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到骨子里的教养,是不给别人添麻烦!

作者: 衷曲无闻 | 来源:发表于2017-11-22 08:40 被阅读2951次
图 | 网络

01

之前看过一个报道,每年进入4月,是日本人自杀的旺季。

日本人扎堆在这个时间节点自杀,不是因为春暖花开死得舒坦,而是因为日本的财政年度是每年3月31日结束,他们不想死后还给国家添麻烦。

高素质的人,会把上一年的事务做完交接好,再留遗书自杀。更有素质的人,卧轨也要等末班车,以免耽误白天上班族签到;不能死在出租屋,担心造成房子贬值;也不能死在偏僻的地方,方便警察找到失踪人口,收捡尸体。

遇到困难,如果有人帮了我们,一般人的反应是,对方真好,要好好感谢他。而日本人,则会觉得,给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添了麻烦,真是抱歉。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是太宰治和他的《人间失格》的符号,引申义为:我错不该诞生于世,对不起我不够好,我自责,给大家添麻烦了。

02

我有一个朋友,曾在日本生活过一段时间,一次闲聊,和我谈起他的异国生活。

初到日本人生地不熟,有一对夫妇对他照顾有加,为了答谢对方,他挑了一家比较高档的西餐厅,请这对夫妇吃饭。

餐厅宽敞明亮,环境也优雅,到了约定的时间,只见到一脸歉意的丈夫,却不见妻子的身影。问询才得知,妻子要先把三岁的女儿送去外婆家,才会过来。

朋友感到十分诧异:“我邀请的原本就是你们一家三口,怎么不把孩子带过来?”

丈夫解释说:“孩子太小,难免会哭闹,来这种安静的地方,会影响大家的就餐气氛。”

朋友还告诉我,日本人坐电车,通常会把手提袋、公文包放在腿上或地上,无论车上有多少人,身边是否有空位置。

因为在他们看来,公文包和手提袋经常放在不同的地方,很容易弄脏。他们担心弄脏座位给别人添麻烦,就放腿上或地上。

最后朋友感叹说,在日本生活得越久,越觉得他们很多好的风俗习惯,都是传承自中国的传统文化,只不过他们继承和发扬下来了,而我们却丢弃了很多。

按照社会学的理论,相互麻烦,才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最好方式。在《我的前半生》中,罗子君更是因为反复麻烦贺涵,才让对方爱上她。

03

且不说这种教养是利大还是弊多,会不会破坏团结,但是在我们现行的教育环境下,并没有适合它生长的土壤。

团结就是力量,我们从小被灌输“集体主义”的思想。在不允许动物成精的年代,整个意识形态对待个人主义,就像秋风扫落叶一样。

工厂宿舍是筒子楼,农村里建了人民公社,城市小市民住在大杂院里,屋子窄的人家把桌子摆到院子里吃饭。街坊邻居的吃穿用度,大家都能看见。别人家的汉子不用偷,穿着短裤就对着公共的水龙头搓澡。

大家都一样,从小生活在集体之中,没有个人空间的概念,连日记都要被老师当众念出来。久而久之,便没有人在乎别人的感受,也没有人守护自己的疆土。

等到妙龄少女长成七大姑八大姨,逢人便问:“一个月工资多少啊?有对象了没有?什么时候要孩子?”

尽管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这种集体主义已经减弱了很多,但父母和老师的一些思想观念,还是没有转变过来。

上小学的时候,老师要求所有人的书壳、铅笔和橡皮统一,挺直腰板背着手听课,如果你有什么异于常人的举动,就会批评说,就你和别人不一样。

你上课迟到了,老师会说:“一个人耽误一分钟,全班同学就是四十五分钟。”

除非你刻意去避免,否则在这样的集体主义下成长起来的人,是很难有“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想法的。

04

私以为,不给别人添麻烦,是一种深到骨子里的教养。

在《杀死一只知更鸟》里,父亲对玩弄气枪的孩子说,你射多少蓝鸟都没有关系,但是记住,杀死一只知更鸟就是一桩罪恶。因为它们只唱歌给人听,什么坏事也不做。

同样,我也有一个不成熟的小建议,不要轻易给别人添麻烦。每个人都应该各司其职,做好自己份内的事,能“百度一下”就别浪费别人的宝贵时间。更不必担心因为自己遵纪守法,清洁工和警察就没工资拿。

记得大学期间参加一次招考,我和一个外校的男生交换宿舍睡,我们都相约给对方换了新的被子和床单。

和几个朋友吃完晚饭去他们宿舍的时候,还不算晚,他的一个室友正在看书,见我上床后那个哥们儿便关掉了大灯和台灯,将一个手电筒吊在书桌上方,光束只能照到他的书本。

教养都是从一些小事体现出来的,不给别人添麻烦,是一个成年人最基本的素质。

------------------------

*饮冰十年,难凉热血,我的新书正在热销中,欢迎点击《梦想不会辜负努力的你》购买签名版。

相关文章

  • 深到骨子里的教养,是不给别人添麻烦!

    01 之前看过一个报道,每年进入4月,是日本人自杀的旺季。 日本人扎堆在这个时间节点自杀,不是因为春暖花开死得舒坦...

  • 最大的教养

    一个人最大的教养就是不给别人添麻烦。工作上不给别人添麻烦是一种美德;生活上不给别人添麻烦是一种体谅。 任何一项工作...

  • ❤️

    " 深到骨子里的教养,是不对亲近的人发脾气 "

  • 2019-10-28

    不争 是一个人深到骨子里的教养

  • “可以帮我个忙吗?”“不可以……”

    佛珠108颗,第28颗的含义就是:照顾好自己,独立工作、生活和思考,不给别人添麻烦。 01 最好的教养是不给别人添...

  • 真正的教养是不给别人添麻烦

    陈道明说过: 教养和文化是两回事。有的人很有文化,但是很没教养,有的人没有什么太高的学历和学识,但仍然很有教养,很...

  • 2018-12-29

    今天看到一段文字,一句话很喜欢。 “深到骨子里的教养,是不随意评价他人” “不评价别人说教养,不活在别人的评价里说修养”

  • 列论点

    一,不给别人添麻烦是美德 1,不给别人添麻烦,是善良的表现 2,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成长的表现。 3,不给别人添麻...

  • 教养!

    人最大的教养,最大的善意,是不因为自身的强弱去给他人带来困扰。 真正的教养应该是不给别人添麻烦,而不是举着某种“正...

  • 看不见的教养

    看不见的教养 教养是一种普世价值教养是不给别人添麻烦 ( 1 )很多年前,余世维在《管理思维》课中讲过一个案例,他...

网友评论

  • wb風吹蘿叶飛:大多时候总是想着自己能做好的尽量不去麻烦别人,也这么去做了,即使很多人都在说感情深都是麻烦出来的,不麻烦别人好像就是见外,很多人也因此止步不前亦或渐行渐远,可是留下的才是最应该珍惜的不是吗。
  • 牧歌十里:饮冰十年,难凉热血
  • 131b35dba7c0:今天生而为人,明天又是生而无畏。:scream:
  • 一枚玉丫头:我竟然是这么懂事的人:stuck_out_tongue_winking_eye:
  • 奢米豆:是的。自己把事情做好,别让他人浪费时间收尾、讲道理之类的。现在的小孩其实也是这样教育的,教得好教不好,今后在社会上就不一样了。
  • 冥邪:不得不说,笔者的三观和我的神似,被衷哥圈粉了!:heart:自己能做的事最大限度地不张口向别人求助,不是怕别人不帮,而是内心不允许自己偷这个懒,还有公文包那个细节真的深深戳中我。
  • 坦然后的淡定:是啊 老是这样会让人愈来愈远离你的 所以这样是不对的 而且这样会很累的 我就是这样的 像同事有什么事情就问 现在越来越好啦 把我甩的老远了
  • 阿拉雅菁:我有个困惑,就是你坚持着不给他人添麻烦,会为他人着想,比如怕打扰熟睡的人把自己变成一个默剧演员,可是呢,现实往往是,同样的情况,他人却我行我素。你却因为那该死的教养默默忍受着他人的粗鲁。遇到这样的人你也是无计可施,我觉得真的谈及“教养”这个高度,还是得对人对事吧!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很多事,“教养”往往会绑架你! 个人观点
  • M森屿:为啥熔炉那篇没了:hushed:
    衷曲无闻:@M森屿 封了吧
  • 825802aec61f:不给别人添麻烦👍
    衷曲无闻:@糊涂虫xixi :relieved:
  • 294fbf99247e:最好的尊敬就是,各自做好该做的事,不给对方添麻烦。
  • 莫心谗言:有一本《菊与刀》通过它来了解日本文化我觉得还是蛮好的。日本文化来源于中国,本质上我们还是骨子里喜欢我们的中国文化,但是却与现在的社会发展人文社交格格不入了,坚守自己不容易,一旦坚守自己,就代表你要孤立自己。很难评判。
    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估计就是当我们做到“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个生活态度,这样的价值观时,相交之人才能有的情谊吧。
  • 贪睡的书生_7:私以为,不给别人添麻烦,是一种深到骨子里的教养。☜赞
  • 子斋雅集:教养也需要三代人的培养。
  • fbb34389e306:不通的环境,不通的国度都有适合自己的生存法则,存在即合理!
  • 麦田里的毛丫:说的有道理,教养很重要。但是以日本人的教养说起难免让人跟中国比较。之前在日本待过,客观的说,日本人确实有教养,可是话说回来,他们的教养好只是性格突显的向阳面,反之日本社会的气氛很压抑,没有热情,相比之下,中国就好很多。毕竟国家不同历史不同社会环境也不同,难免有不一样,我们自己的问题没有必要跟别人比,也没有可比性。
  • 于波青风自在:我在看到标题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日本这个民族,通篇文章严重的偏向日本,即不考虑文化发展的差异,也不比较两者的适用性,对特例着重描写,误导明显,题主你第五公民思想很严重,不管你出于何种目的,至少在写这种文字的时候,把偏向性从国家和民族抽出来,只单论教养这个话题便好,还望斟酌!
    衷曲无闻:@于波青风自在 好的
  • Simon_Kwok:与其默默自责, 不如心怀感恩; 谁都不给谁添麻烦, 那不就是两条平行线?!
    衷曲无闻:@BetterSimon 也是吧
  • 爱看云的女孩:熟悉一点的人,麻烦一点觉得还是ok的。到但很多时候,关系没有到达那一个地步,你的麻烦是我的烦恼和窝心。所以我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
  • 琲一瀛:有一个学日语的朋友说,他到了日本一段时间后觉得很累,就是因为“规矩”太多了(哭笑)
  • 万月生:说得很有很有道理哦。不过,在中国,亲朋好友间添麻烦了心存感恩就好,太刻意不添麻烦会疏远的。
  • 长十六:一个人的教养确实很重要
  • ccccj:这个民族生来便背负着社会的责任,为了履行这份责任,他们竭尽全力
  • 0bc2a056c01f:虽然给点了赞,但这归到教养中似乎有点过了,我更愿意叫它习惯。
    我只想说我的室友习惯非常 😂
    衷曲无闻:@Djvu_live 习惯成了自然也是教养
  • cd4e471554ff:拜拜不送请你慢走
    衷曲无闻:@暗影荼蘼 :relieved:
  • 6fb4408a57fa:虽然讨厌日本,但他们把传承自中国的传统文继承和发扬下来,我们也该好好反思反思自身的问题了
    那些年我叫吕洞宾:@笑靥如嫣 这些梗其实没什么意思,中国还有一种论调叫做:崖山之后无中国.....
    从心所欲而无惧:@爱掰苞米黑瞎子 诺诺问一下这是什么意思,网上也有明治之后无日本,昭和之后无大和 
    不爱洗澡周美灵:@家有乖宝唐山老呔儿 昭和之後無日本,平成之後無大和
  • 萍栏: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那怎么样才不抱歉呢?
    莫心谗言:@萍栏 我觉得能有幸看到别人用心写的文章已经是我的幸运,能遇到自己喜欢的文章更是荣幸:+1:
    萍栏:@莫心谗言 感谢您的用心回复,分析的很到位,受教了!😀😀
    莫心谗言:努力让自己变优秀,能够小到服务家庭,大到服务社会,能够有存在的价值,有存在的意义,应该就不抱歉了吧。我认为没必要死抠别人的价值观。你同意,你觉得对,你觉得这样才是适合你追求的精神,你去朝着这个方向靠拢就是;你觉得你不同意,只能是与作者“道不同不相为谋”,文章就看看而已,了解了解别人的想法而已。以上只是我自己的看法,有什么表达不到之处还请谅解。
  • 36bf02dc5dbb:不好意思,第一次做人,给您丢脸了,行嘞,您请出门左转
    36bf02dc5dbb:@誰家女兒低頭笑 哈哈哈
    衷曲无闻:@誰家女兒低頭笑 :stuck_out_tongue_winking_eye:
  • 甯珂:👍
    衷曲无闻:@甯珂 :stuck_out_tongue_winking_eye:
  • 雪慕:生而为人,我很抱歉。日本人的小说丧气太重
    衷曲无闻:那就看别的一些阳光的
  • 半醉梦醒时:如果火焰能感受灯芯的痛苦 它就不会发光了
    大环境所致
    衷曲无闻:@半醉梦醒时 嗯

本文标题:深到骨子里的教养,是不给别人添麻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umg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