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日志(第二天)

作者: 枝杈努力伸向天空 | 来源:发表于2019-07-10 07:09 被阅读268次

一、故宫

赶上下雨,灰蒙蒙的天,同时是旅游旺季,满是人啊

我猜想一定是因为前些天期末考试复习时背园林建筑设计的描述题着了魔,结果今天游故宫时,经常是走着走着就脑海中自动弹出文字。

比如,到了太和殿,这个时候弹出的文字是:故宫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其中外朝包括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再比如,当我们聘请的导游让我们猜故宫一共有多少间房间时,只见16级的我们异口同声,还拉了个长音——8704间。然后让17级的学弟学妹哑口无言,导游一脸惊讶。

在十多天以前,大家还在复习期末考试中度过,园林建筑设计简直就是“噩梦”,噩梦的不是题多,而是长,其中之一就是描述题。大家叫苦不迭,称没法背,但是我却有些“幸灾乐祸”,大概是我的讲解员经历让我对于这种类似于讲解词的东西还很有好感,常常是在图书馆环廊背着背着,假装左边有参观者,我以讲解员的身份给他们介绍这一处处名胜古迹,不失为一乐事了。

见习日志(第二天)

曾在高考结束后去过沈阳故宫,不是很大,两个多小时就走完了,远没有紫禁城这般气势磅礴,尽显皇家威严。听人们说,紫禁城是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对市民开放,当时的市民当知道皇家宫殿紫禁城,那个可能一辈子都去不了的地方突然变成了人人可以买票参观的游览场所都兴奋不已,不少人都亲自坐上龙椅当一回“皇帝”。直到今天,当故宫博物院敞开胸怀迎接万邦时,当年的威严不再,只有那残破不全的马可波罗眼中的“金砖”铺地的地砖和梁架上的褪色的手绘彩画在隐约诉说着昔日的辉煌。

石鼓馆中入口墙壁

导游说,今天大家想做大臣的做大臣,想做皇帝的做皇帝,想做皇后的做皇后,什么意思呢?就是从午门下哪个门走进去的问题。皇帝当然是要走正门的,旁边同学都说要做皇帝,想从中间的门进,来问我的想法,我说都可以。其实心里想的是我哪个也不想做,只想做我自己,虽说只是几个门而已,但是还是有所顾忌,普通人大多都是通过这种形式上的“高贵”来寻求精神上的“安慰”罢了。

午门

事实上,我对历史文化古迹始终有一种历史的敬畏感,它此刻代表的不只是建筑,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当我走进故宫,不知道在穿过中间那个门的时候,为什么会紧张,想象着在这六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曾有多少风流人物,千古帝王从此门穿过,而还有多少饱学之士只能走侧门进入,而我穿越历史,竟斗胆从此门过,未免心虚。

竭尽全力的不拍人

上学期选了一门课叫《走进故宫》,假期看了一档综艺叫《上新了故宫》,我又看了一本书叫《大故宫》,期末选修结课论文又写了故宫,这学期期末又背题描述故宫,好像故宫在我的生活中成了必不可少的影子,不管怎样摆脱都挥之不去,因此在自主参观时,几个同学一起去了很多曾出现在书中,电视中的地方,用足迹丈量土地,寻找那些存在于记忆中的地方,好似那种愿望一个个实现的过程,刺激又兴奋。

七八月份正是旅游旺季,所以整个参观也大部分都以看人为主,建筑为辅,就连给建筑拍个照,都要手举的老高,踮起脚尖,才能勉强不让游人入镜,单单是拍照,规避游人就能累个半死。不得不坐在长椅上好几次,歇了一会儿再继续走。

两个多小时的自由参观时间好像眨眼的功夫就到了,正准备恋恋不舍到神武门去集合,结果突然看到班级群里消息说,今天行程结束,大家再自由参观没参观完的地方吧,或者是自行去北海公园也行。

于是,我们商量了一下,去御花园转一圈后就从东华门出去,然后趁着时间还早,去恭王府,没想到弄错了方向,从东华门出去反而越来越远,后来打车去了目的地。


二、恭王府

对于恭王府,我只知道是乾隆宠臣和珅的府邸,对于后来又做过谁的宅子,还并不清楚,但是即便是只有和珅一个人,他的大名就足够让整个恭王府吸引游人络绎不绝了。

恭王府

大家本来想着,故宫人多,终于出来了,去个稍小的景点好好看看,可刚一踏进王府大门,我们惊呆了,光是旅游团就20个,放眼望去,满是挥舞的导游的旗子,而且入口还在不停的进人,让入口处的一个不大的空间挤得哪哪都是人。

恭王府的历史进程

我们把学生证和身份证给了小徐,他自己一人去买票,接着通过安检口进入,规模不大,却是AAAAA级景区,当我们后来从里面出来以后,发现确实值得。

死水变“活水”

整个恭王府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它的别具匠心、构思巧妙。听旁边的导游给旅游团讲解的时候说:和珅说了,皇帝有的东西他有,皇帝没有的东西他也要有,所以恭王府也被老百姓称为“小故宫”。

冰裂纹的窗,形成透景

它将小空间充分的利用起来,颇有些江南园林意味,同时不失皇家风范,后花园更是比故宫的御花园要精致得多,筑山叠石理水样样俱全,各个庭院四通八达,出入口更是多得让人分不清东南西北,常常是在院子里时还清楚的知道一会儿该走什么方向,但是进了展馆再出来,一定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甚至一度怀疑自己的方向感。

园内景石

“曲径通幽”——去探幽寻胜、“听雨轩”——听雨打芭蕉等等,各处景点的命名上也具有浓厚的江南园林色彩,小巧玲珑,以小空间求变化,真正是步移景异了,由此可想道,生活在这里的人是何等的幸福!

曲径通幽——去探幽寻胜

相关文章

  • 见习日志(第二天)

    一、故宫 我猜想一定是因为前些天期末考试复习时背园林建筑设计的描述题着了魔,结果今天游故宫时,经常是走着走着就脑海...

  • 见习日志

    见习结束。 怀着一腔要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一周青春的热血开始,再带着惊讶,满足与思考离开。 教育是一个神圣的词语,为...

  • 〖见习日志〗170306

    今天去见习。眼科。 开始遵循常例去了住院区。发现眼科要在门诊见习。又跑来门诊这边。 老师是我们的任课老师,另外的老...

  • 〖见习日志〗170308

    今天见习。产科。 1 又是例行去了病房。不过有了其他同学的经验,提前得知我们要分头行动。果不其然,有的去了手术室,...

  • 报社见习日志——命令

    报纸的版面有限,加之内容有政治性,故不能什么都刊登。 每天编辑们要编辑的稿件,是由主任或更上级的领导所分发的。有时...

  • 报社见习日志——奔忙

    这两天我都在参与时政部记者的工作,而同事们也把我们两个见习生当作可用的记者。所以,我们都奔波忙碌起来了。 昨天上午...

  • 报社见习日志——换岗

    今天是我们五个见习生转换岗位的日子。昨天晚上,我们被胡主任叫去他办公室。起先,他向我们逐个提问,问题是:总结在总编...

  • 报社见习日志——副总

    “副总”,在这里是“副总编”的简称。因为这位姓肖的副总最近一直来总编室工作,所以,我接触到了他。 副总的工作一般比...

  • 报社见习日志——请假

    昨晚的夜班,有两个见习生请假了。一位是上班前,便给值班主任打过了电话;另一位,则是来了以后,临时走的,没来得及和主...

  • 报社见习日志——轮休

    昨晚的夜班只来了我和另一个姑娘两名见习生。其他三个人和我们约定了轮休,他们上次日周六的夜班。 在昨晚的夜班里,我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见习日志(第二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eoq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