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哥哥和妹妹每星期早餐后各义务洗两次碗,这是规定,兄妹俩早已养成习惯。
这星期放假了,今天中午在家吃饭,饭后需要有人洗碗。由于之前没有条例,没有具体规定说今天中午该谁洗碗,所以我对孩子们说:“今天中午的碗,你们两个一起洗。”
我在处理完别的事情之后,看见只有妹妹一个人在洗碗,如同往常一样,站在高高的小凳子上,显得聚精会神,格外认真。
我问妹妹:“怎么就你一个人洗碗?哥哥呢?”
妹妹细声细气地说:“哥哥说,要是我都洗了,他就给我三块钱。” 说到“钱”的时候,声音拖得很长,很是稚气,很是可爱,无论是听上去,还是看上去,她都很乐意洗所有的碗。
我一听,顿时感觉这里存在的不公平,本想去K哥哥一顿,却又觉得这似乎并不一定就是一件坏事。
哥哥十一岁,比妹妹大三岁半,在他这个年龄上,已经有了用货币换取劳动的概念,而且运用的恰到好处,虽然有“懒”或“欺负妹妹”之嫌,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他把货币的职能了解的十分清楚,运用的十分娴熟,无论你说他是用它买劳动力,还是买时间,这都是聪明人的举动,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也尤其是在一个人的孩提时代。
我走到哥哥的房间,看见他正在玩电脑,电脑上的游戏,一个叫Fornite的游戏,一个上网在全世界范围内他每每都能玩到第一名的游戏,一个让老爸我都常常为他玩时的机敏而赞叹不已的游戏,一个我都不愿意打断他的游戏,轻轻地叫了一声:“儿子。”
儿子在兴奋的玩耍中微笑着答应我,并快速地扭头看了我一眼,以示对我说话的关注。
我问:“妹妹说你让她洗碗,你给她三块钱?”
儿子 “嗯” 了一声,眼睛没有离开电脑屏幕,手指在快速灵活地按动着键盘。
我又问:“你有钱吗?”
他说:“有。你先给她,然后从我的账上减,我这就去签字。” 他边说边收起游戏,显然,他正好玩完一局。
儿子有个账本,哪年哪月哪天以什么方式进账多少,哪年哪月哪天以什么理由付账多少,都记得清清楚楚。
我答应了。
尽管如此,我还是告诉他,像这样的事情,爸爸希望以后不要有第二次。因为,没有什么能比劳动更能够给你带来快乐和幸福。
儿子答应了,并在他的小账本上工工整整地记下了他的支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