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帝欲申宪,乳母求救东方朔。朔曰:“此非唇舌所争,尔必望济者,将去时,但当屡顾帝,慎勿言!此或可万一冀耳。”乳母既至,朔亦侍侧,因谓曰:“汝痴耳!帝岂复忆汝乳哺时恩邪!”帝虽才雄心忍,亦深有情恋,乃凄然愍之,即敕免罪。
汉武帝的奶娘在外面犯事儿了,武帝要把她绳之以法,奶娘去找东方朔求救。东方朔说道:“这不是说两句话能挽回的。你一定让我帮你的话,我教你个法子。你在皇帝面前被拉下去的时候,多回几次头看他,但是千万别说话,可能还有一线希望被赦免。”
奶娘被押到武帝面前,东方朔正好在旁随侍,奶娘被定罪拉下去时,果然频频回头看着武帝,但是一句话都没说。东方朔故意呵斥她:“你傻了吗?皇上怎么会记得你喂他奶时的恩情?”
汉武帝虽然雄才大略,心智坚韧,却也很重感情,被勾起恻隐怜悯之心,于是赦免了奶娘。
我读完第一反应就是杠一下:怎么会把这个故事选入《规箴》篇呢?规是规劝,箴是告诫,都是劝人往正确的方向走,而这个故事却正好相反,奶娘也不知道犯了什么事,估计问题不小,如果是小事,也闹不到皇帝面前。汉武帝本来是要依法办事,可东方朔这么一给支招,奶娘居然就被无罪释放了,这不是干涉司法公正吗?还值得被赞美?
我挺不喜欢这个故事,嫌它抹黑了东方朔在我心目中的光辉形象,于是想查查看,补充一下背景知识。查来找去,发现它还有另一个版本。
《史记.滑稽列传》里记载了同一则故事,但更详尽,如果太长不想看,就直接拉到下面看总结版吧~
武帝时有所幸倡郭舍人者,发言陈辞虽不合大道,然令人主和说。武帝少时,东武侯母常养帝,帝壮时,号之曰“大乳母”。率一月再朝。朝奏入,有诏使幸臣马游卿以帛五十匹赐乳母,又奉饮精飧养乳母。乳母上书曰:“某所有公田,原得假倩之。”帝曰:“乳母欲得之乎?”以赐乳母。乳母所言,未尝不听。有诏得令乳母乘车行驰道中。当此之时,公卿大臣皆敬重乳母。乳母家子孙奴从者横暴长安中,当道掣顿人车马,夺人衣服。闻於中,不忍致之法。有司请徙乳母家室,处之於边。奏可。乳母当入至前,面见辞。乳母先见郭舍人,为下泣。舍人曰:“即入见辞去,疾步数还顾。”乳母如其言,谢去,疾步数还顾。郭舍人疾言骂之曰:“咄!老女子!何不疾行!陛下已壮矣,宁尚须汝乳而活邪?尚何还顾!”於是人主怜焉悲之,乃下诏止无徙乳母,罚谪谮之者。
汉武帝奶娘很得皇帝敬重,她家人倚仗她,在长安气焰嚣张,横行霸道的名声都传到宫里了。武帝不忍心从重惩罚奶娘,但是执法部门坚持,要流放奶娘一家。奶娘先去找了武帝宠信的脱口秀演员郭舍人,注意,敲黑板划重点,是郭舍人,不是东方朔!郭舍人出了一样的主意,奶娘频频回头时,他骂道:“老婆子,快走!难道皇上还要靠吃你的奶活着吗?还看什么看!”于是武帝怜悯奶娘,她得以免于流放。
这两则记载对比一下,《史记》中的故事放出了前情提要,就显得合情合理多了:
首先,汉武帝很敬重奶娘,本来就不想惩罚她,所以皇帝的近臣揣摩他的心意,才敢于替奶娘出谋划策。
其次,家人犯法,奶娘最多是管束不力,她本人恶行不彰,又那么大年纪了,从今天的价值观出发,值得同情一下。
最后,太史公文笔真好啊~此处拉踩《世说》作者,好好的一个故事,写得不清不楚,还张冠李戴,把郭舍人写成东方朔,难道是为了蹭相声祖师爷的热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