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若谷在奶奶家睡觉,临走的时候他抱着我亲了好几口。然后,转向奶奶的怀抱,跟我挥着手说:“开车走吧,拜拜。”从来没有因为跟妈妈分开而哭泣的孩子,每一次我们都好好说再见。
“分离焦虑”这个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这背后有一个普遍性的话题叫做“安全感”。我们经常说孩子的“安全感”,但所谓的“安全感”指的是什么呢?林文采博士在《心理营养》一书中,概括得非常好——“安全感”是指,孩子相信自己。他知道,自己在面对各种困难、问题时是安全的,可以从困难、安全中走过去。
除了心理营养中提到的父母关系、妈妈稳定的情绪可以给孩子安全感,在日常琐屑的生活中,培养孩子安全感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孩子在生活里,多为自己做主、做事情。比如他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自己收拾书包……任何孩子都可以做出选择,孩子可以做地,都让他充分动手尝试,每一个环节、每一次过程都能为他增加一分安全感。——林文采《心理营养》
所以,孩子能做、可以负责任的事情,要学会放手。即使过程缓慢、凌乱不堪、甚至是做错了,仍然要保持耐心、不计较结果地陪伴他,“从失败中学习”是我们可以给予孩子的信心和勇气。反而,如果父母总是过多保护孩子,这个不行那个不好,孩子缺乏应有的尝试,会让他越来越怀疑自己:“一旦妈妈不在身边,我是不是就不行了?”过度保护其实是在给孩子的安全感减分。
分离不焦虑当一个孩子具备了足够的安全感,他可以轻易接受妈妈只是暂时离开还会回来的事实。但这一句话也不是说,分离焦虑的孩子非得培养了一定的“安全感”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就事论事,如果妈妈转变沟通方式,孩子也可以被好好引导。
1.克服妈妈自身的焦虑
经常可以看到的是,妈妈站在门口跟孩子一边挥手亲亲一边心疼地说:“要乖乖在家哦,妈妈一会儿回来,宝贝再亲一个。”当妈妈不断对孩子表达自己的依恋或者担心,传达的信息就是“离开妈妈不行”。第一步,抛开“不能没有我”自恋,面对一些不可避免的分离,就坦然地接受,放心地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者其他人,他们也会把孩子照顾得很好。
有一个词叫做“情绪共生”,说的是亲子之间这种浑然一体的情绪链接,孩子会高度敏感地捕捉到妈妈的情绪(有些情绪甚至连妈妈都觉察不到)而自然处于一个同欢喜共悲伤的状态。所以很多时候,当妈妈看到孩子的一些急躁、愤怒和躁动的表现,可以先反思自己的心境,是不是也如此呢?
2.建立一套告别仪式
比如孩子上学,当妈妈把孩子送到学校门口,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说:“宝贝,妈妈就在这里跟你说再见,抱一下再亲一下,老师就带领你进教室。下午睡过午觉,和小朋友们玩完游戏,妈妈就站在这里接你回家。”说完这句话,等到跟孩子抱一下后再亲一下就挥挥手交给老师吧。
一套固定的告别仪式,是帮助孩子在即将迈入教室感到恐惧之前稳住情绪,一个熟悉的告别场景和妈妈温和而坚定的语气,其实是给了孩子迈向教室的巨大勇气。
“下午睡过午觉,和小朋友玩完游戏,妈妈就站在这里接你回家。”具体地交代见到妈妈之前的事情,而不是“放学了妈妈就来接你”,让孩子能够想象出来妈妈到来之前的活动场景,对于他们来说越具体越熟悉就越安全。
3.接受孩子的情绪
即使这样,依然有一些孩子内心非常抗拒分别,接受这就是你的孩子的事实,那些“笑着挥手说再见,转身就跑进教室”的都是别人家的。但这并不影响我爱自己的孩子,就像在孩子的心中妈妈就是全世界最爱的妈妈。
你只需要陪伴着孩子,告诉他:“你很害怕和难过,妈妈知道,妈妈陪着你。”接受孩子不想上学的糟糕情绪,陪着你把不好的情绪通通哭出体外,内心的力量也会逐渐增长。
终有一天孩子会长大,会自主吃饭、自主入睡、独立上学……做父母无须十全十美,但求尽心尽力,愿你有高质量的陪伴也有不焦虑的分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