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联合征文专区谈写作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青春&谈写作专题征文」有一种青春叫高考

「青春&谈写作专题征文」有一种青春叫高考

作者: 艾薇塔 | 来源:发表于2017-06-08 21:08 被阅读216次

轮到我读高中的时候,老师们开始谈论前途未卜的“3+x”,最终,我赶上的是3+文综。

赶上了最后一次7月高考,也赶上了第一次6月高考。

是的,我经历了两次高考,2002和2003,真是一个暴露年龄的话题。

长得不好看也有青春

生日那天的晚自习,没有碰任何一道习题,窝在高高的书堆后面看余秋雨,道士塔、莫高窟、天一阁……第一次知道旅途还可以这样厚重,此前我所见的是三毛的旅途,别致的生活味。那时候,对外面世界的期待来自于:当我说三毛的时候,不会有人问我三毛是男是女。

偏科如我,最羡慕的是韩寒,哪怕并不喜欢他的《三重门》。当我就算再不喜欢数学也要努力去啃那些题目,怎么啃也没有什么用的时候,想想那个大胆的上海少年,就好像自己也得到了片刻的自由。

偷偷喜欢的男孩,最爱是英文,却也写得一手好文。老师匿去署名读范文,我也总能辨认出哪篇是他的。

笔友会在信里写听到的一首歌,读到的一句话和突如其来的小想法,兴致起了,也会写一首小诗。

白老师踱着步子穿行在我们的课桌间,抑扬顿挫地讲解滕王阁序。他个子其实不高,人也不算隽秀,可每次他讲古文,我都忍不住想到一个词——温润如玉。

世界杯中国对阵巴西的那个晚上,无心自习。好多男生遛到外面去找电视看,坐在教室里的,心里也长了草,有收音机的时不时报一回比分。天知道,其实这里有多少滥竽充数的伪球迷。

张国荣自杀后没多久,就开始封校了,因为非典。除了高考生,其余都回了家。空荡荡的校园里,只有我们,每天按时起床,晨读,上课,自习,量体温,给教室和宿舍消毒……可是,放假在家的朋友在信里说,真羡慕你们,可以在学校备考,我们今年算完了。你看,大家都是互相羡慕的孩子。

工作以后,常看到一句话“长得好看的人才有青春”。这样说来,我只能等下辈子才有机会有青春了。怎么可能?

十几年过去,啃过的书山题海都还了老师。曾经记录过这些点点滴滴的日记本也不见了。可是那些小迷茫小期待小紧张小羞涩,只要愿意去想,都还在。

突然冒出来的“高考杀”,准考证、监考证,录取通知书,应有尽有。可是一下子被1977年的我的美貌征服,再也没想过去看2003年的我会是什么样子。
哪有什么阴差阳错

对我来说,高考最幸运的是作文“体裁不限,诗歌除外”。有了这一条,不论是我还是语文老师,都可以放弃训练我见鬼的议论文写作了,毕竟,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

2003年高考数学当时被盛传是几年以来最难。我们乖乖在教室准备抱下一天的佛脚时,班主任急匆匆进来,转了几圈后欣慰道,理科班那边都要疯了,你们还挺自在。其实,心理素质好的是他们,我不过是数学底子太差,左右就是专心做自己会做的且尽量做对呗,所以即使别人觉得低,我对那个分数还是很满意。

真正的滑铁卢来自我爱的语文。多年来,我都有一个好习惯,考试不检查。可非典期的高考又不许提前交卷,百无聊赖地检查了一下惊出一身冷汗,怎么会错这么多。窃喜发现的早,拼命改过。当然,事实也证明,那场得意洋洋的改过才是让我丢掉二十几分的罪魁祸首。

等到报志愿再说要报中文,老爹老妈一句学中文以后能干嘛,我居然无言以对。于我而言,那次的语文成绩真是差出天际了。于是那年,我开始自我放逐。学工商管理,是爸妈觉得靠谱;报考唐山,是老师觉得还行。

若干年后,我在很多个采访里听到人说选择某领域做科研是高考报志愿时的阴差阳错。他们在一个个阴差阳错里爱上了不知道如何选出来的专业。可万一像我一样,爱不上这阴差阳错呢?

那时的我,能够接受一以贯之的不足,比如数学;却没办法直视高空坠下的落差,比如语文。

这种浑浑噩噩的状态一直延续到大学入学军训。一位女老师来操场上发校报招聘“传单”,同学拉着我去看,我都不以为然,一心觉得失败如我已经不配再写作了。直到,我们站在公告栏看展出的校报,同学指着一个名字兴奋地说,看,这是我朋友。

白纸黑字,我突然冒出一个念头,如果是我的名字印在报纸上,该多好。

我开始准备接下来的笔试和面试,表现依然不好,可是那位老师居然留下了我。若干年后,我没有做销售,没有做会计,没有做行政,没有做外贸,那么多同学里,只有我不知死活地转行做编辑。专业完全不对口,可是对我的胃口。工作也并非特理想,却是我能够到的离理想最近的地方。那已经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最后,记得想要参加活动的亲们关注六月「青春&谈写作专题征文」:我的高考故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青春&谈写作专题征文」有一种青春叫高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xut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