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貂蝉,流量君撑住!我走过最长的路,是你的套路。——文章结尾有彩蛋。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篇很火的文章《为什么我的儿子不沉迷游戏?》,讲的是一个资深游戏策划现身说法如何让孩子不沉迷游戏。作为单身狗,我没儿子,我感兴趣的是:
游戏是一个把复杂事物条理化的产物,游戏的很多玩法的设计都源于生活、来自于人性,只不过设计者将规则设计得比现实更清晰、反馈更明确、更洞悉玩家的想法。
游戏不只是积分、勋章、排行榜,一款无聊的产品也并不会因为加上这三个元素而变得有趣,能促进用户活跃。
游戏元素只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游戏元素只是为了产生核心驱动力,从而推动用户的行为。也就是从动机的角度做设计。
八角行为分析法基本框架
八角行为分析法,顾名思义是从八个角度分析或设计产品,不仅仅是游戏,活动策划、电商产品、社交产品等也可以用到这些方法,比如Facebook就用的很多。八角行为分析法和增长黑客之间有些共通的地方,有机会研究下分享给大家。
八角行为分析法的八个角度分别是:
(原文翻译比较拗口,括号的备注是为了便于理解)
-
1史诗意义与使命感(故事&使命感)
指玩家认为自己做的事情,其意义比事情本身更重要,或者说这是上天赐给他们的使命。 -
2进步与成就感
是我们取得进展、学习技能、掌握精通和客服挑战的内在驱动力。 -
3创意授权与反馈(赋予能力&权利)
这一驱动力能驱使玩家全身心投入创造性的过程,不断找出新事物,并尝试不同的组合。人们不仅需要表达创造力的途径,还要能看到创造力的结果,获得反馈并及时调整。 -
4所有权与拥有感(收集&占有欲)
指用户感到他们拥有或控制某样东西而备受激励。当一个人对某样物品有拥有感时,自然会想要提升该物品的各项性能。 -
5社交影响与关联(社交元素&竞争&合作)
是激励人们的所有社交因素的集合体,包括师徒关系、社会认同、社交反馈、伙伴关系、甚至是竞争和嫉妒。这一驱动力也反映了我们为什么生来偏爱与自己有关的人、地点或事件,例如一款产品让你想起了童年,你就会情不自禁地掏腰包。 -
6稀缺性与渴望(稀有度)
这一核心驱动力是指人们想要获得某样东西的原因仅仅是它太罕见,或者无法立刻获得。比如Facebook一开始的仅对哈佛大学学生开放,之后扩展到其他常春藤学习,最后才有了对公众开放。 -
7未执行与好奇心(彩蛋&随机奖励&神秘感)
人们一直受到吸引,是因为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就是未执行与好奇心驱动力。这是赌博、看电影或读小说的主要驱动力。 -
8亏损与逃避心(规避损失/损失厌恶)
我们都不希望坏的事情发生,说好听点是不希望之前的努力白费,说直接点就是不想承认自己做了无用功。
通过这八个角度可以衍生出上百种游戏技巧,用来“套路”用户,再加上用户大数据的分析优化,不沉迷游戏算我输。
通过八角行为分析法看王者荣耀都做了什么
八角行为分析法的发明者华人周郁凯提供了一个使用八角行为分析法的工具网站,就是这个,我们就利用这个工具对王者荣耀做一下分析。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为了让你玩游戏,王者荣耀团队从不同的心理动机出发设计了多少套路。
这个工具除了可以直接为每个角度添加文字外,还可以打分,八个角向外扩展的大小代表了得分的高低,这样可以很直观的看出这款产品哪里做的已经足够好,哪里需要进一步加强。
王者荣耀各项得分
满分是800分,我分析的王者荣耀得分563,不要嫌低,有空看看作者给Facebook、LinkedIn、Twitter打的分就知道王者荣耀这个评价已经很高了。
王者荣耀在1意义与使命感上做的确实不怎么样,也就在新手引导中有个保护妲己宝宝,另外新手刚开始打匹配时,前几局匹配的都是电脑,随便打打就能赢,让玩家觉得自己玩这个游戏还是很有天赋的。
相比之下,生活中觉得1意义与使命感做的比较好的要算支付宝的蚂蚁森林和蚂蚁庄园,让用户的点滴行为与公益挂钩,实实在在的种下去一颗树绿化沙漠,集爱心捐赠给小朋友改善他们的生活。
在3创意授权与反馈、5社交影响与关联性上,我给了满分,MOBA游戏的灵活性和企鹅帝国的社交资源,在王者荣耀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高级版八角行为分析法
上面讲的是最基础的八角行为分析法,另外结合产品的生命周期、用户类型还有第2级和第3级的分析法。
第2级:结合用户生命周期分析
用户的生命分为4个阶段:
- 发现阶段:用户想要尝试体验的原因
- 入门阶段:用户开始学习游戏的玩法和工具
- 塑造阶段:用户为了完成目标而重复进行的日常行为
- 终局阶段:体验如何留住忠实用户
这四个阶段提供了一个设计的场景支撑,提醒设计者用户在不同的阶段的需求是不一样的,要针对不同阶段的需求进行八角行为的设计,从而使设计方案更加的完善。
所以,根据用户生命周期的会得到4张图。
第2级八角行为分析法
第3级:结合用户生命周期和用户类型分析
这个分析方式是结合了周郁凯根据Richard Bartle的四个玩家类型设计出来的,四种玩家类型分别是成就者、社交家、探索者和杀手。于是我们的分析图就变成了这样:
其实上述四类玩家的用户类型只是作者的一个举例应用,针对不同的产品,用户分类会有不同,比如男性、女性;新用户、冷淡用户、流失用户,忠诚用户等。
八角行为分析法一共有5级,作者在《游戏化实战》这本书中只讲了3级,后面的4、5级需要关注作者的网站去了解啦,不过1级已经能满足大多数情况的需求了。所以,懒惰的我选择放弃直面作者的全英文网站和可能的收费课程(dog脸)。
理解八种核心驱动力的两种角度
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
八角行为是八种心理动机,可以分为内在动机(右脑)与外在动机(左脑)。
内在动机不需要任何目标或奖励,事情本身就是奖励,比如发挥创造力、和朋友相处,或者对未知的悬念好奇;
外在动机是指你受到激励是因为你想要获得东西,比如目标、物品或是你求而不得的任何东西。
在图中,1史诗意义与使命感、3创意授权与反馈、5社交影响与关联、7未执行与好奇心属于内在动机。2进步与成就感、4所有权与拥有感、6稀缺性与渴望、8亏损与逃避心属于外在动机。
有一个故事,说一个老爷爷门前,经常有小朋友在地上挖些小坑做游戏,老爷爷很伤脑筋,然后就想了个办法,告诉小朋友只要每天来挖坑就给小朋友糖吃。小朋友们一开始可开心了,每天都能拿到糖吃。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老爷爷说我没糖了,就不再给小朋友糖吃。慢慢地,小朋友们觉得以前挖坑有糖,现在忙活半天也没有,就不高兴来了。就这样老爷爷的问题就解决。
这个故事中,小朋友一开始的驱动力是内在动机,觉得与朋友一起挖小洞好玩,可当爷爷以挖坑为条件给糖时,这个行为的驱动力就慢慢变成了外在动机,为了吃糖而挖坑。这种动机转化之后,最后随着糖果奖励的停止而失去了继续挖坑的动力。
这个故事只是通俗的说明了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的区别,以及八种动机的体现。其实在家庭教育中也有类似的情况,小孩子打扫卫生可以是内在动机——父母的认同,自我的成就感与荣誉感,也可以是外在动机——每次打扫父母会多给一部分零花钱。
我们不评论这两种家庭教育方式的好坏,但可以再换到公司的情境下思考一下:我们工作,公司给发工资,给多少钱干多少活,单纯的外在动机。而对公司的使命、愿景的认同,对团队的荣誉感、凝聚力的重视,作为内在动机,可以让员工发挥出超出工资应有的努力。
白帽游戏化和黑帽游戏化
这个理解角度有点像是从正邪上来理解八种核心驱动力,在图中有标记1到5是白帽游戏化,6到8是黑帽游戏化。
白帽游戏化的驱动力可以认为是阳光的、正面的动机,这些动机能让人感到充实、满足、充满力量,觉得自己的生活和行为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黑帽游戏化的驱动力与“正人君子”的白帽相比,是“阴险狡诈”的小人,通过让人感到痴迷、焦虑和上瘾来做出期望行为。虽然它能强烈的激励我们的行为,但从长远来看,会让我们失去自我控制感,感到痛苦。比如赌博上瘾,就是利用了7未知性与好奇心这一动机,面对每一局的未知,我们总觉得自己能赢。
虽然黑帽的形象不太好,但是也是游戏化必不可少的部分。黑帽游戏化创造的紧迫感,通常都是系统设计师实现他们的目标、改变玩家行为必不可少的手段,而它往往不能通过白帽游戏化独立完成。
作者在书中介绍每种驱动力时介绍了很多各个驱动力的设计技巧,笔者一共整理出了49条,包括每个技巧的名称、解释、应用举例等,相信对你在策划活动、设计产品时会有帮助。
游戏化设计技巧下载地址
密码:r7ez
都看到彩蛋了,顺手点个赞吧 Orz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