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海狮子读书会天空之城
《呐喊之孔乙己》:活成孔乙己的人都有谁?

《呐喊之孔乙己》:活成孔乙己的人都有谁?

作者: 阅悦生 | 来源:发表于2018-06-15 00:10 被阅读1969次
《呐喊之孔乙己》:活成孔乙己的人都有谁?

01

《孔乙己》是《呐喊》里的第二篇小说。文章很短,究竟写了些什么?

孔乙己这个人物出现在语文课本里,只要上过初中的人都知道这个失败文人的名字。他的穷,酸,显摆,偷窃,已经成了所有阶层对于那些不得志的知识分子嘲弄的符号。

这个符号代表的是一个软弱、迂腐、失意、固执的知识分子,而且他还很穷,实际他没有赚钱的能力,他就是个乞丐。

他软弱,所有人都把他当成笑话,连小孩子都可以取笑他。还不敢抗辩。

他迂腐,整天“之乎者也”,穿着代表读书人的长衫。哪怕极度失败,也不肯放弃读书人的身份。读书人迂腐,还文人相轻,赵举人和孔乙己同为读书人,却迫害孔乙己,间接害死了他。

他失意,在精神上和经济上都是个乞丐。

在乞丐中他又是个异类,正统的知识阶层视他为乞丐,而其他阶层视他为废物,两个阶层都把他当作世界的失败者。

他固执,已经如此落魄,还像读书人那样好为人师,教店小二写字。

还有就是他善良。孔乙己是个善良的人,在现在的社会,可能就是软弱的代名词,就混得很惨。你贫穷,还善良,那样就会被人吃掉,一丝不剩。

02

尽管孔乙己有那么多的缺陷,但作者对还是持同情的态度的。

写孔乙己的不好,也只是揭示像孔乙己这一类失意读书人的悲哀。

孔乙己的形象,可能原型就是鲁迅的祖父和父亲。

根据作者祖父周福清所著《恒训》中记载,周家从明万历年间以来两三百年都是望族大户,至清咸丰年间李秀成占领绍兴才导致家道的中落。因为一次科举行贿入狱,被判秋后处决。

祖父入狱后,鲁迅的父亲周凤仪就病倒了。根据周作人的著作记载,鲁迅的父亲哪怕其父亲已经判入狱,导致家里的境况更加困难,在国家战败之后,还在忧国忧民,说派自己的儿子都留洋海外,以此来救国。

作者的祖父和父亲都是读书人中的失意者,而且两代人的失败,直接导致了鲁家从小康落入到贫困。那么作者写一篇同情失意的读书人的文章也就不难理解了。

03

当然,《孔乙己》作为五四青年时期的一篇白话文,也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

回到鲁迅先生《呐喊》的自序,《狂人日记》里的狂人,作为“铁屋子”里第一批觉醒的人,他孤独寂寞被人理解,而且还时刻面临失败的结局。

失败会是什么样的一个结局呢?《狂人日记》里没有写。我认为《孔乙己》里就写出了“觉醒者”的结局。

这样的结局很悲凉,而且是个必死之局。作者估计是想提醒,轰轰烈烈的五四青年运动,尽管看起来声势浩大,但要警惕失败的可能。

《呐喊之孔乙己》:活成孔乙己的人都有谁?

04

尽管文章发表到现在已经过去一百年,五四运动也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中国也不再是当年孱弱的国家。但是孔乙己,或者类似孔乙己这样的人还有没有?这样的“孔乙己”都有谁?

首当其冲,我认为就是中文系。中文系现在的的境地就是孔乙己的境地。

中文系被认为软弱,没有五四青年时代的血性,甚至没有阳刚之气,学中文的大多都是女生,男生都去学理工科了。

中文系被认为是失意的一类人,有人认为中文系不培养作家或者出不了作家。据有关统计,成为作家的人当中,职业背景最多的是医生和新闻工作者,不是中文系。这样就很尴尬了,专业出身还干不过业余的,失败。

中文系还被人认为没有能力,穷。中文系被认为什么工作都可以做,什么都做不好。很难拿到好的收入。之前还有新闻报道说北大的校长在公开演讲的时候读错字了,闹了很大的笑话。

中文系还迂腐,文人相轻。不止是其他行业的人看不起中文系,连中文系都看不起自己。没有自信啊,谁都救不了。

但我认为中文系还是伟大的中文系,现在的尴尬境地,有历史原因,也有时代的约束。我相信这种情况很快会改变。前提是中文系自己有信心,沉下心来做学问,忠于中文的本质。

05

还有一类人,也是孔乙己,那就是教师(语文教师属于中文系,其他的不是)。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教师已经变成了弱势群体。

教师被认为软弱,教不好学生,经常被投诉。但又不能对学生太严厉,否则就是压抑的学生的自主性。

教师失意,待遇不高,还要靠补课和外面做辅导提升收入。接下来估计不能补课也不能外出辅导了。

06

各行各业可能都会存在孔乙己,他们处于各行业的最底层。不引人注目,唯一的作用就是被用来当做调剂紧张生活的调料。他们跟孔乙己一样,得不到任何抗辩的机会,也没有翻身的机会。

一个文明发达的社会,应该是不允许这样的阴暗面存在的。可能需要一个过程。

但在这个过程里面,孔乙己自己可以做出努力。先跳出失意的自我认知,走出软弱的怪圈。这可能是最重要的一步。孔乙己是清高的,又是迂腐固执的,听不进去其他意见。认知上、思维上很难改变。一个人认为自己没有错误、没有不好可能是最可怕最不可挽救的缺陷。改变也最先从认知改变。

其次,可能要克服以往懒惰的粗心的胆怯的……等不良习惯。孔乙己懒,工作不够认真,可能性格还很内向,导致了业务能力无法施展。

再次,不以一次失意定成败,屡败屡战,耐心等待收获。孔乙己可能耐心不足,一次失败之后就不再尝试。可是,失败是总是常有,成功在失败之后,就怕没有耐心等到。

需要做的还有更多,社会需要对孔乙己更多的宽容,给他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还好机会一直都有。

简宝玉读书挑战打卡-《呐喊》3

相关文章

  • 《呐喊之孔乙己》:活成孔乙己的人都有谁?

    01 《孔乙己》是《呐喊》里的第二篇小说。文章很短,究竟写了些什么? 孔乙己这个人物出现在语文课本里,只要上过初中...

  • 鲁迅依然在呐喊

    今天学习孔乙己,学生说现在的看客也不少,是啊,鲁迅依然在呐喊。 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学生说孔乙己死了,可是具有他...

  • 读《呐喊》之孔乙己

    《呐喊》汇集了鲁迅几年间创作的14篇短篇小说,这本小说集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表现出鲁迅...

  • 《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读书时长:30分钟 读书内容:《呐喊》——《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 《孔乙己》:说...

  • 精读《呐喊》| 《孔乙己》

    如果要在中国现当代文学里选一个最值得一去的地方,我一定会投票给鲁镇的咸亨酒店。 《孔乙己》是《呐喊》当中我最喜欢的...

  •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孔乙己

    【鲁迅全集】看书品书·呐喊·孔乙己 闲来无事,即来看书。 鲁迅曾在《孔乙己》的附记中写道:“这是一篇很拙的小说,还...

  • 呐喊——鲁迅

    今天我看了呐喊。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 孔乙己的故事。孔乙己是一个书生,他每次考试都不过,但是他为了吃饭喝酒,...

  • 孔乙己的文本价值与教学价值

    手的描写与孔乙己的悲剧命运 孔乙己的脸色描写的表达作用 怎样看待孔乙己的“偷 孔乙己与酒 孔乙己的神情描写

  • 《孔乙己》读后感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收录在小说集《呐喊》中的一篇小说,这篇小说写出了清朝末年的一位书生的事。 一位名叫孔乙己的人...

  • 《呐喊·孔乙己》读后感

    在鲁迅先生的《呐喊》里,我印象最深的是《孔乙己》。 《孔乙己》讲述的是一个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的悲惨遭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呐喊之孔乙己》:活成孔乙己的人都有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pbu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