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982479/d4cf72f6ae31a77e.jpg)
大学毕业后,有位女同学结婚了,她的老公比我们大几岁,同学聚会时偶尔问起,这位女同学说,“唉,这家伙平常不怎么说话,经常一个人待着想事情”。大家于是相互开玩笑,说家门不幸。两三年以后,这位爱自己发呆想事情的老公已经考过了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而当时的我们还只知道夜里小聚、时常游戏,又过了几年,此君已是高级会计师,好像还是律师,然后成了当地交通类国企的副总。
我们的办公室都有电脑,每天打开偶尔翻看网页新闻是一天,每天进行大数据量运算也是一天,电脑的芯片都是隔几年就落后、会被淘汰的,但是这两种用电脑的方式最终产出的价值肯定是不一样的。
人也是如此,我们的平均寿命差不多是七八十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的人取得的成就就是和一般人不一样。天使投资人李笑来说他几乎从不休假,几十年都如此,中国的法定假日加周末每年是119天,相当于是半年的工作时间,十年就比一般人多做了五年的事,二十年就多做了十年的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的生命就相当于比别人延长了十年,再加上认知升级带来的效率提升,他的生命时间还将被拉长。
如果时间是T,效率是E,你投入的价值V就将满足V=T×E。假设我的时间是1,效率是1,而你没有休息日,时间是1.5,你认知更高,效率是2,理论上你产生的价值将是我的三倍之多(见下图)。如果碰到苹果的乔布斯、SpaceX的马斯克、马云、俞敏洪等等这样有广泛影响力,有大量忠实用户的人,这个价值差将是数亿级别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3982479/5eaa8e2b86ac1e7b.jpg)
从广义上讲,我的时间是1,你的时间是1.5,你比我多出来的0.5就是你所花费的暗时间(这主要是指思考力方面的暗时间)。暗时间可以是你的节假日,可以是你上班路上、做家务、吃饭、甚至睡觉时的思考时间。你要说上班路上及做家务思考还能够理解,吃饭时东想西想还勉强能忍受,那睡觉还要想,这不是胡说八道吗?
好吧,举个例子,国外有一个研究,他们把吸烟者关在房间里睡觉,房里充满了烟味和臭鸡蛋味,结果这些吸烟者的吸烟量下降了30%。研究者解释说,这是因为志愿者在睡眠中进行了气味联想,他们在闻到烟味时联想到了臭鸡蛋味,因此对烟产生抗拒感。很多时候我们苦思冥想好几天的难题,一觉醒来就突然有了灵感,这都是因为大脑在睡眠时会“反刍”日常记下的问题,并继续分析学习。也就是说,带着一个问题睡去(前提是不会引起你兴奋失眠),在不影响你休息的同时,会让你的大脑拥有了额外的几小时学习时间。
当年的我每天夜里学到凌晨几点,现在想想基本上属于无效学习,这其实对自己没什么用,可能还带来了各种负效应,身体不好、白天注意力差、学习认知力更低。而班上的学霸喜欢学习、擅长篮球,棋艺高超,总之在很多方面都做到了优秀,我从来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现在我懂了,他们TE高,即:
更长的有效学习、思考时间 T × 更高的认知效率 E
高手就是那种能够充分利用暗时间的动物,他们规划好了自己的业余时间,让自己的认知水平在休息时也得到不断升级,在现实的世界里,他们向着食物链的顶端快速进化,当贪图安逸的我们把简单的路越走越困难时,他们却把困难的路越走越简单。
如果您认可本文的观点,希望您把它转发出去,让更多的人懂得一些必要的道理。我是奔的4,如果您愿意和我一同进化,请关注我吧,毕竟,前行路上,独行快,众行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