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女儿非常喜欢《三个和尚》的故事,每天睡前必讲一遍,甚至连讲3遍。有时感叹:“你每天都听这一本,咱们都讲快10天了,你不烦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24219384/75cec0ff27a2912c.jpg)
“不烦。”得到她干脆利索的回答。
今天晚上如往常一样开始讲。刚讲第一页,女儿突然指着小和尚的头问:“妈妈,和尚头上的小豆豆是什么。”“什么,小豆豆。”我笑出声来。但,我承认,此刻我知识盲区了,恨自己平时书读的太少。只得大方承认,我也不知道。一起查查吧。因为,不解决这个问题,小家伙是不会轻易“放过”我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24219384/dbe6da83dd456838.jpg)
找了度娘才知道,原来和尚头上的点叫“戒疤”。
等她睡着,关于戒疤我又多了解一些,省的自己还是一知半解。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戒疤只有中国的和尚才有,外国和尚是没有的
佛教从外国传入中国,渐渐的地位就高了起来,僧人一多难免就有人冒名顶替去骗点好处,所以一开始戒疤的诞生,其实是僧侣的一种身份证,再后来一些得道高僧赋予了戒疤更多的佛教的意义,代表了虔心程度,戒疤越多,代表信仰诚心越高。
2.戒疤有几个点
戒疤一般有1,2,3,6,9不等,最多有12个点。
3.戒疤部位不同代表身份不同
在家带发修行的俗家弟子会将戒疤烫在手腕上,只有出家剃度的人才会在头上烫戒疤。
4.戒疤不是一次点成
剃度的人刚开始也不点戒疤,考察一段时间后,合格了才开始点,一次点一个点,后边不断地考验,或者得了功绩,头上的戒疤才会慢慢多起来。很少有人能点到9个点,更别说12个点,那绝对是得道高僧。
5.每个戒疤都有名字,第一颗叫清心,第二颗为乐福。
6.受戒过程复杂且痛苦,现在已经取消了。
感叹佛教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一个小小的戒疤就这么多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