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电影文话部落简书电影院简书电影
《分贝人生》:生活,你不知道的悲苦

《分贝人生》:生活,你不知道的悲苦

作者: 何小威 | 来源:发表于2017-09-05 13:24 被阅读66次
    p2470842910.jpg

    看完电影,与行的朋友说:“多想早点结束。”

    我有些疑惑,问:“为什么?”

    她毫不犹豫地回答,“太压抑了。”

    我点点头,表示赞许。的确,这部马来西亚的电影《分贝人生》有些压抑,压抑得让人有些揪心,仿佛喉咙中夹杂着一块糖果,既甜,又让人有一种快要窒息的感觉。正因为这种感觉,才显示出了电影《分贝人生》的魅力,毕竟它还是较为深入地表现了马来西亚一个普通家庭的命运悲欢。这种对命运的思考与探索,对于新人导演的陈胜吉而言,难能可贵。

    p2470842710.jpg

    电影《分贝人生》通过阿哲(陈泽耀饰)与妹妹、母亲(张艾嘉饰)的视角,来看马来西亚现在的生存状态,把马来西亚的底层悲苦的一面——生活缺水,年轻人没有工作,贫苦家庭的小孩没钱上学等现实显露于人前。片中,“长大成人”的阿哲本处于一个放荡不羁的青春年华阶段,却因为患有精神病的母亲,而陷入到生活的绝境边缘。更为可怕的是,没有工作的阿哲,还要照顾妹妹。在这样的家庭里,阿哲的生活从未有过平静。所幸的是,在这条住满了形形色色之人的楼里,阿哲从这些生活中尝到了人生的悲欢离合,也懂得了生活的含义。有意思的是,导演利用一场上流社会的奢侈生活反衬了阿哲的愁苦生活。这明显是导演陈胜吉有意而为之,带有明显的讽刺。

    p2470842682.jpg

    如果说,“精神病”母亲是家的核心与情感纽带,甚至“家”之精神的集合场域的话,那么妹妹的存在与离去则象征着生活美好的逝去。这种突如其来的消逝,让人无所适从。最终,留下的也只有悲伤的泪水,无处诉说。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导演用镜头直接将这种有苦说不出的压抑转嫁给了观众,让观众去思索,去承担“别人”的苦难,从而去感叹生活来之不易。母亲,是一个“病者”,经常做一些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不准儿子碰自己男人的物品;偷偷地将邻居的水搬入家里;死死守住装钱的铁盒——有常常给人温暖,让人赞叹母亲的伟大。不管“母亲”是否“有病”,内心却装着自己最爱的孩子——得知儿子阿哲拿钱是因为妹妹的时候,她毫不犹豫的拿出了所有积蓄;自己吃着好吃的,不忘分享给正在开车的儿子阿哲。可以说,母亲极端化的反映,其实蕴藏着一种现实生活的悲苦,向人们揭示了再苦再累,“不抛弃,不放弃”的情感内核,就像片尾时,阿哲在夜里载着母亲回家一样,流露出不分彼此的浓浓爱意。

    p2470842446.jpg

    不同于“母亲”,妹妹身上不仅有导演诗意的表达,又有马来西亚底层人群的希望象征,不仅有改变不了现实的悲叹,又有生活继续的无奈。导演先通过找水,呈现出哥哥阿哲与妹妹的关系——妹妹就是哥哥心中永远的天使,不容她受到任何伤害,而哥哥是妹妹心中永远的英雄。当然,导演在处理阿哲与妹妹的关系时,采用了前呼后应,达到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效果,使得孩子的单纯与纯真的快乐,以及大人世界的悲情,在持续酝酿的感情中不断升华,触及到了人最为敏感的情感神经,让人随着她的欢乐而欢乐,悲伤而悲伤。无疑,电影《分贝人生》中,妹妹哼唱的歌曲,具有了穿透贫穷与富贵,疾病与健康的神奇魔力,因为她的声音太干净,太纯洁,太美。只不过,这种“干净”、“纯洁”与“美”,只能留在人们的脑海。这是导演陈胜吉影像中最为残忍的一幕。

    p2470842942.jpg

    作为处女作,导演陈胜吉在电影《分贝人生》中还是展示出了不俗的才能,能将一个家庭的日常生活的种种状态,通过影像呈现出了一种质朴无华、简洁又压抑的美学特点。但是,也因为是新人导演的缘故,影像中所展现出的悲苦之感,似乎还少了一点催泪的效果。

    首发,siff,禁止转载,谢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分贝人生》:生活,你不知道的悲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puu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