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782318/dff3b9f5bb6d5aa8.jpg)
读绘本的意义在于,和宝宝一起进入模拟的生活情境,感知小主角的喜怒哀乐,体会她解决问题的心态和方式。
《菲菲生气了》是一本情绪管理绘本,绘本告诉宝宝什么是生气,怎么处理生气。
接下来,说说这本绘本的精彩之处。
1.
该绘本扩充孩子的情绪词汇库,让孩子学会用各种名词表达自己的情绪。
生气是什么样子的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1782318/486e9001f7bbcc85.jpg)
想吐火。
![](https://img.haomeiwen.com/i1782318/b9eb196e9ce1fbb9.jpg)
想爆炸。
《正面管教》一书中,说过这样一段话。
孩子并不是天生就掌握表达情感的词汇,他无法用话语明确说出自己感受,并且不理解自己感受是什么。
这表明,情感词汇是后天习得的。而父母呢,作为情绪管理的启蒙人,当扛起教育者的担子来。
绘本,是育儿的一个工具。
通过绘本,认知自己,认知世界。
看小主角菲菲描摹生气的方式,让孩子知道生气是可以用来表达的,不用觉得它好奇怪,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人本主义心理学说,会表达,即是疗愈。
2.
在绘本里,菲菲使用了许多情绪处理方法。
一,她使用了场景转化,将注意力由局内转向局外。
姐姐抢走菲菲的玩具,菲菲生气得跑出家门,跑到大自然风光里去了(当然,此时妈妈也得紧跟步伐,未成年的宝宝哦!)。
![](https://img.haomeiwen.com/i1782318/0801c4ac62414977.jpg)
大自然里,宽广大地大海,草木鱼虫,心都释怀了。
大自然里,也因为树木多,含氧量高,大脑变得清醒冷静。
这让我想起一个类似的场景转换例子。
一对吵架男女,定了这么个规矩。男人说,以后两人要是吵架,他出去,她在家。因为她要是出去,他不放心,而他一个大男人出去,怎么着都没事(哈哈,有些甜蜜得让人融化的规矩)。
为什么要情绪激烈时要一方出走呢?场景转换!
原理在哪里?
大脑的研究也发现,当人们发脾气的时候,大脑的前额皮质实际会“断开连接”,我们只能从大脑是负责情感和身体感官的部分输入。
也就是说,情绪一上来,当前场景会让大脑越来越感性,理性思考暂时失联了。
此刻的场景转化,就有利于大脑恢复理性。
这与育儿学的平静中断(time-out)有相通之处,即在保证对方安全前提下,让自己转换空间冷静一下,不让彼此情绪失控。
因此,无论从脑科学,育儿学,还是心理学,都在佐证场景转化对情绪管理的意义重大。
菲菲的小举措,菲菲的大智慧。
二,情绪宣泄。
![](https://img.haomeiwen.com/i1782318/ca63df9e67ccee74.jpg)
菲菲哭了。
情绪需要出口,情绪需要输出,情绪需要合理的释放。
大学选修心理学课程上,心理学老师说,为什么逛街,哭泣,倾诉,写日记,都有治愈情绪的作用?因为它们都在输出,买东西付钱输出,倾诉哭泣是输出,写也是输出。
情绪来了,没有必要去压抑。
情绪是需要宣泄的,有潮起潮落时。
三,运动。
![](https://img.haomeiwen.com/i1782318/b7303433d00f901d.jpg)
菲菲在一路奔跑。
运动,有调节情绪的作用。
运动会分泌多巴胺,多巴胺会让人快乐。
我们说《菲菲生气了》在让宝宝学情绪管理,妈妈们又何尝不是在反思与重新学习的路上呢?育儿,何尝不是一场自我修行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