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百钻公会千钻公会
老百姓中流传的“三亲,三不亲”到底啥意思?

老百姓中流传的“三亲,三不亲”到底啥意思?

作者: 山色归读 | 来源:发表于2018-12-26 00:24 被阅读117次

    作者:山色归读   侵权必究,授权转载见文尾。

    在历史的滚滚车轮中,各种各样的民俗和文化不断的发展、融合和嬗变,也衍生、总结出很多的“规律”、经验,随着人们口口相传,为了更好的理解和记忆,便成为了“俗语”或“口头禅”

    尽管其正确性和实用性姑且不论,但是它们也算是一种民俗文化生态的折射和反映。

    农村老人们常说“三亲,三不亲”所谓的“三亲”是指“姑、姨、舅”(即姑妈、姨妈、舅舅)这三位亲人,因为姑姑是父亲的姐妹,姨是母亲的姐妹,舅舅是母亲的兄弟。

    没齿之恩,父母为大。爱屋及乌,“姑、姨、舅”是与父亲或母亲一母同胞的兄弟姐妹,有着血浓于水的紧密关系,俗话说打断骨头连着筋,是所有亲人中相对更亲密的,所以叫做“三亲”。

    “三不亲”是指“三亲”的配偶,即“姑父、姨父和舅的媳妇(即舅妈)“,注意这里是“姨父”而不是“姨夫”(姨夫是指姨妹或姨姐的丈夫,也可称姨妹夫或姨姐夫)。

    这三个人虽然名义也是亲人,但都实际上与自己没有一点血缘关系,仅仅是因为他们与“姑、姨、舅”这些亲人成了配偶,才有了交集,作为亲戚来往、走动,不然谁也不认识谁。

    而且,这种亲戚关系相对“三亲”就不稳定多了,如果与姑,舅,姨离婚了,那么其另一半就与自己基本上就没关系了,而“姑、姨、舅”永远都是自己的“姑、姨、舅”。

    也就是说,姑父、姨夫、舅母皆是外来的,本来都不归属于本家族之中,故而显得生疏。民间就说这种关系隔了一层,显得没有那么亲了,一代接着一代就会慢慢疏远,所谓“三不亲”。甚至老百姓中有极端的说法:“臭姑父,烂妗子”,就是指的这三不亲的姑父和舅妈!

    那有人又要问了,伯母或婶母(父亲的哥哥或弟弟的配偶)不是和自己一般姓氏不同,也没有半点血缘关系,为什么“三不亲”里面不包括伯母或婶母呢?

    这个要归结到中国传统的宗族权和父权体系。我们一般把所有的亲戚关系分成内亲外戚,即亲指族内(同姓),戚言族外(异姓)。

    民间常说“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不见了”(或头道亲,二道表,三道亲戚走完了),这个主要指母系关系形成的亲戚:比如一代是直系亲属象亲兄妹、亲姐弟之类,二代当然就是表兄、表弟、表姐、表妹了,三代四代不走了,或走动很少很淡了,当然不是绝对的,但大部分都是这样。

    在父权体系下,在做了所谓“三亲,三不亲”的区分之后,在“三不亲”内部又做了亚层次的区分,比如亲戚中,老百姓还流传一句老话叫“姑亲辈辈亲,姨亲亲一辈”的说法,这个实际是基于父权主体体系,认为父亲所在的亲族关系形成的“姑亲”权重比母系所形成的“姨亲”更重一些。

    另外还有个说法“亲只三代,族符万年”,“亲只三代”主要用于描述母系方面的,“族符万年”就是指父系绵延下来的宗族会传承成千上万年,比如同一个老爹的几个儿子各自后代之间的关系。

    上述的“姑父、姨父和舅的媳妇(即舅妈)”延续三代亲戚关系就差不多了,伯母或婶母因为在男权和宗族权体系下,家族的繁衍和认定视角是以男性为主体的。

    伯母或婶母起先也来自另外一个不同的家族,但是她们因为和自己的伯父、叔父结为配偶,就“依附”上伯父、叔父这种“族符万年”的关系,自然地,“三不亲”里就没有包括伯母或婶母了。

    当然这种“万年”就超出了“五服亲戚”关系的标准,只是一种“宗亲”了。民间还就这种“三亲”和“三不亲”的关系进一步总结出:亲就是亲,不叫也亲;不亲就是不亲,叫也不亲。实际上就是分别说的前一种“三亲”与后一种“三不亲”的关系!

    传统上亲情不像友情,一经吵闹或意见分歧,就“恩断义绝”、各奔前程了。亲情一般总有血缘或婚姻关系牵扯着,血缘关系是切不断的,无论世事怎么发展,流淌着同一个家族的血液。

    当然这个也不能一概而论的,要因人而异。“三亲”不一定就亲;而“三不亲”也不一定就不亲。“亲情”重在“情”字,无血缘关系也可以有亲情;有血缘关系也不一定有亲情,我们应该珍惜这些关系。

    依照这句俗语产生的通俗逻辑来看,“三不亲”的人员都是外来者,与自己家族本没有什么血缘关系,加之在一起生活的时间短,后续也并没有频繁的交往,故而显得生疏也自然在情理之中了。

    但是,这种亲属之说最本源还是要追溯到基于血缘的中国家族制度,由血缘而结成人与人之间精神上的亲疏纽带。这种血缘的严格界限并非完全合理,它忽视了情感可以打破血缘的疆界,可以说机械地以血缘来区分远近亲疏就是直接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树立起了一堵厚厚的墙,近乎作茧自缚。

    现在随着社会人际关系的变化与发展,我们珍惜亲情、精心维护占主导地位的血缘亲情的同时,也要容纳朋友同事、战友同学、邻居故旧之间在长期友好交往、“三观”相近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亲密关系。

    这类“三亲,三不亲”的俗语,我们承认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不可否认残留着的历史上的蛮风古俗。当今社会,我们把它看做一种民间风俗调查的资料或许可以,但是还把它当作箴言或圭臬用来教育子女和后代是有失偏颇的,或者说有点不合时宜。

    欢迎交流 、分享       敬请关注“山色归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百姓中流传的“三亲,三不亲”到底啥意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zqe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