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

作者: 慕宵羽 | 来源:发表于2020-02-09 12:08 被阅读0次

1.当孩子对爱的需要未被满足,便一定会感到委屈。

2.委屈在肚子里转来转去,总想找到一个出口。

3.如果他可以通过表达攻击性来找到出口释放委屈,他会很幸运。他可能不会一致性表达,但他可以通过大哭和愤怒来表达。

4.很遗憾,他的养育者(父母)无法承接孩子的这份攻击性。当孩子想要表达的时候,他们给了孩子更大的惩罚和恐吓,通过剥夺归属感去威胁孩子。再哭,不要你了。

5.孩子为了生存,必须确保归属于父母。所以必须妥协。所以,他采用了两种防御机制:压抑和讨好。压抑自己的攻击性,隔离自己的真情实感。做一个虚假的自己,表现出大人喜欢的样子,迎合和讨好大人。因为孩子懂得,自己的归属,基于父母的开心。

6.攻击性被压抑,会造成一个结果:对外的攻击开始转向自身。自我攻击的结果是抑郁,自卑,羞耻,无价值感,疾病……

7.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被压抑的情绪,比如那些愤怒和仇恨会凭空消失吗?不会的。能量只可以转化,但不会消失。

若干年后孩子长大了,他说:我受够了!我不要再忍耐,不要做这样窝囊的自己!我要忠诚于自己的心。所以,我要把我压抑已久的愤怒都还给他们。

8.孩子砍柴二十年,打来的柴现如今堆积如山。对父母的愤怒情绪正如被燃烧的这些木柴,这场大火注定要燃烧很久很久。

对父母的愤怒哪一天才能结束呢?要等到木柴全部化为灰烬。

9.用木柴和火来形容人的情绪能量的物理转化,是一种象征和比喻。但对人来说,这样的比喻存在片面性:木柴终有燃尽的时候,但人心对愤怒的表达,却可能没有尽头。

因为人可以每天都活在过去受伤害的古老记忆中,每天去重复这个旧的画面,每次重复这个画面的时候,自己必然要作为受害者的身份去才能匹配这样的画面。为此,只要对这个古老记忆的执着不被打破和放下,木柴就会永远燃烧下去,没有终结的一天。

天堂和地狱,只在一念之间。是否选择继续做受害者,决定着自己的去处。当自己继续抱怨和指责父母的时候,攻击是一把双刃剑,不仅伤害对方,同时也伤害了自己。

为此,地狱之门永远为选择做受害者的人敞开。

10.难道说这几十年来积攒的木柴可以通过一个念头就凭空消失掉吗?我理解了父母的难处,接受了父母的局限性,相信了父母如果有能力的话他们一定会好好爱我……我的这如山的木柴就一笔勾销了吗?认知的改变,是全部吗?

11.认知和观念的转变只是带来一个方向:不再做受害者,而是承担自己的命运的事实。继而发展自己的独立性,去积极地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最终走向天堂之路。

这是一种成熟的选择,选择了与命运和解。不去向前面这座山进行对抗,不去幻想要是没有这座山挡着我就好了。

很棒。

12.木柴不会凭空消失,它需要通过燃烧来化为灰烬最终消失。但燃烧的方式是可以选择的。破坏性的燃烧方式是愤怒地表达,建设性的燃烧方式是平静地表达愤怒。

用一致性沟通的方法去消化这一大堆的木柴吧。比如带一捆木柴坐在父母的坟前慢慢燃烧:爸妈,我小时候渴望你们多给我一点关注和重视,可是你们从来不看我,为此,我好难过啊!呜呜呜……

13.如果很幸运父母还在世,那就不是一个人自言自语了。说不定父母可以和自己一起去燃烧这堆木柴。父母说:是啊,那时候真是委屈你了,我的孩子!

14.遗憾的是父母很难和自己一起温柔地去做这件事。人与人之间遵循一个法则:只有能量高的人去理解能降低的人,而反过来让能降低的人去理解能量高的人,是做不到的,也是不科学的,不符合规律的。就像一个人抓着自己的头发想要拔地而起一样的不科学。

往往我们的父母能量是相对很低的,否则他们也不会在我们小时候那么缺少对我们的爱。

他们的人格早已经形成并稳定,他们没有通过心理学做自我探索来升华自己的人格,所以基本上他们三十年前是什么样子,三十年后仍然是那个样子。

而且,从需求层次上看,他们那个年代的背景告诉我们,他们先满足吃饱饭这个低级需求再说吧,人格成长?扯。

现在我们这代人不发愁温饱问题,我们才可能转而考虑上面这一层的需要——心理成长。

如果我们和自己的父母调换一下位置。我们未必比他们做的更好,相信吗?

15.他们的能量低,这是一个事实。他们也不太可能提高他们的能量了,这也是个事实。对于这个事实,我们如何面对呢?

接受。

然后就是应对策略了,我们如何与能量低的人相处呢?

原则上我们最好远离能量低的人,因为他们会消耗我们的能量,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是感到不舒服。

但对于我们的父母,我们却不得不面对。因为这样的血缘关系是总要相处的,我们不可能假装不认识他们。更重要的是我们内化了现实中的父母,成为了内在的父母。我们甚至可能在现实中跑到另外一个地方生活去远离父母,但我们永远无法消除掉被我们内化了的内在父母。

内在父母与内在小孩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我们自己与自己的关系,也就是两个重要的子人格之间的关系。对于这么重要的关系,我们注定是逃不掉的。

你能逃避自己一辈子吗?那么你将会噩梦不断,痛苦一生。

16.我提升自己的能量状态,可以通过好好爱自己来实现。

只有当我能量高了,我就可以消化父母的低能量。然后去理解他们,接受他们,安慰他们,哄他们,感谢他们,照顾他们……

否则,我做不到与他们和解。

为此,我自身能量的提升,是与父母和解的必要条件。

孩子和成年人之间,谁的能量高呢?当然是成年人。

所以,提高能量可以让我们成为有担当有力量的成年人。反过来,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又可以去好好承担和解的责任。

为此,选择自我成长,提升我们的能量,会带来一个良性循环的结果。

反之,选择做受害者,会让我们的能量越来越低,越来越孩子气,越来越抱怨,越来越无力承担,生活越来越糟糕……这是一个封闭的恶性循环之路。

17.选择心理学的帮助吧,因为它可以协助你走出迷惘走向光明。但这需要你的造化,需要你有这个福报。这种选择,注定是少有人走的路。

因为做一个受害者是很舒服的,很轻松的,即便结果是痛苦的。

但做一个敢于担当的人。是不轻松的不舒服的,但结果是幸福的光明的。

人生的成功和意义,就取决于这两种选择,你要选择什么呢?只有你来做主。

能主导你未来的,只有你自己。

我是宵羽,我爱你们,祝福所有人!

相关文章

  • 选择!选择!选择!

    前段时间接了个甲方爸爸的项目咨询,项目组几天半夜策划方案,写PPT做预算,一阵忙活!今天跟踪访问询问项目进...

  • 选择,选择,选择!

    白天隐藏在入夜的灯,风躺进熟睡人的呼吸,芦苇是地底的云,你推窗望过来,瞳孔是距我最近的星。 你所选择什么?你自身就...

  • 选择?选择

    虽说迄今为止的路都是自己选择的。 但对方抛出的选项,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消磨了你所有的注意力。 这就是城堡式的悲剧...

  • 选择 为了选择而选择

    第一部分 首先,第一部分,人类为什么天生就偏爱选择?前面说过,这是进化塑造的结果。要想理解这个观点,我们得先理解,...

  • 选择即是选择

    清晨微雨,骑着小电电马上要拐入单位路口,却被对面突然逆行疾驰而来的电动车撞倒,右腿应该是蹭破了,...

  • 选择,怎么选择

    选择,舍其一择其一。心中无答案,自然会参考他人的建议,参考的人多了,听得理由多了,竟然会觉得每个人都是对的,...

  • 选择 or 替选择

    春天已经走过了它的美好时代,说了很久的春季旅行也因为种种变化不了了之,也就再推说下一次。和朋友约定了要见面聊聊,也...

  • 选择or被选择

    又到周末,列好清单去超市购物,恰逢店庆搞活动,价格比平常便宜很多,而且买够258元还赠158元的购物券(下次购物可...

  • 选择,被选择。

    当你爱一个人时,他可以选择爱你,也可以选择不爱你。 当一个人爱你时,你可以选择爱他,当然也可以选择不爱他。 选择与...

  • 选择只是选择

    刚刚看微信文章,看到一个熟悉的公众号,叫“聚焦”的摄影工作室。 想起毕业那年,在新浪实习却没能留下来工作,于是出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选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hmg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