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32)

作者: 天下学问夜航船 | 来源:发表于2017-08-30 08:36 被阅读0次

一个偶然的机会,三清遇见一本《金刚经》。

“如是我闻,”从第一句开始,就似曾相识,如遇故友。当读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她愣住了。顿感空空,找不到自己了。天地万物都没有了。

佛经里有大法,佛法中有大智慧。像当年出尘做道姑时一样,三清又毅然去做了尼姑。

她决然地离开白莲观,脱去道服。走了三天,来到金陵地界。在玄武湖畔的鹤鸣庵落发,皈依佛门。

一天,她一个人在观音堂打坐。

夜,已经很深了。颔胸提背,她尽量摆正身体。试着“不倒单”。已经是第四天,不躺下睡觉了。

太困了。她开始迷糊。慢慢进入了梦乡。

明亮的书斋一角,静静跪坐在蒲团之上。她正在读《金刚经》。读到“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突然,无我了。全空了。

她惊出一身汗。这时虚无中,飘来一位菩萨。她认识。是大护法韦陀菩萨。每次念完经,都可以在书的封底,看到菩萨的圣像。

好威风的大菩萨,飘飘而来。脚下踩着五色祥云。菩萨朗声说:“好好找。把我找出来。哈哈。我是谁?”菩萨用金色手指,在她脑门上,轻轻一弹。

她醒了。原来是一个梦。

“我是谁?”她全神贯注,搜寻答案。

抱定“我是谁?”一句话头。她拼命地参究起来。 不再说话,她开始禁语。向当家的师傅告了假,她上了鹤鸣庵的藏经阁。

让人抽去楼梯。她跪在尊者阿难圣像面前。“尊者在上,弟子释三清与大人约定。七日为期,不再下坐。效法禅门先贤大圣,放开生死,一心参究。定要找到本来的面目。找到归家之路。恭请欢喜佛为末学见证。”

“咚咚咚。”三个响头磕在地板上。蒲团上竖直脊梁,盘拢双腿。冥目,两手拇指相柱,结定印。

“我是谁?”

谁问的?嘴巴。谁让嘴巴问的?

是我。

谁是我?嘴巴不是我。嘴巴是两片肉。

是头。头是一堆骨头,一点脑浆,一点肌肉。外加一层肉皮,包裹起来。找不到我呀!

心,是我。

心在哪?胸口里跳动的是心脏。也是肉。里面还是没有我。

脚是我?手是我?身体任何一个部分是我?都不是。砍去那个部分,我还活着,我还在。还是找不到,谁是我?

……

蒲团上,三清苦苦的参禅。

汗出来了。越来越热,整个身体,像是坐在蒸笼里。衣衫浸湿了。额上,脸上,大汗淋漓。全身的皮肉,骨头,被滚滚而出的热流,蒸煮着。

这股热流,从虚无而来。浸透了双脚,又从两个脚心,一路上冲。仿若万千根细针,万千根小刺,穿肉而上。小腿,膝盖,大腿,小腹,后腰。又一齐扎向心脏。真正是万箭扎心。

“痛煞我也!”三清想大叫,发不出声。想下坐,腿动弹不得。想咬牙,嘴不听使唤。

她感觉自己就是一缕丝,一口气。

肉身完全不是自己。不对,准确的说,此时肉身,完全不听自己的。

忍耐!任命吧。就此死去,也不错。她不再与身对抗。放松,懈怠,听之,由之。

像刮过去一埸风暴。陡然间,风平浪静,就像什么都没发生。

她又试着抽腿,想下坐。依然动不了。无奈,又合上眼睛。

瞬时间,心口盘旋的热流,幻化成灿烂的光辉。好像有五六种颜色。一丛丛,一束束,向心口处汇聚。猛然间,这些散乱的光束,汇聚成圆圆的一柱。就像奔驰的火车。沿着背脊骨,向着头顶,轰轰撞击而上。

撞击三次,似乎撞进了虚空。整个柱状的光,突然一齐消失。又好像趴在了背脊骨周围。

热流,蒸腾没有了。剧烈跳动的心脏,平静下来。

以前,在《道藏》里,专门讲到,修行功夫到了,身上的气脉会发生变化。所谓三脉七轮,十二经脉,奇经八脉,都会被先天而来的“天元之气,”一齐冲开。

三清在禅坐中,慢慢地体会着。督脉似乎在白莲观,已然贯通。任脉,那冲顶而过的光焰,通过眉心,顺势而下,落于下丹田的时候,也该是畅通无阻了。

隐约中,她知道自己的功夫,并未究竟。佛法中的,“空去身心,化为一气,放大光明。”还没现前。

禅坐到第六天,子夜。

月亮的清辉,透过窗棂,洒落在欢喜佛的圣像上,也斜斜地洒落在三清的光头上。三清吉祥如意,端坐在蒲团之上。

突然,她感觉像是被雷击,浑身颤动。一股热流,从两个脚心,奋然而上。循着前面走过的路经,在很短的时间里,直冲头顶。

一柱粗大的光。大雨过后,碧空如洗时的清蓝颜色。从虚空中来,透过她的天灵盖,透过她的身躯,排空落下。

中脉通了,一片光明。像是站在了高山之巅,湛蓝湛蓝,空空如焉。

夜色中,玄武湖的蜿蜒小径,小径两傍婀娜的海棠花。还有树丛中,那几只飞上飞下忙碌不停的猫头鹰,看得清清楚楚。湖水中,杂草里游动的小鱼,也历历可数。

一个念头,白莲观里,那个和自己最相契的,师姐青尘如何呢?

刹那间,白莲观显现出来。熟悉的玉簪发髻,青布道袍。娇小盘坐的身体,三清殿里庄严的圣像。还有青尘师姐念诵《玉皇经》的悠扬曲调。顿然呈现。

哈哈,三清好开心啊!“中脉震开,我得天眼通了!”

正自得意忘形,东瞧西看,尽览江山时,“咚。”脑门上挨了一弹指。吓了一跳,她睁开眼睛。

“我当你是个人物,是个法器。”韦陀菩萨的金指点着她。“原来也是凡俗之辈。贪念境界,贪念俗物。”菩萨生气了。

“佛陀怎么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忘。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你与尊者的约期,尚有最后一天,你好自为之吧!”

金光一闪,菩萨不见了。一番教诲,惊出一身热汗。三清双手合拾,躬行三礼。

重新端容正身,抱定那个话头,“我是谁?”参。苦苦地参。大事不明,禅机不悟,就此坐死算了。大勇猛心激发出来了!

“我是谁?”

一句话头,一个扫把。把所有的杂念妄想,像灰尘一样,统统扫干净了。手没了,脚没了,身没了,头也没了。

“我是谁?”都空了。也没有空。本来就是如此。天上云,自在行。谁悲?谁喜?无悲。无喜。

第七天的拂晓。几只苍蝇,依然在向东的窗子上飞来飞去。它们变化各种姿势,迎着屋外的光亮,顽固的飞向透亮的窗户纸。又被透亮的窗户纸挡住了。

一次,又一次。好像有好几天了。

一只苍蝇,又一次被窗纸弹落下来。它绕着三清头顶,盘旋一圈。似乎准备再次飞向窗户时,忽然发现了楼梯口。它瞬间飞出了藏经阁。

愣愣的眼睛,泛起灵灵的神光。心机触发,三清豁然大悟。

“哈哈哈。”她大笑三声。从蒲团上一跃而起。开口诗成。

蝇爱寻光纸上钻,
不能透过几多难。
忽然撞见来时路,
始信凭生被眼瞒。

三清开悟了。豁然开朗。前来参访,拜师的络绎不绝。有人请教她,佛是什么?她指着园中的松果,回答:“园中松树子。”

又有人问她:“开悟了,就是成佛了。成佛如何?”

“不异旧时人,只异旧时行履处。依然穿衣吃饭,一闲人也。”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相关文章

  • 修道(32)

    一个偶然的机会,三清遇见一本《金刚经》。 “如是我闻,”从第一句开始,就似曾相识,如遇故友。当读到“凡所有相,皆是...

  • 【《微之赋》32韵(依平水韵)】

    【《微之赋》32韵(依平水韵)】 原创/简垃圾 及第无官喜杜诗, 会真修道半缘姿。 曾经沧海丛匆过, 除却巫山...

  • 奇男子姜子牙:天选之人与关东弃才

    没有失败的人生,只有不堪的往事。 一 昆仑山上,星空浩瀚,日来月往,年复一年。 32岁上山、修道四十年的姜子牙正面...

  • 道德经新解32章劝道

    道德经新解32章劝道 执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太。 大象:道的境界,即修道者所进入的真实不虚的灵明的境界。...

  • 修道

    放弃对儒家的执着吧,喝酒就喝酒不要计较什么瓶子来装了。 儒家心法也就修道的方法,那直接说修道就好了。不提沉重儒家的...

  • 修道

    1、手工:折纸、剪纸、纸模 2、数术:速算、逻辑、围棋 3、音乐:乐器、唱歌、吟诵 4、武术:太极、拳腿、剑棍 5...

  • 修道

    在道上越走越远,是否幸福感越来越高,离死亡更近一步,是否更加淡定,经历过生死考验,经历过轮回之苦,是否更加珍惜做人...

  • 修道

    要寻修道缘,需修性命先。体为性命始,定心犹在前。

  • 修道

    常年精力涣散 ,披头散发,不得视人,光在洞府之中修炼已有三千年余载,辟谷,不吃常人之食,不见寻常之人,不参忧天之事...

  • 修道

    为学日益为道损, 损之又损到无为, 五蕴皆空观自在, 度尽苦厄无不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修道(3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cno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