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一年中美好的中秋佳节,梳洗后和老家通了几通电话,向他们送上中秋的祝福,以及表达我未能回去的歉意。继之顺口询问了下家中的气候如何,得到的确是今天烈日高悬,热的连一件短袖都不想穿。我眨巴了一下眼睛,走到窗户前望了望那阴沉的天空,在看看自己裹着严严实实的身子,一股冷意不知从何处侵袭而来。
环顾着这空荡荡的四人寝,在中秋时分只留我一人坚守这里。位于九层楼且向阴的房间,在这北风呼啸的城市中是格外的寒冷。未到暖气供应的时刻,尽管门窗都是紧闭着的,但是那股渗人的冷风不知从哪里来的,在屋里环绕着久久不消散。与故乡那薄衣短袖相比,即使我已经裹上了羽绒服但还不免要靠一口口的热茶去驱散那随时袭来的寒气。这儿的天气冷的如此快且狂风还在尽情地肆虐,使我不经想起没有暖气的家乡冬天那取暖的良器——火笼。
火笼即竹火笼又称熏笼,历史悠久可追溯至战国时期了,对于没有热炕的南方而言这就是冬季取暖的好装备。“桢干屈曲尽,兰麝氛氲销。欲知怀炭日,正是履冰朝。”竹火笼顾名思义就是由竹子编织而成的。工匠们把竹子分剖成细细的篾条,利用竹编工艺加以编制,还要编出精美的花纹,然后在竹笼中放置一个陶瓦制作的盆或者罐用以装炭火。在平民百姓家中火笼一般只是用来取暖的,但那些家境富裕之人便会在里面加一些香料,既能焚香又可取暖,所以就有熏笼一说。
这寒冷的天气,使我的手脚僵硬而通红,让我情不自禁想拿个火笼来烤烤手,热热脚。我是个怕冷的体质,小时候深秋一到就要准备与火笼为伴了,整天提个小小的火笼到处转悠。眼看笼中的炭火快要烧没了,就去看看谁家还生着火,到时便去蹭点炭火来续上。乡里人煮饭都是烧火柴的,所以炭火都比较的充足。
“庭雪乱如花,井冰粲如玉。因炎入貂袖,怀温奉芳褥。”我老家是很少下大雪的,几年才有一次,但是结冰的日子还是偏多的,毕竟海拔高的地方温度会低。冬季时光,寒冷使人们慵懒起来。农忙时节过去了,乡人们早起的习惯并没有因为这天气冷而改变。人们起来吃完早饭后便都会围聚某些人家门口前(因这些户主家前有许多木凳子)聊天,说说这一年的收成 ,谈谈邻村的闲事。人手抱着一个火笼沐浴在那和煦的阳光底下,此等情景是多么的安逸和谐啊。
夜晚的时候,要上床睡觉了,那冷如冰块的被子是我们躯体所不能接受的。如此,火笼便被带上床铺了。把火笼放入被窝中,身体缓缓地摸索进去,屈起膝盖,把火笼移到膝盖下下方,等那快被子暖和了,身体差不多也能适应被子的温度了,再把火笼挪至手边烘烘手,暖和了就把火笼放到床底下,静静地躺下进入睡梦中。正应了“床上小薰笼,韶州新退红。”当然,床上的火笼是有危险的。记得小时候有一年冬天,我怀揣着小火笼上床。由于依赖着这火笼,在烘烤完被子后并没有想把火笼移去,而是放到脚边去烤脚。人体中十二条经脉中有一半是经过脚部的,所以脚部的暖和能让自己更加的舒适。脚丫子的不听话,把火笼给踹倒了,盆中的炭火洒在了床上,火着了起来,所幸的是扑救及时,只是把被子烧了个大窟窿和我的脚背被灼伤,并未发生火灾。从那以后我就再也不敢在床上烤脚了,生怕再一次重蹈覆辙。
南方冷是湿冷,是那种冷中带着冰的,是那种能冷到骨子里的。本来就是湿冷了,有时冬季还常常下雨,这样要晾衣服就成了一件难事了。特别是家中有一两岁的小孩的,小孩经常尿裤子,使得换洗的衣服不够。这时,火笼又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几乎每家都会有个大号的火笼。这种火笼约莫有半米高,装炭火的盆子有脸盘那么大,这样的规格就足以让我们把急用的衣服放在上面烘烤到干为止,而且在烘衣服时候,还能在里面烤个红薯之类的,真是一举多得啊!
随着科技的发展,火笼慢慢地就少有人用了。最先出现替代他的产品是往里面注入开水的热水袋或者热水桶,都是塑料做的,好处就是晚上可以一直留在床上,不怕被子会起火。它的不足之处便是刚注入开水时特别的烫,让你握不得,并且只适合放在床上使用,像白天出去遛弯还是不如火笼好使。现在出现更为方便的东西了,那种灌水充电式的暖手宝,只要在他不热时候充几分钟电就能继续使用了,而且携带也很方便。
虽然这些新东西取代了火笼,但是这火笼于我的情节是永远不可磨灭的。他陪伴我了十几年,使我难以忘却和它的点滴。并且,他还是我们中华民族祖先智慧的结晶。现如今能够编织这些火笼的师傅们真是少之又少了,让我不禁产生一种可怕的联想,或许在若干年之后,它便被世人所遗忘,只能残存在那书本和字里行间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