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世紀初,唐朝滅亡后,東亞世界的結構和性質發生大變化。隨著唐朝的滅亡,其它國家的政權也發生變更。渤海滅亡,遼朝(契丹)響起;新羅滅亡,高麗王朝統一朝鮮;越南脫離中國王朝統治而獨立,日本弛緩了律令制,社會狀況有所改變。中國也陷入五代十國的分裂時期。五代的後晉王朝對蠻夷的遼朝稱臣,使中華與蠻夷的政治關係逆轉。從文化來看,遼朝創造了契丹文字,日本創製了假名并進入所謂“國風文化”時代。遼之後的金朝(女真)創製了女真文字,河西走廊一代的西夏王朝創製了西夏文字,東亞世界的齊一性在政治文化方面遭遇巨大變化。
宋王朝再次統一中國,但此時中國與鄰近諸國的關係已經不復往日風光,不再是主宰東亞世界冊封體制的宗主國。寧願採取相互稱帝,或者設定為兄弟關係、父子關係,據此歲貢,并承認夷狄王朝的優越性。但是,我們不可忘記的是,雖然宋朝是政治、軍事上較弱的王朝,但它的經濟文化卻高度發達,宋朝作為東亞世界的支配者,不體現在政治上,體現在經濟與文化方面。宋朝改變著東亞世界存在的原理,並使之持續下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