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应钦早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而且还是以第一名成绩被清政府公派送出去留学的,可以说是个典型的学霸。另外他和我们谈到的山西王“阎锡山”是校友,而且很巧的是这两位都是院长大人,因为他们俩最后都当过行政院院长,算是两人一生中的职务巅峰吧,但是何应钦之当了3个月,然后阎锡山接班,当了半年多,然后主动逃台湾后就主动解甲归田了(具体情节见“历史课本上没有的山西王”)。当时读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之前,需要先读个所谓的预科班---也就是日本振武学校,也就是在这个预科班里,何应钦认识了比他高一级的学长---蒋介石。
与蒋的惺惺相惜
回国后,国民党创办黄埔军校,蒋介石担任校长,何应钦担任总教官。在这期间,何老师工作很努力,蒋校长对师弟的工作也是很满意,教学期间,广东军阀陈炯明叛乱,蒋校长利用这次难得的社会实践机会,带着两个教导团去讨伐,何应钦率领的第一教导团表现优异,甚是得蒋喜欢。俩人在学校期间可谓是惺惺相惜。后期不断得到校长的提拔,成为了蒋的嫡系。
与蒋介石矛盾之一
1927年,当时桂系“李白”(李宗仁和白崇禧),山西王阎锡山,还有西北军冯玉祥联手公开逼蒋介石下野。何应钦当时感觉四面楚歌,跟着蒋创业看不到啥希望了,就暗中支持李白逼宫。当时蒋介石看了眼何应钦,这是一种望穿秋水搬的眼神,他期望师弟何应钦可以站出来,但是何没有说话。学长大人拂袖而去。事后,学长大人还说,当时只要何应钦说一句话,我是可以不走的。蒋介石回到家就拿小本本给他记下了一笔。所以后来到了台湾,何应钦没有实权,只得了个虚职。回顾看一下哈,凡是之前黑过蒋介石的,虽然后来也重新回到蒋的怀抱,但是到了台湾,都没有什么好结果。白崇禧我们之前文章谈过了,到了晚年还遭到暗杀,阎锡山比较聪明,到台湾主动交权,解甲隐居读书写字去了。冯玉祥呢,死在了黑海的轮船上,官方调查是轮船起火,具体背后指使无人知晓。(冯玉祥作为国军陆军一级上将,也是民国时期一位重要的将领,后面会写一篇文章介绍冯玉祥)
与蒋介石矛盾之二
西安事变爆发后,蒋介石被张学良,杨虎城扣留,南京政府那边炸开了锅,群龙不可无首,何应钦在南京代行其职务,比主张出兵西安进行讨伐,但是宋美龄担心一旦打仗,会影响到蒋的生命安危,所以力主和谈。但是何应钦态度十分见坚决,宋美龄不得不派人给蒋送信,然后何应钦收到蒋介石的停战手谕后,这才罢手。关于这件事,其实有很多种说法,有人说,何应钦是出于私心,不管怎么样吧,后来蒋介石再一次打开小本本,给何应钦记了一笔。
人生巅峰
尽管得罪了蒋介石,但是何应钦并不没有像阎锡山,白崇禧那样公开跟蒋介石决裂干仗,所以整体上,蒋介石对何应钦还是比较器重的,抗日战争期间,任命何应钦为中国远征军总司令,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而且何应钦人生中最荣耀的一刻,就是在1945年作为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代表中国政府,接受冈村宁次代表的日本政府投降。
晚年台湾
到台湾后,何应钦没没得到具体实权的职位,被任命为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而白崇禧是副主任委员。有件有意思的事,上文讲到何应钦曾经支持桂系白崇禧反蒋,所以和白崇禧有一定交情,但是后来又重新归顺蒋介石后,为了避嫌,就一直刻意与白崇禧保持距离。结果到了台湾,这俩没有实际官职的闲人凑到了一起,一起打猎出行,成了老哥俩。
另外跟张学良一样,何应钦也是个寿星,活到了99岁,一方面因为何应钦一生比较清廉节俭,在他去世后清查财产时候,除了他院子里养的很多兰花,基本上没有什么财务,而且何应钦经常锻炼身体,晚年就在家听音乐,打桥牌,据说院子里种了上百盆兰花,可见其高雅的品位。
如果你喜欢,欢迎点赞转发或评论,不需要打赏。接下来还会写几篇民国重要人物的文章,如果你也感兴趣,欢迎持续关注。
文章为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