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第一个:
80年代,天津商界有个传奇人物,高文光,他开了一家经营五金机电的小公司,凭着“一盒螺丝钉也要送货上门”的精神,慢慢越做越大。1997年营业额突破亿元。
他公司的客户基本都是批发商,慢慢被养懒了,当员工送货上门时,还要帮他们把货摆上货架,甚至直接让员工把货送给用户,也就是说,这些批发商根本不用做什么,直接赚取差价。公司的员工对此很有意见,但高文光却说:“客户越懒,咱们越有饭吃。”
有一次,一个员工又被批发商指派直接给用户送货,他计上心来,拿出名片给客户说,要不以后你直接从我这儿进货吧,省去批发商的环节,价格肯定更便宜,对方一听很高兴,两人一拍即合。
员工兴高采烈的把这件事报告了高文光,可万万没想到得到的不是表扬,却是一顿臭骂,还明确说以后谁也不许做这种事!
大家非常不理解,高文光说:“如果天下的钱都让你赚走了,别人都没钱了,你还赚谁的钱?”
不吃全鱼,仅仅是因为不想吃么?
再说第二个:
是有关李嘉诚先生的一个传说
有一次,有人问李泽楷,他父亲教了他一些怎样成功赚钱的秘诀。李泽楷说赚钱的方法他父亲什么也没有教,只教了他做人处世的道理。李嘉诚这样跟李泽楷说,假如他和别人合作,假如他拿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李家拿六分就可以了。”
不拿八分仅仅是因为不愿拿么?
从经商之道看做人之道,在这个各种新思维、新理论、新方法论遍地的时代,一些朴素的道理仍闪耀着光芒,仍有他存在的意义。譬如《菜根谭》中有这么一句“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根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在一些人看来,无论处世、待人、做生意,让一步,宽一分是性格,这些东西能忍能让是天生的,不能让是自然的,所以现在很多人喜欢大言不惭地直说“我就是这么耿直”来解释自己的情商不足。
在另外一些人看来,让人一步,宽人一分是套路,有了这些套路,自己活的更好些,事情做的更顺些。
而还有另外一些人看来,让人一步,宽仁一分虽然是修养,但更是经验,碰的壁多了,吃的亏够了,自然就做到了。
其实,在这个分工越来越细化的社会,企业无法做到大而全的,一个企业是不可能把全渠道的钱赚得够够的。
“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那么,作为一个个人也是这样,任何一个“全面”是做不到的,我们只能做到更加精细。在不与别人争通道的时候,其实是为自己的高端开路,把自己的时间、精力放到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在这一个方面深耕细作。
以前很推崇“一万小时定律”,算来,一个人如果抓紧时间,这一生有很多个一万小时,平均开来,我们可以在最少八个领域都有所建树,但实际上,一个人真能把自己的一个领域做好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更不要说八个领域。所以,不要去轻易转移自己的擅长领域,立好自己的根本,做精,扎深,很重要。
所以,我们能看到一些很独特的人,只在一个领域精彩,整个人都闪亮起来了,这时候,别人会撺掇,你看,你别的也不差,去掺和一把。最明显的就是娱乐圈了,前些年不是流行影视歌……N栖明星嘛。都是年轻的时候,来钱容易,掺和一把。等到年纪大了,琢磨透了,自己在哪个方面是角,在哪个方面是玩票,该在什么地方下功夫,自然就都看清楚了。
之所以说这些,不光是因为听了两位富豪的故事,而是,最近周围有位朋友,二十来岁的人了,干工作仍没定型,东抓一个,西凑一把,今天追那个风口,明天赶那个潮流,写文案,刚能认真写两句,就想跑去搞设计,设计了一两个入门的网页,就说这个没挑战,跑销售,干两天,觉得升职太慢……最后,跟我说,要是把公司的全套业务都拿下,就能创业了。我呵呵着跟他说,按这个干法,哪个业务都拿下都困难啊。
我其实挺喜欢能折腾的人,但是,折腾这个词,绝不是说,浅尝辄止,更不是这山看着那山高,而是一种面对困难与挑战,能够持之以恒地战斗,甚至是面对枯燥无味能够动心忍性地抗住煎熬,更是在面对一件事情的瓶颈的时候,有百折不回的勇气,有不到楼兰誓不还的霸气。
所以,“专注、坚持”是一个人成长过程最需要培养的一种品质,同时,“忍让、宽容”就是培养这种品质的副产品。正如“舍得”这个词,一个人的成长,有舍才有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