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韩大爷的杂货铺
1.
大约在一个月前,我建立了一个读者交流群,每天免费为大家随便分享点内容。
最初的几日,我会读一些个人觉得比较好的文章,有时还可能是某本书的序。
读着读着觉得不太过瘾,就开始读一些整本的书,于是,花了半个月读完了《正见》,又花半个月为大伙读完了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
看到这里您可能会感叹:啊,真是个不小的工程啊。呀,韩大爷好辛苦哦。
但惭愧且坦诚地讲:我的工作量一点都不大,均摊到每一天,也就二十来分钟,哪里挤不出那二十分钟呢?少蹲一会马桶都够了。
至于辛苦,更是谈不上,天天都是想起了就读,点到为止,哪怕读至兴起,想再读一点儿,也会立马提醒自己打住 ,明天再说。甭提辛苦了,我看连毅力都谈不上:一天就挤出那么点儿精力来,跟毅力坚持有能扯上啥关系呢?
然而,如果就这么读下去,一年就是二十本书,十年则是两百本书。如果将内容方向定为某个专一的类,那么十年后,读的我,和听的你,在这个领域里,说是半个专家,也不为过了。
到那时你会听到周围人对你啧啧称奇,夸你努力,说你有毅力,还会对你在该领域的积累表示仰慕钦佩,你也肯定会像我一样,被很多人追问:你这么多的时间,都来自于哪里?
同样,到那时你会比我还纳闷:我也没怎么努力呀?时间来自哪?我好像也没刻意去挤,我就是每天戴了二十分钟的耳机,仅此而已。
你看,世界上的事无外于此:比努力更有力量的,是习惯。比苦大仇深的勤奋更有惊人效果的,是日常点滴。
2.
如果我跟你讲,我的一位朋友,他能背下来几千首诗词,你可能会觉得他是个老学究,甚至压根就不信。
事实却是:他比你想象的要年轻,且并不专攻与此,有自己的本职工作,背几千首诗词这事,丝毫没耽误他做尘世间的任何事情。
怎么做到的呢?很简单,甚至都涉及不到“做”,他从青春期开始便喜欢读诗,父亲也是知识分子,见他喜欢,便提示他可以背一背。
于是他每晚睡前都尝背一首诗,也不算死任务,背不下来便熟读十遍,全当催眠曲。
这个习惯也因此保持至今。
聊到这里相信有功利主义倾向的人,会尖锐发问:呵,有什么用呢?能当饭吃?有那半小时干什么不好。
那就顺着这个逻辑说两个真相:
第一、真能当饭吃。下笔如有神不是假话,这位朋友即将出版个人的第一本诗集;另有相关合作方前来问询,开口就是:我们有多种方式与渠道帮你变现,你有内容,就可以。
第二、如果撇开纸上谈兵,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你会发现,每天睡前的半小时,左右都会人被浪费掉,只不过有的人浪费在读诗上,有的人浪费在刷手机。
时间一乘,差距就此拉开;时间一除,你都看不到差距在哪里。
3.
我把这两个案例一讲,不免会引起一阵兴奋,仿佛我点出了什么走向人生巅峰的大秘密。
但这个方法本身自带着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的确可行。
坏消息是:少有人能做下去。
原因有三:
第一,急功近利。单从短期的有用无用去衡量,太多人十天半月就会自动放弃。
第二,形式主义。没养成惯性先养成惰性,日日都是麻痹性地走过场,不走心。
第三,选错领域。每天半小时花在学习平面设计,有可能催生出一项副业;每天半小时花在垃圾食品,有可能催生出癌症晚期。
所以有三点对应建议:
第一、每天投入的时间精力成本不宜过大,这样可以保证两方面,一是自己实施起来轻松、不刻意,细嚼慢咽吃得多,可以保证长期;二是规避了很多潜在的舆论压力:毕竟每天就那么点儿投入嘛,也不算荒废光阴。
第二、保证在每天的那么一丁点儿短时间内集中精力。哪怕每日只做十分钟,也要要求自己起码在这十分钟内,心不浮躁,周遭安静。每过一段时间做一下总结和反馈,看看自己哪里瓷实哪里虚。
第三、所选领域最好是天花板不过低,所选能力有发展性和增长性。选对了方向,人会有个鲜明的感受,那就是在这个方向上你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下一件事的铺路石,而非原地踏步,简单重复。
就比如阅读这种事吧,在某个专业内读第一本书对读好下一本书就有明显的铺垫意义。所以为啥读书速度不能用简单的加减法去算呢,因为会阅读越快,有累乘效应。相反,每天坚持吃三顿饭,就不能够让你成为美食家,原因就在这里。
4.
这是一个处处求快的时代。
人们想在事业上一月暴富,想用群发来收割友情,想撩来一段终身幸福,想要用眨眼的光阴,去做好一辈子的事情。
快本没什么不好,毕竟如果我用一口气便能吃下一枚果子,那么分割成一百口,就不是必须。
然而能力、事业、情感、生活的果子哪有那么小呀,更可怕的是,容易入口的东西往往都有各种添加剂,吃的时候越容易,从下体喷射出去也同样会容易。
超快地掌握了一项技能未必值得欣喜,因为这证明此技上手容易壁垒低,你有多快能建立起优势壁垒,也就代表着别人可以用多快的速度超过你。
超快地催熟一份感情也蛮值得你警惕,个把月便能山盟海誓,骄傲地写下“此花有主”,意味着别人用个半年也足够“过来松土”,前提还是对方得比你颜值低。
相比起来,小火慢炖式的布局和经营反而更靠谱些。
因为这天生就带着优势:作为有着相同本性的生命个体,很多人会对此望而却步,缺乏耐心,无形的过滤器作用下,路上几乎只有你。
愿你也能尝到日积跬步至千里,且别人一口气赶不上你的甜头;
愿你在品到这杯甘露时也能转告给下一个焦急不安的灵魂:人生中最快的速度,不是冲刺,是渐进。
End.
开白等事宜联系助理微信号:N18245033040
网友评论
一针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