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时代学过一篇文章,至今仍印象深刻,那便是王安石的《伤仲永》。那个叫“方仲永”的神童因后天不努力学习,逐渐沦落成了一个普通人。先天的聪颖并非长久,必须坚持学习方能不断进步。我们也许没有仲永那样的天资,但如果不能努力,也将面对仲永般失落的困境。
曾经有一段话一度引起了网友的热议:原来高考时才是我们的智商巅峰,那时的我们,会做三角函数,会解多元次方程,会做各种几何题,会背文言文,知道either or和neither nor的区别,知道清朝的政局如何变动,签了哪些条约,知道辛亥革命的意义,知道亚非拉民族独立斗争有多波澜壮阔,会画大气环流图……除此之外,还看得懂电路图,知道牛顿三大定律,能背化学元素周期表,知道氧化还原反应和中和反应,知道光的折射定律。而现在,除了会玩手机和发朋友圈,是不是都不会了?
如今再找出这段话仔细一读,发现自己真的什么都不会了。不少人说,上班后忙得根本没时间看书。是忙?还是浮躁?我们的心里,明明知道时间像海绵一样越挤越多的道理,却依然不肯在每天挤出一点点时间来交给阅读。每逢双休日、节假日,最先想到的就是规划去哪里游玩,而不是找一个安静的角落来读书写字、思考人生。
能做到坚持的人是可敬的。我有一个同事,每天都会听几句英语听力,每天坚持打卡记录。当我在朋友圈看到她的打卡天数已经达到将近600天的时候,越发心生敬佩。600天是一个怎样的概念?虽然每天只有几分钟的听力时间,积累下来也已学习了几千句英语,复习了几万个英语单词!还有一个笔友,从6年前认识她到现在,她依然每天坚持写作,坚持投稿,而这一切也得到了回报,她已经出版了3本书,目前是某知名网站的专栏作家。
坚持一个习惯往往比形成一个习惯要难得多。因为人是有惰性的,而坚持与不坚持的区别就在于能否克服自身的惰性,养成行为的自律。坚持的力量有多大?有句话说得好,坚持一个行动,你会养成一个习惯;坚持一个习惯,你会养成一个个性;坚持一个个性,决定你一生的命运。我们每天要做的,就是与自己的懒惰斗争,与自己的内心斗争。乒乓球名将邓亚萍凭借着自己多年如一日的刻苦磨炼,克服了个头小、手臂短的劣势因素,最终成为全世界瞩目的优秀运动员。这种耐力,就是一种无怨无悔的坚持,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
我们都听过这样一句话:每天让我早起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梦想如何实现?需要毅力,需要坚持。当一件事,你从三分钟热度到坚持一个月到坚持两个月到最后成为习惯,你也就拥有了自律的意识,拥有了掌控时间、改变命运的机会。机会从来都是青睐于有准备的人,不是吗?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成功的关键就在于目标明确后,能够坚持、坚持、再坚持。每天运动一下,或者每天读一篇文章,亦或是每天背诵一些经典,只要坚持就好。我相信,厚积而薄发,当坚持成了习惯,就是一种无形的财富!
让坚持成为习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