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经对人类文明史提出了一个“轴心时代”的命题,他总结3000年人类文明史后认为有四位圣哲对人类文明影响深远。他们是苏格拉底、孔子、耶稣和释迦牟尼。
也就是说这四个活生生的人作为“轴心时代”的代表人物,他们首先是人,而不是神。他们作为人的思想体系从哲学范畴成为了后世人类三观的思想源泉。
我们读苏格拉底读孔子比较不容易产生困惑,因为他们的思想体系是以“入世”或者“一世”为维度的,但如果我们读“耶稣”“释迦牟尼”会比较容易产生“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认知观上怀疑,因为他们的思想体系所涉及的“天堂”“地狱”“上帝”“六道轮回“等等定义毕竟谁也没有见到过,这种和现实相去甚远的时空观点令很多人产生质疑,非本质主义会让更多的人理解为“神话”“迷信”,遭到“无神论”者的抵触。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一看到”耶稣“和”释迦牟尼”的名字时,首先想到的是教堂里被钉在十字架上和寺庙里金粉饰身的两个膜拜形象,甚至产生他们是神不是人的错觉。
哲学和宗教是两个分类,虽然它们之间有相互关联的演变历程,对其有兴趣学习、研究、体验的人应该厘清出发点。
如果你是基督徒,当然要对耶稣的思想有个全面的了解,同样,如果你是佛教徒,当然也要对释迦牟尼的思想体系有个全面完整地了解。即便你对两者都不信仰,对人类产生巨大影响的思想家的思想体系有所了解,也是必要的。相信这些体系能会你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起到指导意义,这也是我当初学佛学时的初衷。
从哲学认知到宗教信仰不一定是必然的递进关系,但如果你对一个思想体系有了全面了解,信仰与不信仰才因此有了支持最终决定的依据,这个依据比信仰本身更有意义,作为知识体系是有益的,作为宗教体系也是有益的,起码可以实现“智信”而不是“迷信”。
三种生命观想“智信”了解释迦牟尼思想体系的我最近开始读《金刚经》,为什么要读这部经呢?
因为释迦牟尼的思想全部都蕴含在通过文字记载下来的经书中,而《金刚经》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经典。当初鸠摩罗什大师把《金刚经》翻译成“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因为释迦牟尼亲口所说言论观点被记载下来后,都统称为“佛经“,每一部佛经的名字大多是释迦亲口所说,《金刚经》的名字中有两个词,一个是“般若”,念般(bo)若(re)-音“播惹”。还有一个词“波罗蜜”。
“波罗蜜”是梵文词parami的音译,含义是“过河”的意思,也有人把它解释为“到彼岸”。其实都是一个意思。中国佛教界普遍称之为“渡”。渡河的渡,而释迦牟尼说的是那个真实的“渡河”吗?显然不是,只是一个譬喻罢了,因此,大多数人更愿意去掉三点水理解为“度”,如果你还接触过其它佛教经典,你一定还知道大乘的六度,”布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精进度、禅定度、般若度”等等,这些度也是“parami"这个词的音译。
度来度去的到底度什么?过河过什么河?释迦牟尼伟大的思想体系到底要解决什么根本问题?一言道之就是生死问题。
最近经常听到一句话“除了生死,其它都不是个事!”真是如此吗?仔细想想确实如此。生死事大谁都知道,可是在生和死之间是长长的生命之河,这条河要么湍急汹涌,要么曲折回转,要么风平浪静,要么戛然而止,在其间百转千回后地沉浮,哪一次不是挣扎?哪一件还是小事?本质是事事都烦,事事都苦。”其它都不是事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细观周围人,哪个不是连小事都难放下,何况生死?
释迦牟尼的体系就是过生死之河,过生命之河的体系,是指导人们“离苦得乐”得以最终“解脱放下“的方法论。在他看来掌握渡过生命之河的工具统称“般若”,也就是“智慧”。这种智慧是人对生命的独特理解,理解到位,智慧升起,生命这条河就好渡了。
也许你会说,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一生一死,时间并不长,及时行乐,追求更多、更高、更好理所当然、所谓“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死后人死如灯灭,眼睛一闭那还有什么苦乐?死了就上岸了,渡不渡的有啥意义?这样的认知对不对呢?其实这是不同成长环境和不同文化传统对生命的不同理解而导致的,没有对错,只是认知理解不同而已。
于晓非教授在解读《金刚经》时把人类文明体系对生命观的认知分为三大类
一世说生命观、二世说生命观、三世说生命观。
如果你认为我们的生命就是一辈子,只是从生到死这一段,生前无我,生后也无我,那么这一辈子过完,死了,生命的存在形态就彻底终结了,不管是肉体还是精神就全终结了,这就是一世说生命观,唯物主义者大多认同这样的观点,在中国18岁以上的成年人相信一世说生命观的人占到80%以上。
客观说持一世说生命观的人由于没有敬畏心,容易急功近利,今朝有酒今朝醉,我死后那管洪水滔天的认知就寄养在其中,道德感容易缺失,好在在中国,传统文化比如儒家思想、阴阳之说至今会影响大众,比如每年的清明扫墓祭拜、祠堂上香等等民俗表明我们也模糊地认同“阴间”“阳间”的生命观,我们会相信亲人死后会在阴间的某处继续生活,我们和他们的连接可以通过“香火”传递,死后要有颜面见祖宗、香火不能断、光宗耀祖、来世还要做夫妻等等价值观从另一个侧面表达这个民族对一世说生命观的认知并不坚决。
西方的基督教属于二世说生命观。在基督徒看来,人死不是生命的彻底终结,死亡是对肉体的抛弃,而精神也就是灵魂却没有消亡,要等待末日审判,只有通过了世界末日审判的人才能有机会重生,复活。这就是两世说。信上帝和耶稣、持戒律和忏悔今生罪孽是基督徒“信主得救”的唯一路径。做得好上天堂、做得不好下地狱。
持二世说生命观的人现世行为对谁负责?西方是对上帝负责,中国传统对祖宗负责!
那持一世说生命观的人的现世行为对谁负责?有人说是对自己负责。不对,一世说生命观的人对自己不太会负责,因为没有敬畏,比较容易打破规则契约道德束缚,最终负不起自己的责。
在释迦牟尼生活的印度,人们长久以来对生命的理解是:死亡不是生命的彻底终结,人死后还有一个神识存在,并会根据前世今生的业力通过投胎转化成另一个生命体又回到世界上来,只是这个世界不只是人赖以生存的物化世界-人道,也可能轮回到地狱、恶鬼、畜生三恶道,也可能轮回成天人和阿修罗,且“六道轮回”不是闭环,而是循环播放,作为一个人现世为人不知经历了多少次轮回,总之无休无止,六道皆有过经历。
准确说这不应该称之为三世说生命观,应该是N世什么观,但N世可以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维度来概括,那么佛经里时时涉及的前生、今生、来生字眼基本可以认定释迦牟尼为我们描绘的是一个三世说生命观。前生不可忆,来生轮回的生命状态好与坏取决于我们今生和无数前生的行为的善恶。
有趣的是,并不是说我们今生行善修行,诸恶不做,诸善奉行就能成就轮回到上三道,从此开始离苦得乐的幸福生活,就算功德圆满,在释迦牟尼的体系里,无始无终的轮回才是最该解脱远离的生命状态,超脱轮回之苦才是最佳生命转态。
死了再不轮回六道叫做“涅槃”,“涅槃”是释迦指引的最高修行境界。因他起源的佛教也可定义为引领人们走向涅槃的解决方案。死了不断轮回被比喻为此岸,当一个人经过某种修行,他能够涅槃了,死了不来了,这个涅槃的境界叫做彼岸。每一个凡夫都可以通过修行达到彼岸,也许在今生,也许在来世,到达彼岸的人可以成为菩萨和佛,他们涅槃了再来是乘愿再来,为度众生脱离轮回苦海。
不难发现,于教授划分的三种生命观于我们而言并不是什么新鲜的认知体系,只是如果要我们抉择其中一种,很多人会有困难,实用主义的我们会趋向于多重选择,在对个体有利的舒适状态下选择不同生命观为当下行为做备书。模糊的,混淆的、穿插式的生命观会把自我引到更为焦虑无序的生命状态。
于教授认为,有人经过认真思考,觉得无论如何都对三世轮回生命观升不起认同,那么对佛教升起信仰确实就没有了思想基础、但不是不可以学习佛教教法,从哲学层面是一种知识和文化。同时从教徒的角度,认同是信仰的基石。不认同就不是严格意义的佛教徒。
原来我自称佛教徒,如今看来我只是个佛学爱好者罢了。
不管怎样,近期开始读《金刚经》了,感觉读得很吃力,自我分析确实不是信心问题,而是过往对生命观在抉择上的模糊认知导致的,我想通过进一步学习研究,最终一定能明晰的。
三种生命观2019-7-19日学佛心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