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所思所想哲思心理
知行合一,关于“拖延症”的另类思考

知行合一,关于“拖延症”的另类思考

作者: Winfred吴佳 | 来源:发表于2016-11-11 21:23 被阅读883次
图片来自百度

1、

我也是一个有“拖延症”的人。但我留意到,主要有以下三种原因引发我的“拖延”。

纠结型拖延:

今天上午跑完步后,我开始收拾行囊准备下午的外出。但脑海里突然想到:积压多日的衣服没有洗,中午做饭的菜没有买,澡也没有洗,工作用的PPT还没有做。我突然陷入了一种不知所措的状态,进而脑子里一片空白,过了好久我尝试安排个轻重缓急,但是又开始纠结了:应该先洗澡,不,还是洗衣服更重要,不,得先把行囊收拾好呀……就这样拖延了很长时间。

纠结型的拖延往往出现在有多种选项时,或不知怎么取舍时。

逃避型拖延:

裸辞后的几个月里,都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我开始有些担忧。我担忧如果一直找不到工作怎么办?为了逃避这个念头,进而开始不按照计划行事,计划是每天按时投递简历、查看求职网站、更新简历、磨练技能。接下来几天求职的事务越来越晚做,直到再也不想做了。心里总想着:晚上再说吧。结果晚上的时间又花到了打游戏和看视频上了。因为只要一触即找工作的事情,担忧和恐惧的情绪就开始蔓延。直到有一天我意识到自己是在逃避,而我所逃避的情绪早已深深地隐藏在我内心的某个角落。等到我发现它的时候,我才开始振作起来。

逃避型拖延的原因是,不敢面对自己内心深处的阴暗面、负面情绪、恐惧等。

懒惰型拖延:

和女朋友约定早睡早起,还制定了奖惩规则,做不到1次罚100。坚持了一周以后又重新回到赖床模式,每天早上睡过头后,尽管头脑是清醒的,但心里总想着还要多睡会儿。晚上到了该睡的点,总是觉得还有好多待办事项没有完成,盲目地干了一阵子后,发现又晚点一个小时才睡觉。就这样一周被罚了七八百。

当被问及为什么做不到早睡早起时,我绞尽脑汁后回答:“我也不知道。”

女友说:“你这就是懒啊!”

懒惰型拖延,或许是我们最不愿意承认的一种。

2、

拖延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迟迟不行动。那么我是怎么做到快速调整,即刻行动的呢?

首先,面对纠结型拖延,我会从选择的思维模式转换为“不选择”的模式,我放弃思考优先级,而是能做什么就做什么,一项项解决。

面对逃避型拖延,当我意识到自己实际上是在逃避的时候,便开始正视这件事情:1)找工作本身不是一蹴而就的,且我希望找到“理想的工作”本身就是一件需要耗费时间的事情。我要搞清楚所谓理想的工作到底是什么样的,我要去哪个行业、哪家企业,具体做哪些事情,期望的薪酬、环境、人际关系等;2)我也没有必要每天花太多时间在找工作上,每天抽出一个小时浏览求职网站、投递简历即可。其它时间与其用来焦虑,不如花费在提升自己。

最后懒惰型拖延,其实如果没什么重要的事情偷会儿懒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如果你因为懒惰而耽误了重要的工作、约会,那就需要给予一定的重视啦。我解决的办法是不管三七二十一赶紧行动起来。如果是头脑清醒,但依然赖床,我会立马起床,开始一天的计划。如果是懒得工作,如写日周月报,我会立马调整状态,先把框架制定出来,再填内容,很快就完成了。

看吧,克服拖延归根结底就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这是我的看法,其实关于克服拖延症的方法论到处都是,我们不缺办法

3、

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很多人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也是如此。

或许看过很多本书,明白了为什么拖延、为什么行动力弱,但是我们只满足于在思维层面“解决”问题,而缺乏真正面对问题本身的勇气和毅力

而且每个人的情况又是那么不同,我文中分享的体悟和经验是我在体验后得出的结论(方法论)。而你的解决之道可能又是另外一种情况。

因为我们本身就是不同的个体。所以书本上会告诉你很多道理和解决之道,但未必真正适合你。很有可能的是你觉得有道理的地方也只是一种可能性而已,而我们只满足于理解,所以也只是一知半解。

而要真正的懂得,还是需要打破拖延的常规,勇敢地去做啊。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有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知行如何分得开?《传习录》王阳明

正如王阳明所言,知与行是一体的。并不是真知,所以才不去行动!

为什么不能“真知”,这是我们值得反省的地方。

4、

到底什么是“拖延症”我觉得也有必要了解一下。

网络上有很多关于“拖延症”的解释,但大都缺乏科学严谨性。尤其在媒体的曲解下,个人的歪解下,网民的调侃下,“拖延症”更像是一种网络语言。

拖延症就是你明知道一件事该干,但是你就是拖着不干,而拖着不干的同时,心中还有强烈的焦虑感和负罪感。《逻辑思维》罗振宇

实际上,拖延症并不是一种病症,国内外并没有一个诊断标准或依据。更多是一种“拖延”现象。

关于”拖延症”的研究也处在”拖延”中。国外对”拖延”的研究也只是近一二十年的事情,国内则一直缺乏这方面的研究。关于”拖延”的界定,一直没有一个研究者普遍接受的定义,也从未形成一个全面的理论。《MBA智库》

此外,百度百科的资料也显示“拖延”的原理尚不可知。现在许多出版社为了哗众取宠,在翻译外文书籍时,擅自将本义为“拖延”的词汇改为“拖延症”,所以也不要被书名误导了。

有知乎大牛指出,“拖延症”这个词起源于2007年5月,出自豆瓣“我们都是拖延症”小组(不知真假,但这个小组看起来非常正规有效)。且来看这个小组对于拖症的定义。

“拖延症”这个中文词,目前也还没有在专业的诊断标准中出现过,只是一种带自嘲意味的“民间戏称”,而非科学术语……之所以有“拖延症”这个说法,是因为有的拖延行为背后可能也会有一些神经症或人格障碍的基础,比如强迫型人格障碍、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注意力缺失多动障碍(ADHD,俗称多动症)等,有这些问题的人会更容易表现出拖延行为;但反过来,有拖延行为并不意味着一定有心理问题,因为绝大多数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拖延行为。

我想说的是,真希望当我们把“拖延症”作为一个标签贴在自个儿身上的时候,不是真的以为自己得病了。

END .

相关文章

  • 知行合一,关于“拖延症”的另类思考

    1、 我也是一个有“拖延症”的人。但我留意到,主要有以下三种原因引发我的“拖延”。 纠结型拖延: 今天上午跑完步后...

  • 另类拖延症

    后知后觉、慢半拍、大器晚成、厚积薄发……感觉这些词都是形容一个人久久不开窍,他人生的成长历程,就像有着严重的拖延症...

  • 关于拖延症的思考

    拖延症,百度了一下它的定义。来自好搜百科: 拖延症(英文:Procrastination)指的是非必要、后果有害的...

  • 关于拖延症的思考

    拿手机刷朋友圈,翻淘宝,看无聊的App,两个小时后,朋友圈里几分钟前更新的小广告,几分钟后还没有人更新,同样的...

  • 9、拖 延

    前置思考 请阅读以下关于拖延症的一段材料,并思考:这给你什么启发? 在豆瓣上有一个叫“我们都是拖延症”的小组,成员...

  • 向拖延症宣战(三)

    通过深入讨论思考以及相关资料查找,关于拖延症的讨论,是时候收尾了。 今天用黄金思维圈的方式对拖延症做了一个梳理。最...

  • 向拖延症宣战(二)

    “关于拖延症,你有什么想法呢?”“想要离拖延症远一点。”“如何离拖延症远一点呢?”“…”“归根结底,拖延症要解决的...

  • 单刀直入:理解并克服自己的拖延症

    拖延症,每个人都不陌生,并且拖延症无时无刻不在身边影响着我们。今天看了刘轩关于拖延症的一个视频课,对拖延症...

  • 拖延症

    刚才看到有的友友写的一篇关于拖延症的文章,文章中也提了一些方法对付拖延症。 我觉得拖延症是几乎对付不了的。 拖延症...

  • 关于拖延症的学习与思考

    首先我要承认我是个有拖延症的人,很多要需要完成的事情基本都被我拖到最后一天甚至最后一个小时才完成。就像加入007写...

网友评论

  • 虢士无伤:我也是!脑子里总会浮现后面做,后边有的是时间,过后又后悔不已…看来应该从思想上消灭任何有拖延想法的心理暗示,甩掉拖延症
    Winfred吴佳:@虢士无伤 另外,用觉察这个词比“消灭”或许更合适
    虢士无伤: @Winfred_吴佳 谢谢😁
    Winfred吴佳:@虢士无伤 :+1:你看的很仔细 核心是我们会被思想带跑啊 明天做明天做 我们永远只想着明天做而不会真的去做
  • 990d10c1e27a:我是最后一种ヽ(•̀ω•́ )ゝ
  • 淡淡的蓝天:打败拖延不管什么原因,就一条路拒绝诱惑
  • 2d14ab8d147e: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有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知行如何分得开?《传习录》王阳明
    正如王阳明所言,知与行是一体的。并不是真知,所以才不去行动!

    为什么不能“真知”,这是我们值得反省的地方。

    这句真好!

    不能真知,在我看来就是不够痛
    Winfred吴佳:@琰火 如果你真的想做一件事情,就不会管它痛还是不痛都会去做
    2d14ab8d147e:@Winfred_吴佳 比如说呢
    Winfred吴佳:@琰火 嗯 很对。不过每个人也会有所不同。
  • 78d6485119f8:讲得很好呀😄
  • 花了一分钟:真的是这样
  • 范艺心:赞赞赞:+1:我可能会因为这篇文章而反思改善哦~么么哒~
    范艺心:@Winfred_吴佳 深入人心的文章不一定是最好的文章,但一定最能给人触动!加油哦朋友
    范艺心:真的真的!我不会骗人的!头像就是我本人相信我:stuck_out_tongue:
    Winfred吴佳:@高梵丽_Lily先生 真的吗 太棒啦!
  • 谁人定我去或留:作者分析的太对了
    Winfred吴佳:@晨曦花语 :smile::smile:
  • 默默默默默默默子:我感觉就一个字,懒。明知道,又不去做,事情多如何,还不是没做。当然,这是我的个人感觉。表示我也在一直拖迟延续
    我得办法是没事喝喝鸡汤,觉得厌倦了,就去看看那种老师们的导读,或者文章给自己强行上进一点,也算一种方法。
    Winfred吴佳:@默默默默默默默子 嗯 很棒啊 不过凡事没有那么绝对 除了懒 还有别的原因 一味强调懒 反而会给自己造成心理压力 个人体验

本文标题:知行合一,关于“拖延症”的另类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uwf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