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生命中的贵人。父母、师长、爱人、朋友……我的贵人有许多,王臻惠老师是其中一个。王老师为我打开“感觉统合”这扇门,让我对生命、对自己、对他人有了更深的了解和理解。
2015年9月,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走进了王臻惠老师的课堂。
当我听到王老师提到“身体发展不足注定未来辛苦”时,我一下子就心疼起我的女儿来;当王老师看到我女儿所呈现出的感统状态时说‘这孩子,你带得很辛苦’时,我的眼泪差点就掉下来,有一种‘我的辛苦终于被看到’的释怀;当我反复地阅读王老师的作品《有能力的爱》时,我对我女儿成长过程中所有的疑惑几乎有了“合理”的答案。
我女儿小时候非常活泼可爱,一睁开眼睛,长长的睫毛就贴在上眼皮上,像个洋娃娃,人见人爱,部队大院里的小孩和战士们都喜欢抱她来玩,谁抱她,她都笑。2岁半开始自己独立去串门,吃百家饭;4岁第一次出远门去旅游,她一点都不害怕,到处乱跑;每次逛超市,一眨眼我就不见她的踪影;上小学了,扣纽扣还很笨拙(直到现在,十个手指还是无法伸直平整地帖在平面上);打针不大哭、摔跤不觉得疼;不停地走动、玩弄手上的物品或搬动玩具或家具。我女儿的这些表现提示她有明显的触觉不足(触觉迟钝),而我因为缺乏感觉统合理念而浑然不知。
女儿的触觉迟钝让她对自身的感觉很不足,即使很累了也觉察不到。一次,孩子在游泳,旁边一位不相识的家长跟我说:“你孩子像一头牛一样,游了那么久都不累。”我还开心地说:“是的,她就是属牛的。”女儿小时参加舞蹈技巧班,每次都上2个半小时,强度很大,但女儿没有一次叫过累。
女儿在上小学后,静态活动增加,触觉和前庭觉弥补的机会大大减少,神经网络连结不足,信息传递的通路不够, 能量和养份运输受阻,再加上女儿自出生开始睡眠质量就很差,夜间身体造血不足,上课时需要用强大的意志力来控制自己的弥补行为以保持专注听课,加上女儿做事时持续投入精力而不懂得休息,能量消耗倍增。在能量和养份供不应求,渐显不足之后,女儿的感觉统合状态不但得不到良好地发展, 反而还呈现退化现象,注意力难集中,经常整个身体很笨拙地摔在地上。白天上学,靠意志力来控制自己的身体,到晚上做课外作业时已经是精疲力竭,一小时无法完成一道作业题。成绩退步,老师批评甚至惩罚,一贯表现好的女儿无法接受这样的自己,自我否定,情绪波动,由迟钝变敏感,不愿与同伴玩,失去了以往的天真活泼与自信。
尽管我后来也走上心理学助人自助的道路,尽管我女儿也非常努力的自救,但总不得法,女儿的身体状况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
女儿的感统失调状态严重影响了她的健康、性格、学业和生命的发展,尽管她有远大的理想,尽管她拥有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尽管她有一颗爱人之心,但感统失调的身体却老是羁绊着她。不断地尝试,不断地努力,也不断地受打击,挫败感也越来越严重,最终启动生命的自我保护机制,要么战斗,要么逃跑——今年,女儿被国外一所名校录取,但她却毅然选择放弃,“逃”回家里。
我庆幸遇到王臻惠老师和正确的感统理念,要不,我很难理解和接受女儿的选择。
当我看到女儿在整个感统测评中所呈现出的身心状态时,我除了心疼她就是心疼她。身体无法承担,心理就无法承担。我知道女儿已经尽力了,已经做到最好了。
王臻惠老师说:“一个因为感统失调而无法正常发挥身体智能的孩子, 在青少年之后, 如果没有「贵人」令其明白身心状况形成的原因, 并疏导其因长期积压的挫败和不平心理, 或者自己藉由足够的语文能力, 阅读相关书籍来「自我教育、自我松绑」, 那么, 长大成人之后, 常常容易自造「地狱」, 陷自身于苦海之中而无法自拔。”
王臻惠老师是我和女儿生命中的贵人。王老师的感觉统合理论让我和女儿了解了自己也了解了彼此,心里上的束缚得以解开,重新获得了前进的力量。
女儿目前也正走在“自我教育、自我松绑”的成长大道上,我相信她会越来越好。已是成年的女儿错过了最佳的感觉统合训练时机,某些心理和行为已形成定势,女儿的自我教育、自我松绑的道路将是曲折的,艰难的,但方向方法正确了,努力就一定有希望,我们坚信!
19年来,女儿辛苦,我不轻松,家人也不容易。陪伴女儿的历程,让我特别能理解有同样经历的孩子与家长,因此,我特别愿意成长,不断提升专业技能,传播正确的感统理念,去帮助更多的家长和孩子。
感觉统合是一切能力的基础,感觉统合发展的结果直接影响到人的智力发展、健康发展、性格发展,最终影响到我们一生的命运。帮助孩子进行感觉统合训练,是送给孩子一生最宝贵的生命礼物。
0-6岁是感觉统合发展的最佳优势期,7-12岁是最关键的调整期,最佳的感统训练是在12岁前。如果家长能理解感觉统合、应用感觉统合,在孩子0-12岁之间不间断地给足孩子感觉统合训练的环境与机会,那么,孩子的身心智能就会得到良好的发展,个个长成健康、快乐、自信又高能的人才。
最新脑科学研究,大脑的可塑性一辈子都存在。所以,成人也可以利用感觉统合训练来改善自身的感觉统合状态,弥补过去家庭教育不足所造成的能力或心理缺失,让自己也健康快乐自信起来,然后成为孩子优良的教育环境因素。
目前,经过我测评的孩子已经有上百个。我观察和了解到,绝大多数感统失调较明显的孩子,其家长也存在较明显的感统失调,感统失调较明显的家长无法帮助孩子高质量地完成孩子的训练任务,这类家长普遍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想要真正帮到孩子,家长首先要自己动起来,把感统训练当成一种运动习惯,全家人一起陪着孩子把感觉统合训练“玩”起来。帮助孩子把身体这个学习工具、一切能力的根打造好,让他(她)在成长过程中,能客观、理智、轻松、愉快地面对一切人事物,创造出自己轻松、美好、能够体现出个人价值的愉快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