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的列车20 我想去桂林

作者: 阿摄儿 | 来源:发表于2019-08-18 09:08 被阅读1次
    西行的列车20 我想去桂林

    文/阿摄儿

    在桂林呆了一晚,第二天顺着漓江去往阳朔,看到那条有名的西街。

    客栈很容易找,西街上除了商店就是客栈,当然,酒吧和餐厅也是主力军。

    据说这个地方最开始是洋人发现的,所以,当地人也管它叫洋人街。西街上随时都能看到背着大包小包的老外走过。

    阳朔的自然风光真得很美,租了一辆自行车,骑行十里画廊。

    淡季旅行的好处就是,可以花最少的钱享受最好的资源。

    六月里,暑假还没有开始,西街上的游客没有那么拥挤。

    为了防晒,买了一顶帽子,这里的阳光已经有点强烈。

    十里画廊的自行车道比机动车道宽阔,视野也开敞,是真正享受骑行快乐的地方。喀斯特地形是一种别样的风景。千百年来形成的喀斯特地貌,像一群骆驼簇拥着向前,驼峰高高低低,层层叠叠,拍一张照片,不用P图就是一副水墨丹青。

    独自骑了很远, 一直骑行到月亮山,山顶有个圆圆的洞,看起来很像一轮满月。是外星人穿越来到地球的时空门吗?为什么会有这种臆想,也不知道。

    就是想到那可能就是个时空的裂缝,我会不会像ET那样,骑着这辆租来的自行车飞上天空,穿过虫洞,抵达另一个时空。那里或许比地球更加适宜人类生存。

    如果就像《星际穿越》那样,一个小时可以抵上七年的时间,我甚至可以看到人类历史的回顾,因为时空可以弯曲回到原点,时空带动了时间,时间变成一种可以量化和控制的物质,就像《星际穿越》那样回到女儿的童年,给他的女儿留下信息。

    总之,量子和黑洞,从爱因斯坦到霍金,这个世界的科学发展很快,有些新的名词和事物已经不是我们在牛顿那个经典力学时代可以理解的。

    这些“烧脑”的问题,后来有一段时间成为我的研究爱好。

    学建筑的人真是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我承认,我就是。

    白天去打探了《印象刘三姐》的演出情况,天气晴好的话会演出两场,因为是室外的舞台,雨天就会取消。

    门票奇贵无比,骑着车在周围寻觅,看能否买到打折的票。

    如果是一个资深的旅行者,会有很多逃票的技巧,但是不宜推广。

    作为“穷游”中的一袋长老,的确是要考虑钱袋的丰腴和贫瘠,事关之后的旅程可以走多远。

    终于在一个靠近演出场地附近的村子里找到了机会。村民家里晒稻子的堆场,夜里空出来,村民就在场地上摆几张竹凳,面对漓江的山水,对面就是张艺谋的天然山水大舞台。

    三十元钱一位,简直就是VIP的待遇,相比较两百元的门票,实在太过划算了。

    天色将晚,劳作一天的农民换下农装,换上演出服就是演员。

    层叠的驼峰就是舞台背景,12座山峰次第排开,舞台在漓江中升起,一场山水大戏上演了。

    “天地大舞台,舞台小天地”。

    第一次看到张艺谋的山水舞台剧,那种新颖的表演形式和舞台效果非常震撼。

    缥缈飞舞的红绸模拟江水起伏,渔民在江水中打鱼,唱着山歌、民族歌舞、漓江渔火在不同色彩的交叠中一幕幕上演。

    600多名演员在方圆1.6平方公里的舞台上表演,其实观众席应该是上帝的视角会更好。不同民族的服装多彩多姿,也使用了一些现代的技术手段,在夜色里使得远观效果更好。这些技术手段后来在《印象西湖》,《印象普陀》等一系列的实景舞台剧中都有用到。甚至在张艺谋作为总导演的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也看到这些技术的影子。

    山峰隐现、水镜倒影、烟雨弥漫、竹林轻吟、月光和星光掩映,交合成为美妙的乐曲。“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演出利用晴、烟、雨、雾、春、夏、秋、冬不同的自然气候,创造出无穷的神奇魅力。演出虽然是以刘三姐为切入的主题,但是把广西桂林当地的经典山歌、民族风情、漓江渔火等元素创新组合,不着痕迹地溶入于其中,还原于自然,成功诠释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创造出天人合一的境界。

    演出结束,意犹未尽,漫步漓江边,继续体味自然的清风明月。

    转个弯,西街的喧闹就在眼前了,将梦境中的我拉回到现实中来。

    桂林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和建筑。其中侗族的建筑最为知名,特别是侗族的鼓楼和程阳风雨桥。

    三江是侗族少数民族的聚居地。

    沿着321国道乘坐中巴去三江,路过龙胜这个地方。龙胜因为有“龙脊梯田”而闻名。

    如果说到梯田,比较知名的是云南的“元阳梯田”,因为被太多摄影师作为打卡地而成为热点旅游景区。

    其实“龙脊梯田”也很壮观。

    几经辗转,终于来到这个巨大的人间奇迹脚下了。

    就是几座巨大的山吗!看着远处遥不可及的梯田山顶,感觉比当年爬泰山有过而无不及。梯田山就像巨大的绿色金字塔散布在方圆70平方公里的龙胜自治县范围内。

    梯田山顶海拔也有1100米,最大的落差有800多米,可不就是一座巨大的山吗?

    仰望梯田,有点犯愁,什么时候能爬到山顶。

    中途在一个寨子里面休息,在这个偏远的瑶寨遇到一个旅行团。如果是常规的夕阳红之类的也罢了,这些老头老太太居然都是满头银发的外国人。他们是德国的一个旅行团,跟着一面小红旗步履矫健的走在山路上,我也受到鼓舞。

    爬上金寨最高的山顶就可以看到“七星伴月”,七个小梯田围绕一个大梯田,虽然自己也走过很多山山水水,还是被这么壮观的人造景观震撼了。朴实的劳动者花了几千年建造了这样的梯田,梯田也供养了他们的生活,说不上是谁成就了谁。

    这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最好见证。

    人与自然和谐的共存,我觉得后来一路上都在求证这个命题的合理性。

    “一百年太久,只争朝夕”,站在梯田的最高处,俯瞰层层叠叠一眼望不到边的梯田,感觉人类这么小。时间和空间在三维空间里有了一次正面对话。

    古老的梯田就代表着时间,每一层梯田都可能是不同年代建造的。望着连绵起伏的远山,空间消失在无穷远处。

    大自然面前我们必须保持一颗敬畏之心和谦卑的心。

    大梯田前前后后建造了2300年,一时大脑转不过来,人类的历史到底有多远,在这个偏远的乡村里,人类甚至在12000年前就生活在这里。是的你没有看错是一万两千年前,他们就栽种稻米了,那时候的米一定是绿色产品,没有污染,也不用化肥。

    我们常常瓜子啊嘴边的是我们灿烂的5000年文明历史,如果一下子追溯哦到12000年前,就《人类简史》中经常会提到一个词“智人”,到底这个智人有多么智慧,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中的类人猿哪一个更加聪明一些,真得不得而知。

    所以还是相应一下毛润之当年的豪气冲天的诗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吧!

    我们一直谈论好的设计需要灵感,需要思考,对于如此壮美的梯田景观,世代劳作在这片土地上的农民就是最好的设计师,建造师,结构师。他们从大自然汲取灵感,依山傍水,就地取材,亲身耕耘和践行,来呈现自己最美的作品。一生可能只有这么一件作品,但是也可以传承代代,彪炳千秋了。

    在上海的格子间里面,困扰自己很多思维上的桎梏,豁然开朗。

    现在来理解那句“虽为人造,宛自天开。”的名句,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感觉。

    这种欣喜是发自内心的,是身心融合在大自然中的最彻底的释放和获取。

    我愿化作青山绿水中的一棵松,凝望着着大千世界,坐看潮起潮落,日初升,月夜行,云飞扬。

    想想上海的生活,看看农民在田间,牵着水牛,在田间劳作。我知道他们也辛苦,但是他们就是自然天地的一部分。我有些理解为什么解放以后,农民一定要分土地,土地在自己手里,心理才踏实。农民的衣食住行几乎都来自土地的馈赠,农民对于土地的感情,正如渔民对于海,山民对于山的情感一样。

    我们住在城里的人为什么对城市没有那么深的依恋呢!如果有一个房子,还能说有一个家在那座城市,如果没有,我们怀念什么呢?

    目录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西行的列车20 我想去桂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qnl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