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陆子的国学课堂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有意思
杂聊《三国演义》之:艺术元素(一)

杂聊《三国演义》之:艺术元素(一)

作者: 观今 | 来源:发表于2021-11-09 13:18 被阅读0次

    《三国演义》可以说是一部战争小说,各种战役、战斗和阴谋、阳谋此起彼伏、贯穿始终。

    《三国演义》也穿插描写了一些艺术活动,形式有歌舞、器乐、诗歌、童谣等。这些艺术活动有的是纯粹个人的消遣娱乐,有的却深藏计谋、暗藏杀机。

    第一项歌舞。歌舞即一边跳舞,一边唱歌,在书中共出现了4次。

    第一次,貂蝉表演。在第八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中,王允为了离间董卓和吕布,先允诺把貂蝉给了吕布,又请董卓到家里来喝酒,要把貂蝉介绍给董卓。为了引诱董卓,王允叫貂蝉出来表演了一套歌舞。“允教放下帘栊,笙簧缭绕,簇捧貂蝉舞于帘外”。老色鬼董卓趁着酒兴隔帘观舞、仙乐袅袅,再看见貂蝉美若天仙,岂有不动心之理。王允计划得逞。

    第二次,周瑜表演。在第四十五回《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蒋干中计》中,赤壁大战前夕,曹操的幕僚蒋干不自量力,主动请缨去东吴说降周瑜。周瑜将计就计,大设群英会。为了迷惑蒋干,周瑜在席间还装醉边舞边歌表演了一段剑舞。“饮至天晚,点上灯烛,瑜自起舞剑作歌。歌曰: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蒋干果真上当,以为周瑜真的喝醉了,为周瑜下一步实施反间计杀掉曹军水师主将蔡瑁、张允打下了基础。

    第三次,蛮姑表演。蛮王孟获出兵侵犯蜀国,被诸葛亮四擒四纵仍不知悔改(第八十九回《武乡侯四番用计,南蛮王五次遭擒》)。同为南方蛮王的迤西银矿洞二十一洞主杨锋实在看不下去了,便以带兵相助为名设计抓拿孟获献给诸葛亮。孟获不知是计,设宴款待杨锋。席间,杨锋叫随军蛮姑跳舞助兴,“数十蛮姑,皆披发跣足,从帐外舞跳而入,群蛮拍手以歌和之”。正当孟获玩得高兴时,被杨锋的儿子趁其不备拿下了。

    第四次,宫廷之乐。在第一百一十九回《假投降巧计成虚话,再受禅依样画葫芦》中,蜀后主刘禅投降魏国,被司马昭封为安乐公。司马昭请刘禅喝酒,想试探一下刘禅是否有复国之心。席间,“先以魏乐舞戏于前,蜀官感伤,独后主有喜色。昭令蜀人扮蜀乐于前,蜀官尽皆堕泪,后主嬉笑自若”。由此有了“乐不思蜀”的成语。不过,有一种观点说如果当时刘禅露出“思蜀”的表情,后果会是怎么样子?

    第二项器乐。器乐在书中共出现3次,乐器分别是七弦古琴和鼓。

    第一次,司马徽弹古琴。在第三十五回《玄德南漳逢隐沦,单福新野遇英主》中,蔡瑁设局要谋害刘备,幸亏伊籍暗中通报让他及时逃跑。刘备在逃跑途中,坐骑的卢马又发神威越过三丈宽的檀溪才摆脱了蔡瑁的追兵。然后,刘备在荒郊野岭漫无目的地策马而行时,遇到一名骑牛吹笛的牧童,牧童把刘备引到了司马徽的住处。刘备“忽闻琴声甚美”,又“忽住而不弹”。这时,司马徽笑着走出了房子,说:“琴韵清幽,音中忽起高抗(亢)之调,必有英雄窃听”。这里司马徽弹的应该是七弦古琴。古人弹琴有“凡遇异相必会变音或弦断”之说。司马徽正在轻抚琴弦悠然自乐时忽见琴弦变音,可见刘备身上的杀气很重,不愧是曹操眼里的“当世英雄”。

    第二次,祢衡挝(敲打)鼓。祢衡在书中是一位才子狂人,自称“天文地理,无一不通;三教九流,无所不晓”。曹操本来叫他来写一篇招安刘表的文书,却被他的狂气得不行,又不好杀他,便任命他为专门打鼓表演的“鼓吏”来羞辱他。于是就留下了祢衡“裸体击鼓戏曹操”的典故。按照惯例,表演者在表演击鼓时应该穿新衣服,祢衡却故意穿了旧衣服来。别人骂他为什么不换新衣服,他干脆脱了衣服去裸体表演,还振振有词说“吾露父母之形,以显清白之体耳”。祢衡表演的曲目叫做《渔阳三挝》,“音节殊妙,渊渊(深邃之意)有金石声。坐客听之,莫不慷慨流涕”。祢衡表演的击鼓还是很有点像现代摇滚鼓乐,节奏感和感染力、震撼力都很强。可惜的是,祢衡由于太过狂妄,后来被刘表的部将黄祖杀害了。

    第三次,蔡琰(即蔡文姬)作《胡笳十八拍》。第七十一回《占对山黄忠逸待劳,据汉水赵云寡胜众》中介绍了汉朝大文豪、大书法家蔡邕之女蔡文姬创作了古琴名曲《胡笳十八拍》,没有介绍到她的表演。观今脑补了一下,《胡笳十八拍》是我国古代十大名曲之一,据传为蔡文姬所作。音乐委婉悲伤,反映蔡文姬流落塞外十几年后即将回到中原家乡,却又要面临着与留在塞外的儿女骨肉分离的极端矛盾与痛苦的心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杂聊《三国演义》之:艺术元素(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svmz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