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从应试教育中走出来的人,不会对「运气」这个词陌生。那大概是我们第一次深刻的意识到,有些事情只有努力是不够的。而我自己,也时常感慨,倘若不是关键时刻有好运气,大概也不会是现在的样子。这些想法几乎根深蒂固,从来没有质疑过,直到最近。
有朋友和我聊起最近在学习的新领域,因为非常认同以及推崇某位老师的理论,便想顺便推荐给我去学习。了解的过程中,有一个点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位老师自己的创业经历就是搭上了一个时代红利的快车,而他特别在于他一直踩在不同的风口上,这也是他传授经验的重点内容:如何认出风口并顺势起飞。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那个「乘电梯」的段子:他会不会就是那个以为是自己跳跃带来上升的人?说出这个想法的时候,朋友还有点恼了,好心推荐,竟然得到了质疑。我并不是认为他们的努力和方法论是没用的,相反,肯定有非常值得学习的点,只不过我担心的是,整体理论未必是也适用于我们的。因为从风口中获利,所以结论是要抓住风口,这个逻辑总觉得哪里有点别扭。
《得意忘形》说起一个例子,一个学霸按部就班地走到国外名校以后,突然开始迷茫和怀疑人生。这个例子也让我想到自己。我过去一直庆幸,自己每一步重要的台阶都运气不错,迈得算稳,不然现在的生活也许不可想象。张潇雨也强调说,上大学这一步对他后面的人生极其重要。可是,当他用极其坚定不疑地语气说出这些时,我第一次有点想反驳他。为什么没有如愿上学,结果一定差的那个呢?当然,我理解他是在国内已有的背景条件下在讨论这个问题,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也认同了绝大多数人所认定教育影响的重要性。
晚上我看到张潇雨在微博里分享的文章里,作者有这样一段话:
「我很喜欢《孙正义善胜,芒格善败》那篇文章。孙正义投中过马云,他又想投中下一个马云,甚至所有的马云。这是贪心。孙正义擦身错过了亚马逊,他懊悔,不想错过下一个亚马逊。这是恐惧。贪心和恐惧的结合,让他把WeWork当成了马云和亚马逊。砸了100多亿美金,把WeWork和他的创始人活活捧杀了。
我诚心感谢孙正义。他在一个关键时刻为我们出演了一部「天才的陷阱」。你得是天才,有巨大的野心,你得很有钱,有大得大失的经历。所有的条件都有了,然后你才能创造出一个只有天才会撞上的陷阱。不要迷信天才。每个人的心都是他自己的牢笼。相比于把人类分为天才和普通人,我更喜欢另一种分类:高估自己的人,和低估自己的人。」
我们有时候太喜欢「顺利」,以至于,我们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顺利」起来。可是,一旦我们开始追求某种感觉,我们就容易陷入一个游戏之中,做的事情开始不重要了,涉及的人也不重要了,只要赢得那种感觉。拿凡其的话做个比喻,我们也有可能高估了「顺利」的意义和价值。因为顺利,我们不舍得离开这条路,也就失去了很多可能。
情绪敏感,恐惧,对未来焦虑,这些为我们现代人所排斥的特点,其实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留存下来的本能。从生物学角度来看,也许,当这些情绪出现的时候,是在提醒我们:现在有某些存在不适合我们生存。而作为有心智的人,我们可以克服要么逃跑要么反抗攻击的本能反应,而是去思考如何做出更合适的选择。
人不仅有思考能力,也有倾向于懒惰和贪婪的本能,排斥「不舒服」的感觉是非常正常的反应。可正是有一些不舒服感适时地出现,影响着我们选择,才不至于直到走到了很远的地方才发现那里根本不是自己想去的。我们很少人是天才,不会有天才陷阱,但可能会有一直顺利的陷阱。所以,并不需要自找不快,但却可以看见自己的不舒服,走到更适宜的地方去。
https://mp.weixin.qq.com/s/KxYuDCSFezsQSDQNETKArw
2019/11/1 (275/36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