破旧之物?
![](https://img.haomeiwen.com/i3403455/2f8a297aad10dd6d.jpg)
Ⅱ
1907年3月,
茫茫无垠的沙漠上,
一支探险队正在前往敦煌,
他们随身带了很多空的大箱子,
不知道是做什么用,
而领头的是个英国人,叫斯坦因。
路上,他们听到一则传言,
说敦煌洞窟里的东西远不止壁画,
还有王道士发现的一整洞文书,
但不知为何官府没有取走,
而是命令王道士在原处保管。
这激起了斯坦因的好奇心,
决定去会会这个王道士。
![](https://img.haomeiwen.com/i3403455/5b5e5a7874264a6e.jpg)
到达莫高窟时,
王道士跟人一起出门化缘去了,
斯坦因借此机会在洞窟边转了转,
并且有幸见到了一件写有汉字的手稿,
虽然不太清楚内容是什么,
但凭借常年探险的经验,
斯坦因知道这些经卷的价值,
并相信只要带一些回英国,
必会让他名声大噪。
![](https://img.haomeiwen.com/i3403455/561653471bb67bcc.jpg)
不过,莫高窟和之前探险的地方不同,
这里有宗教活动,有修行之人看管,
并不能随便拿走,
也不敢贸然用钱财购买。
斯坦因觉得,
王道士应该不是一个特别在乎物质利益的人。
果不其然,
王道士回来后听说斯坦因等人的造访,
害怕经卷丢失,
便又砌起一堵墙封住洞口。
当斯坦因第一次见到王道士时,
记下了对他的印象:“这是个十足怪的人,极为羞怯紧张,偶尔又露出狡猾的神情,这完全让人振奋不起来,我从一开始就非常清楚,此人不好打交道。”
为此,斯坦因同随行的中国师爷反复商量,
不断琢磨王道士的喜好,
并且做好准备,决定打一场持久战。
慢慢他们发现,
王道士极为敬奉玄奘,
而斯坦因正好在印度有一段刻苦铭心的经历,
便伪装成玄奘的信徒,
试图游说王道士。
![](https://img.haomeiwen.com/i3403455/b2ce3c10ecd43f19.jpg)
斯坦因操着蹩脚的中文说:
“我沿着玄奘的脚步从印度跨越重山沙漠而来,我找寻到很多玄奘去过且描述过的佛寺的遗址,我会像玄奘取经那样,将这些经卷带回印度。”
如此三番五次,
王道士或许是听进去了,
不仅拿了一部玄奘的作品给中国师爷,
还把新砌的墙拆了。
之后事情进行得很顺利,
王道士和斯坦因、中国师爷约定,
此事要绝对保密,
只要斯坦因还在中国,
就绝口不能对任何人提起这些经卷。
接下来,
王道士又用了三个星期来挑选经卷,
但到最后要装运时,
王道士又突然反悔,
惊慌失措把所有东西搬回洞里,
也许是突然发现了玄奘信徒的漏洞,
也许是觉得中国的东西不应交给一个外国人,
总之王道士内心是很纠结的。
故事的最后,
中国师爷力控局面,
最终还是说动了王道士,
把成堆的经卷、文物装进随身携带的大箱子,
带离了中国。
当然,王道士得到了大笔银两。
![](https://img.haomeiwen.com/i3403455/b43286cc4710f0d6.jpg)
Ⅲ
1908年,斯坦因离开后一年,
又来了一个外国探险家。
此人名叫伯希和,法国人,精通汉文,
不仅识得每部经卷的内容,
还能判断它们的学术价值。
有了和斯坦因打交道的经验,
王道士这次娴熟多了,也从容多了,
伯希和没有花费多少精力,
便进入了洞窟。
![](https://img.haomeiwen.com/i3403455/d57c0292204b68f6.jpg)
他在洞中待了三周,
把所有的经卷都翻阅一遍,
并取走了他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
付给王道士更大一笔银子,
比斯坦因给的多得多。
但,伯希和并没有直接回国,
他带着洞里的文物去了趟北京,
并且在一次宴会上展示他的成果。
席间有一些中国学者,
立即看出了文物的价值,
他们震惊、他们悲痛,
为何如此重要的文物会在一个法国人手上。
伯希和惊动了整个北京学界,
1909年冬,清政府下令把洞内文物运往北京保存,
但整个运送过程极为简单粗暴,
没有箱子,没有任何保护措施,
只用草席随便遮盖,
从敦煌到北京,2000多公里,
一路上都有经卷丢失,
到达后,押运的官员竟然直接把车开进自己家里,
先挑拣精美的据为己有,
但又担心被发现,
直接把经卷撕成两半,
那一刻,整个中国的心都在滴血。
![](https://img.haomeiwen.com/i3403455/5995224512377615.jpg)
但事情并没有结束。
1912年,
日本大谷光瑞探险队至莫高窟,
获取经书400余卷,
带走塑像两尊。
1914年,
斯坦因第二次来到莫高窟,
再次获取经书600余件,
两次共计万余件。
同年,
俄国奥登堡考察团停驻莫高窟5个多月,
临摹绘画数百张,
获取经卷200余件,
还剥走了一些壁画,
拿走多身彩塑。
1924年,
美国人华尔纳至莫高窟,
用化学胶水剥走壁画二十余幅,
购得盛唐彩塑一尊............
这些经卷文书几乎都来自王道士发现的那个隐秘洞窟:藏经洞。
千年以前,敦煌当地的僧人将经卷封存于内。
有佛教、道教、摩尼教、景教典籍,
有官府文书、四部书、社会经济文书、文学作品,
还有铜佛、法器、幡、幢、绢纸画、壁画粉本,
而且用汉文、藏文、西夏文、于阗文、梵文、回鹘文、粟特文、突厥文、龟兹文、婆罗谜文、希伯来文......书写。
![](https://img.haomeiwen.com/i3403455/d5497178bc9b9c0f.jpg)
仅仅一个藏经洞,
就装进了敦煌、丝绸之路、乃至中亚地区的历史,
有学者说,
藏经洞是一把打开中世纪的钥匙,
那些大漠羌笛下的不羁商旅,
那些神秘玄妙的西域王国,
那些百世传唱的孤傲生命,
在千年之后,
全都随着斯坦因、伯希和等人,
流落于世界各地。
今天,我们需要寻遍十多个国家,
足迹需遍布大英图书馆、巴黎国家图书馆、圣彼得堡东方学研究所、东京国立博物馆、中国国家图书馆......
才能见到藏经洞文物的大致面貌,
还不包括那些散落民间,下落不明的。
对此,国学家陈寅恪曾发出哀呼:
“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但我们来不及哀伤,
就又得面对另一个事实:
藏经洞文物,
藏于英国者最多,
藏于法国者最精,
藏于俄国者最杂,
藏于日本者最隐最秘,
藏于中国者最散最乱。
而我们又能说些什么呢?
也许1900那一年,
上天正是想给我们一记响亮耳光,
才会让一个道士,来发现佛教圣地,
才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莫高圣境。
文中图片仅为配图表达,版权属于原作者
若有不妥之处,请留言告知,万分感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