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摘抄(文章中对你有用的话)
1.我们在做报告或者演讲时不是自言自语,而是在进行一对多的信息传播,其目的是让听众接受我们要传递的所有信息。但是,很多人忘记了这个目的,只考虑怎么能够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完,而根本不考虑听众是否听进去了。
2.不管听众是谁,都用同一个讲法,有的人用同一篇演讲稿,以相同的演讲方式,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讲上一年。这样即使所讲的内容本身很好,但是因为没有针对听众对内容做专门的处理,也没有根据当下大家关注的问题进行调整,听众要么听不懂,要么提不起兴趣,最后话是讲的效果却不佳。
3.任何人讲话,都有责任保证信息按时、准确的送达对方,而对方确实明白了他的意思。在现代任何通信协议中,凡是发送的一条信息,都必须收到接收方的确认才算通信完成,而不仅仅是把信息发送后就可以了。
4.很多时候人的认知水平提升,就在于看到一些看似浅显的道理时,能够多思考一下,结合自己的经历产生一点共鸣,然后想到他深层次的含义。
二、复述(用自己的话复述核心观点)
1.很多人在演讲的时候只关心自己是否把信息传递出去了,而没有考虑观众是否接收到你的信息。
2.做演讲缺乏对听众的针对性和差异性。习惯用千篇一律地方法来面对所有听众。
3.我们在和对方沟通交流时,不仅需要把消息传递给对方,同时也需要对方能够确认收到该消息,这样才是传递信息的正确方法。
4.一个人的认知水平是否有提升,取决于他看待一个简单的事物时,是否能够通过思考看透其背后更深层次的含义。
三、关联(核心观点与哪些生活经验相联系)
1.在工作中向领导和同事作工作汇报和交流发言时,不仅需要考虑自己能说什么,更要考虑我所说的对方是否能够听明白、听进去,这样你所说的内容才有意义。
2.针对不同的人群讲相同的事情,要想讲好,首先要了解每个人的背景、知识等方面,只有在掌握了各项情况的基础上,才能因地制宜的来讲这件事情,通俗的说就是针对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方法来描述同一件事情,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3.当一件具体的事情需要告知对方并需要得到对方的确认,我不仅会发信息,同时也会打电话给对方,以达到对方确认知悉方可。
4.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是在社会生活中需要不断提升的一项技能,所以要学会“三思而后行,做任何事要想细、想全、想万一”。
新年第一本书《见识》今日阅读完毕,该书的读书践行笔记也将告一段落,很负责任地讲,这是我读的最用功,也是最有收获地一本书。接下来,我将再选择一本书,采取同样地方式进行阅读践行。
《见识》第九章 你会说话吗
读书践行者:洋仔
日期:2019-01-1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