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简书历史专题精选历史.地理.人文
我印象里的历史——第004话 诸卿乱晋(中)

我印象里的历史——第004话 诸卿乱晋(中)

作者: 琳琅岁月 | 来源:发表于2019-05-03 14:17 被阅读2次

    三、诸卿世家

    晋国将佐诸卿时代,从公元前633年晋文公作三军六卿起,算到公元前453年“晋阳之战”结束,前后共延续180年——“晋阳之战”后卿族制度形同虚设,姑且就不算了。在这180年间,历代卿族共有21人出任正卿(含军政合一前)。其中:赵氏3人;智氏3人;范氏3人;郤氏3人;韩氏2人;先氏2人;中行氏2人;魏氏1人;栾氏1人;狐氏1人。若论这180年间,各家族执政(含军政合一前)的时间则是:赵氏45年;智氏36年;韩氏34年;范氏17年;栾氏14年;先氏10年;中行氏9年;郤氏9年;魏氏5年;狐氏不足1年。

    同样在这180年间,各家族共有72人出任将佐诸卿。其中:赵氏10人;郤氏7人;范氏7人;韩氏7人;魏氏有7人;智氏6人;先氏6人;中行氏5人;栾氏5人;胥氏4人;狐氏3人;程氏2人;臾氏、箕氏和屠氏各1人。

    下面我们来逐个梳理一下这些晋国各主要异氏卿族的情况。

    1、郤氏。

    之所以先说郤氏,是因为郤氏家族拥有第一任中军将(元帅)的荣耀,有特殊的历史地位。

    郤氏,姬姓,出于晋国公族,因先祖有功被封在郤地,古人以封地为氏,故称郤氏。

    郤氏家族一直都很兴旺,在晋国拥有很大的势力。传至郤芮时,成为晋惠公的重臣。在晋文公刚刚得国后,郤芮曾举兵谋反,失败后被杀。晋文公不但没有追究郤氏家族的罪责,反而在建立三军六卿时,将第一任元帅之职授予郤芮的弟弟郤榖。郤氏家族中,未曾有人追随晋文公周游列国,又参与谋反,却能力压其他功臣、望族得此高位,可见郤氏家族的实力。后来郤芮的儿子郤缺,郤缺的儿子郤克,都曾出任正卿。

    郤氏家族十分兴盛,号称“四世八卿”。“下宫之难”时,郤氏与栾氏合力血洗赵氏宗族。到晋厉公时,郤氏“三卿五大夫”,可谓“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此时郤氏内外骄横,为国君和其他豪族所忌惮,终被栾书设计铲除。郤氏从此败落,退出了政治舞台。

    2、荀氏、中行氏、程氏、智氏

    把这几家放在一起来说,是因为中行氏、程氏、智氏分别是荀氏的分支。这是一个比郤氏更为繁盛的豪门望族。从前面列示的各家族出任正卿、将佐情况可以看到,荀氏大家族的力量要是合在一起,要远远超越其他任何家族。

    (1)荀氏

    荀氏出于周朝公族,姬姓,是周文王的后裔。因其先祖受封于原国,后人便以国为氏,称为原氏。

    荀氏始祖为原黯(字息),帮助晋武公实现“曲沃代翼”,出任大夫。武公灭荀国后,便将荀地赏赐给了原黯,原黯这一支以封地为氏,成为荀氏,原黯也被称为荀息。

    荀息是晋武公、献公时期的重臣,“假虞伐虢”的计谋便出自其手,献公晚年更是将其作为托孤之臣。荀氏也逐步开始发展为晋国最大的家族。

    荀息之子为荀逝敖,任晋国大夫。荀逝敖的长子为荀林父,因其曾出任中行将之职,后以官职为氏,这一支便称为中行氏,荀林父即为中行氏始祖。

    荀逝敖的次子为荀骓,位居晋国将佐诸卿之列,采食于程邑,后以采邑为氏,这一支称为程氏,荀骓即为程氏始祖。程氏后人只有荀骓的曾孙程郑进入将佐诸卿之列,程氏后来逐渐远离晋国政坛核心。

    荀逝敖的幼子为荀首,位居晋国将佐诸卿之列,食采于智邑,后以采邑为氏,这一支被称为智氏,荀首即为智氏的始祖。

    (2)中行氏

    中行氏以荀林父为始祖,也称中行林父,在晋景公时出任正卿,是“邲之战”时晋军的主帅。中行氏第三世宗主为中行偃,在晋悼公、平公时出任正卿,曾作为晋军主帅攻秦、伐齐。到了晋定公时,中行氏传至第五世中行寅。中行寅带领族人参与晋国六卿内乱,失败后逃往齐国,封地被他族瓜分。中行氏到此宗亡族散,传至西汉时绝嗣。

    (3)智氏

    智氏以荀首为始祖,也称智首。智氏在后续的发展中,逐步成为晋国实力最强的卿族。智首的儿子智罃,在晋悼公时出任正卿,协助悼公恢复晋国的霸业。第五世智跞,在晋定公时出任正卿,在晋国六卿内乱中,率领智氏与赵、魏、韩四家,共同消灭了范氏、中行氏以及邯郸赵氏,废六卿为四卿。智氏第七世智瑶,在晋定公、出公时任正卿,此时智氏的势力达到了顶峰。然而在“晋阳之战”中,智瑶领导下的智氏,被赵、韩、魏三家联合攻灭,其领地被瓜分,智氏至此败亡,智瑶也成为180年晋国将佐诸卿时代最后的正卿。

    3、狐氏

    狐氏,姬姓,为晋国公族。先祖原为晋国开国国君唐叔虞的后人,后因沦落而依附于白狄族,因其被分封在狐氏大戎,故以地名为姓氏,称狐氏。传至狐突一代时,出仕曲沃晋武公,后成为晋国大夫,其女嫁于晋献公,并生晋文公重耳。

    狐突长子狐毛、次子狐偃、狐偃之子狐射姑,早年共同追随晋文公周游列国,后成为其重臣,全部位居晋国将佐诸卿之列。狐偃还被任命为执政大夫,执掌朝政。狐射姑(字季)后来被封在贾地,后人以封地为氏,别为贾氏,狐射姑成为贾氏始祖,也称贾季。

    狐射姑在晋襄公时曾短暂的出任正卿,他曾评价赵氏父子:“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狐射姑后因与赵盾争权,失败后被迫出逃并死于外国,狐氏从此逐渐没落。

    4、先氏

    先氏,姬姓,出于晋国宗室分支。先氏辉煌的开创者是先轸。先轸早年追随晋文公周游列国,归国后成为文公身边重要的将领,出任第二任中军将(元帅),是“城濮之战”、“崤之战”的主帅,为晋国称霸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先轸死后,晋襄公为表其功绩,令其子先且居接任中军将(元帅)之职。然而先氏内部经常不和,影响了发展。在传至先榖时,又企图勾结犬戎作乱,失败后被晋景公诛杀、灭族,先氏从此败落。

    5、范氏

    范氏,祁姓,其先祖隰叔来到晋国后出任士师之职,故以官为氏,称士氏。士氏也发展成晋国的豪门望族。隰叔之子士蒍做为晋献公的重要谋臣,建议了晋献公屠杀宗族。

    士蒍的孙子士会曾流亡秦国,因其有才华又被迎回晋国,在晋景公时出任正卿。晋君将范地封给士会,后以封地为氏,这一支改称范氏。士会的孙子士匄,在晋平公时出任正卿,他主导诛除了栾氏。士匄之子士鞅,在晋定公时出任正卿。

    士鞅之子士吉射,带领范氏参与晋国六卿内乱,失败后逃往齐国,封地被瓜分,范氏从此没落。但士会的儿子中有一个叫士雃,他这一支发展成刘氏,成为汉高祖刘邦的祖先。

    6、赵氏

    赵氏的情况,请见《我印象中的历史——第001回“赵氏孤儿”的故事(上)》、《我印象中的历史——第002回“赵氏孤儿”的故事(下)》中的介绍。

    7、栾氏

    栾氏,姬姓,出于晋国公族,因封地在栾邑,后以封地为氏,成为栾氏。

    栾氏的栾书,在晋景公、厉公时出任正卿。他在任时,对外率领晋军屡次击败楚国,是“鄢陵之战”的主帅。对内,利用“庄姬之乱”与郤氏共同屠杀赵氏宗族;后来又设计诛杀“三郤”,使得郤氏败亡。栾书还导演了弑杀晋厉公,但在拥立晋悼公后不久便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外。

    传至栾盈时,因与他族不和,而遭到构陷。为了翻身,栾盈率领族人谋反,被别族联手击败,栾盈被杀,栾氏也就此没落。

    8、胥氏

    胥氏,姬姓,出于晋国公族,是晋国宗室的一个分支。胥氏的胥臣曾经追随晋文公周游列国,后来成为文公称霸诸侯时的重要臣属,胥氏由此位列将佐诸卿之列。

    传至胥童时,成为晋厉公的宠臣。由于胥氏此前遭到郤氏的打压,胥童因此怀恨,协助厉公诛杀郤氏(实际是被栾书设计的)。后来在栾书弑杀厉公时,胥童也被杀,胥氏从此败落。

    9、韩氏

    韩氏,姬姓,出于晋国公族,因其先祖被封于韩原,故以地名为氏,称韩氏。

    韩氏从韩厥一代才崛起,跻身于将佐诸卿之列。韩厥早年受赵衰的抚养,因此韩氏与赵氏关系密切。“下宫之难”后,韩厥帮助赵武重获封地。到晋悼公时,韩厥出任正卿。

    韩厥之子韩起,在晋平公、昭公、顷公时出任正卿。他执政时,壮大了韩氏的根基,巩固了与赵氏的关系。

    传至韩虎时,韩氏与赵氏、魏氏联手,在“晋阳之战”中击败智氏,其后代建立了战国七雄中的韩国。

    10、魏氏

    魏氏,姬姓,出于周公族。先祖为周文王姬昌的第十五子,因功被周武王封为毕国。后来毕国灭亡,族人流散,传至毕万时出仕晋献公,因功被封在魏地,毕万这一支便以封地为氏,称魏氏。

    传至魏犨时,曾追随晋文公周游列国,是晋文公时期著名武将。但魏氏发展缓慢,迟至魏犨的孙辈时,才进入将佐诸卿之列。

    魏犨的曾孙魏舒,在晋顷公、定公时成为正卿。魏舒的曾孙魏驹,与赵氏、韩氏联手,在“晋阳之战”中击败智氏。其后代瓜分晋国,建立了战国七雄中的魏国。

    11、臾氏、箕氏、屠氏

    这三家,相对前面各家,在晋国卿族历史中,皆属于昙花一现的家族。

    臾氏,臾骈在赵盾执政时,曾为上军佐。

    箕氏,箕郑父在晋文公设新军时,进入将佐诸卿之列,后因作乱被杀。

    屠氏,屠击曾为右军将。“赵氏孤儿”中的屠岸贾,便是屠氏族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印象里的历史——第004话 诸卿乱晋(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eib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