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举办活动来欢迎当地最隆重的节日,诺鲁滋节,其隆重及重视程度类似于中国的春节,于是全体总动员。
大一的学生跳中国舞蹈,大二的跳当地民族舞,大三的中阿语读海子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有的学生就把海子的名字理解为“大海之子”,所以都读成了三声海子(hǎizǐ)。
想起自己以前也是这样读的,一个对海子研究较深的中文系好友对我说,“这么没文化,以后出去别说认识我”,我一个学英语语言文学的,在专业是中文的朋友面前总觉得自己学识浅薄、思想幼稚,但我有一颗谦虚的心,只好接着问人家,那怎么读?朋友告诉我,读”海子(zi)",后面是轻声。喔喔喔,我一副又学到了知识的样子。又接着问她,为什么?她也给我解释了,但也忘记了。好在互联网时代,我又上网查了查。
在海子辞世5周年的时候,海子在昌平时结识的朋友苇岸写了篇名为《怀念海子》的文章,谈到过这件事。这篇文章后来收在《不死的海子》一书中。原话是这么说的:
我们无意中谈起各自的笔名。海子原名查海生,我以为他的笔名是取“大海的儿子”之意,海子否认了。当时我孤陋寡闻到尚不知道蒙藏高地的湖泊,是被诗意地称为“海子”的。(崔卫平编:《不死的海子》,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3月第1版,第44页)
海子生前,曾经漫游过内蒙和西藏,见过蒙藏高地上的湖泊“海子”。从苇岸的回忆看,我们得把诗人“海子”的“子”读轻声。
海子用这个笔名,取的是“蒙藏高地的湖泊”之意,如此说来,“海子”的“子”就应该读轻声,成为“海子”(hǎizi)。
知愚宅主人2019年3月7日于听风轩 准备上课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