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讲完课头昏脑涨,写点碎碎念吧在这里。
常常想起以前,无数个茫然的夜晚,疲倦的夜晚,面对孤独不知如何自处的夜晚,我也是像现在这样,打开简书,随意写下几行文字。好的就就发出来,不好的就放到私密文档里。
最近一直在写大稿,感觉很亢奋,也很珍惜这样的亢奋。因为写作的高潮来之不易,即使兴奋到睡不着,即使无数个字符在我脑海里跑野马,我也心甘情愿。
今天终于感觉到累,感觉到头疼,感觉到想要好好休息一下,我疲惫地看着潮渐渐退去,但内心却不起波澜,因为我知道,它还会回来。
从大学开始写作到现在,断断续续地写了十年,之前懒懒散散,真正开始进入状态的,也就是这日更的三年。这总共十年的写作,让我不再像之前那样患得患失,也让我学会面对失去。我等的船还没来,我等的人已不在。曾经以为越不过的山丘,越过去了,曾经以为会天长地久的,最终失去了。
越过山丘,却发现无人等候。我终于也到了读懂李宗盛的年纪。
《奇葩说》里李诞说,我们没办法杀死情绪,我们要学会跟我们内心的“黑狗”相处。
蔡康永说,我们活在这个时间,最重要的不是开心,而是“平静”。
如果只是开心,那开始就没有了意义,如果只是悲伤,那么人生就没有了意义。
是的,“平静”,或者说是“宁静”。我们依旧会悲伤,依旧要告别,依旧要学会失去。我们终其一生都是在不断学会告别。告别你爱的人,告别写作的激情,告别一切以为会是永恒的东西,直到一天,告别自己。
我们能做到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开阔的宁静。
当我们得到一样东西的时候,你会开心,同时你也知道,“那终究会失去”。
当我们陷于某种情绪或者感觉绝望、焦虑的时候,你会难过,但同时你也知道,“那终究会失去”。
如此这般,我们学会跟情绪相处,我是一个靠写作修行的人,把自己放到各种情绪放到人生的炒锅里翻炒,尝遍酸甜苦辣咸,带着审视,带着悲悯,也带着平静。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无非就是一个体验者罢了。写作不会带走我们的情绪,不会让我们万事顺遂,但它教会我们的,就是如何跟自己相处。
宠辱不惊?我们做不到。有人夸你,你就会开心,同时也会不安,有人骂你,就会难受,同时也明白,这个时候就该难受。
我们看得见自己的情绪游走,不论是“小黑狗”还是“小白狗”,他们都是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
佛家说,念起即觉,觉已不随。到了这个时候,你已经不再害怕情绪会侵蚀你控制你,因为你已经觉了,你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的时候,你已经“平静”了,当你的情绪平复的时候,你就已经“宁静”了。
只有在“宁静”的时候,内心澄澈的时候,我才能把自己的碎碎念,写得像意识流,才能真正地进入“心流”的状态。
那些情绪,不论是悲伤的,还是快乐的,它缓缓流淌着,滋养了我,成全着我。
王维诗云:“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窃以为,这是一个真正“宁静”了的人。
且于红尘闹市中,带发修行。且于夜半无人时,漫听虫鸣。且写下这些散漫文字,无所用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