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烂与平淡

作者: 周卫英 | 来源:发表于2018-08-17 10:37 被阅读432次
绚烂与平淡

五点钟起床,屋里还黑咕隆咚,坐在沙发上闭上眼睛听成千上万只蛐蛐大合唱,静心,体会大心境界。想起蒋勋老师说,所有大自然的声音,其实都是有秩序的声音,我们应该在这样的声音里面找回自我。

走出户外锻炼,感觉到久违的秋天的凉爽。抬头看,空中云很厚,露出一点蓝天。

练高架小架太极拳一趟,然后信步走了一会。回到家,才六点十分。盘腿打坐兼写作。

为什么有写作?周国平老师说,为写作受苦终究是值得的。除了艺术,没有什么能把美留住。除了作品,没有什么能把灵感留住。

心中感慨,日子每天都是这么平凡平淡,过好这平淡的日子,实质很不容易。生活内容,写作内容,每天都差不多,没有多少不同。

有什么办法呢!只好安慰开导自己,写作是很平凡的事情,大家的文字是平淡的。

古人说“文如看山不喜平”,那是指艺术创造的初级阶段,表现的只是一个方面,表面现象,不是人生的本质和全貌。苏东坡说:“大凡为文,当使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这才是大师完整的体悟。

绚烂是光彩炫目。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三:“巧女之刺绣,虽精妙绚烂,纔可人目,初无补於实用,后世之文似之。”

明·宋濂《寂照圆明大禅师璧峰金公舍利塔碑》:“禅师在定中见一山甚秀丽,重楼杰阁,金碧绚烂。”清黄景仁《春日和容甫》:“绚烂亦云极,但觉意萧森。”

清·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上:“﹝祠宇﹞规模宏壮,丹雘彰施,备极绚烂。”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十章:“他凝视着 罗大方 那张宽阔而又异常慈祥的大脸,忽然觉得这个人是这样的高大、这样的雄伟,在黑夜中,他的浑身好像发着绚烂的光。”

绚烂是文辞华丽富赡。清赵翼《瓯北诗话·苏东坡诗》:“放翁古诗好用俪句,以炫其绚烂。”柯灵《香雪海·散文―文学的轻骑队》:“我们这时代是产生鸿篇巨著的时代,是产生诗的时代,也是产生绚烂多采、争妍斗胜的散文的时代。”

不经过绚烂,就不可能平淡。唯有体会过绚烂,才知道平淡的可贵。没有平淡,也衬托不出绚烂,它们是互为背景的。平淡是绚烂的极致,绚烂至极才能平淡。有些人只能达到绚烂,却达不到平淡的高级境界,大概是因为他们的绚烂没有达到极致。

林语堂说行文要“来得轻松自然,发自天籁,宛如天地间本有此一句话,只是被你说出而已”。说的轻松,做起来实在不容易,所以袁中郎曰:“凡物酿之得甘,炙之得苦,唯淡也不可造,不可造,是文之真性灵也。”梅饶臣在想写平淡诗的时候,才觉得平淡不易,在《赠杜挺之》中写道:“作诗无古今,欲造平淡难。

生活绚烂文章才能绚烂,生活平淡文章才能平淡。平淡好,绚烂也好,只要真实就好。不管生活如何,境界怎样,都要真实表达和表现。不要表现没有的东西,也不要掩饰已经有的东西。年轻人生活和文章都绚烂,中年人平淡,如果要颠倒过来,一定是很费力和痛苦的事情。

平淡是品性浑厚淡泊。三国·魏刘劭 《人物志·九徵》:“是故观人察质,必先察其平淡,而后求其聪明。”《晋书·郗鉴传》:“ 彦辅道韵平淡,体识冲粹,处倾危之朝,不可得而亲疏。”

宋·王巩 《王氏谈录·性贵平淡》:“公言人性贵平淡,若加以识器,即所谓宰辅器也。”明·张居正 《杂著》:“故人之才性,以平淡为上。”明·李东阳 《书米南宫真迹后》:“ 米称颜柳挑踢,用意太过,无平淡天成之趣。”

清·刘熙载 《艺概·诗概》:“平澹天真,於五言为宜。”秦牧 《艺海拾贝·<茅台、花雕瓶子>》:“大抵本领高强,作品寓意深厚,耐人寻味的画家,才敢于在画幅上萧疏平淡地仅仅画上一点东西,而留下很多的空白。

平淡指平常,没有曲折。唐·韩愈 《送无本师归范阳》诗:“奸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澹。”宋·文天祥 《跋胡琴牕诗卷》:“或谓游吾山如读少陵 诗,平淡奇崛,无所不有。”

清·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百年心事归平淡,删尽蛾眉《惜誓》文。”陆蠡 《私塾师》:“目前简直是归隐了,没有访问,没有通讯,我过着平淡而寂寞的日子。”

平淡是真实的味道,真实的生活,是得道的体现。《菜根谭》云:“浓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至人”,指古时具有很高的道德修养,超脱世俗,顺应自然而长寿的人,也归于真人。孔子被尊称为“圣人”,老子也有尊称,即为“至人”。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

《庄子》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伟大的真理要在平凡的生活中去发现、检验和实践。无我就是平凡,就是真人、至人、圣人、神人,四个名词,其实是一回事。佛说至人,即非至人,是名至人。名词相不可不用,也不能执着。

这些看似高不可攀的人生目标,只要我们头脑有概念,经常思考,努力修炼,总有一天能够实现的。反之,如果心中没有这些境界,不追求和向往这些境界,就不可能达到这些境界。

相关文章

  • 绚烂与平淡

    五点钟起床,屋里还黑咕隆咚,坐在沙发上闭上眼睛听成千上万只蛐蛐大合唱,静心,体会大心境界。想起蒋勋老师说,所有大自...

  • 咀诗入梦

    苏轼在《与侄书》中写到:“凡文字,少时须令气象峥嵘,采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

  • 2019-03-29

    绚烂之极是平淡

  • 炫与淡

    绚烂过后,归于平淡。 其实从来也没有绚烂过,所以就,平淡过后,更加平淡。 从城市的观察员和时代的记录...

  •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前些天俞飞鸿关于两性之间的话题在微博上成为热搜,看了她的观点,几乎全部认同,突然便对这个四十多岁的女人充满好奇,于...

  •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二十世纪中国最受人爱戴的美学家宗白华曾经有一个最精炼的概括,叫做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平平淡淡才是真"这个说法现在...

  • 绚烂之际,归于平淡

    绚烂之际,归于平淡 李叔同的传奇一生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用五线谱作曲的音乐家,他是...

  • 平淡,绚烂之极也。

    苏轼的词总是透着一种恬淡,比如这首浣溪沙。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

  •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中华文明延续至今五千年没有中断,让我辈倍感自豪。悠久璀璨的中华文明从什么时候开始拥有了强大的精神内核呢? 冯友兰说...

  • 苏轼:平淡乃绚烂之极也

    “凡文字,少时须令气象峥嵘,采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汝只见爷伯而今平淡,一向只学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绚烂与平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vdz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