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小时候,印象最深的交通工具。就是爸爸的自行车。爸爸的自行车带我走过了半个城市,带我跨越了新世纪。
记得那是96年,夏。我离开奶奶家,住进了四道沟里的土别墅。
那时候,爸爸用自行车驮着我回家。
爸爸的自行车那时候我小,坐在自行车前头的横梁上。一边去奶奶家,一边看沿路的风景。
那时候我特喜欢坐爸爸的自行车,那可比9路公交车上的风景好太多了。
97年,夏。我上了胡阿姨的幼儿园。
我之前去过几个公立的,吃不好睡不好,我爷爷就把我接走了。
胡阿姨这儿是私人的幼儿园。吃得也不错,睡得也挺好,我长得白白胖胖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很满意。
那时候评价幼儿园的好坏可不是它能有什么活动,教给孩子什么。能健康快乐成长就够了。那么长大的我,并不比现在什么都提前学了的孩子差。
那时候,爸爸的自行车就带我往返于家和幼儿园。
有时候,刚睡醒就能看见爸爸在院子里的椅子上坐着等我。
那是我的人生一大喜事儿,上幼儿园被提前接走。
被提前接走,回到家,我就能玩了。在四道沟住,没有小伙伴,但花花草草就够我玩一阵了。
爸爸的自行车99年,夏,我上了小学,家也早就搬到了市里。我不再坐在横梁上,而是坐在自行车后座上。
周五下午,我自己坐小客去奶奶家,周日爸爸用自行车驮着回来。就这样,坐着父亲的自行车后座,我渡过了一个小学时代。
那时候市里的家离奶奶家很远,一个江东、一个江西。爸爸驮着我的自行车轨迹能跨越半座城市。
从奶奶家到我家的路,先要经过一段不是很繁华的街区,很多楼就像奶奶家的火炕楼一样。
然后在经过一段有山有水的地段,爸爸说那是滨江西路。
那时候滨江西路不宽,也没现在平整,更没有人行道。但是路旁的风景却是极好的。左侧是佟佳江,右侧是玉皇山,清水绿树,坐在自行车后座上吹着江面习习的风,别提多惬意了。
过了滨江西路,城市就变得繁华了,有喷泉的广场,宽阔平坦的板油马路,热闹非凡的商场,玻璃会反光的楼房,会冒香气的饭店,穿过“茂宇骨头馆”一条街,就到家了。
在爸爸的自行车后座上,不但能看风景,还能听爸爸讲我们家的故事,还有这个城市过去的故事。我们自行车走过的地方,有爸爸曾经的家。那里以前,有一片树林,树林里有一排平房。那个平房中就有爸爸以前的家。每每走到这儿,爸爸总给我讲一堆他童年的“光辉”事迹。但我爸的光辉过往我都不太记得了。只记得我奶奶给我讲的我爸的糗事儿。
当年我爸觉得自己跟不上小学课程,居然没上学,就在家养鸭子。所以他就没上一年级,直接上了二年级。然后,逃课,扔书包,还把书包丢了。
当年我爸被我爷骂,要离家出走,脱得光不出溜的就走了。还沿着小河儿走……
我终于知道我的离经叛道随谁了。
看着斯斯文文的我爸,实际上心里有个倔强的大侠。
我爸除了给我讲故事之外,还在自行车后座上给我讲做人的道理。现在还记得他总跟我说的那句“态度决定命运”。
后来自行车不让驮人了,我也重得让爸爸驮不动了。
再后来,爸爸的自行车没后座了。
现在,爸爸早就不骑自行车了。也开车好几年了。
那个当年骑着自行车接我从奶奶家回来的自行车,早已不见了踪影。父亲的教诲我也再听不进去了。
唯独那些与自行车有关的岁月,那些岁月的故事,那些故事中的道理,历久弥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