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手足口、幼儿急疹,在家护理七天自愈。

作者: Gloria读书聊情感 | 来源:发表于2018-04-11 10:02 被阅读21次

Ryan满六个月后,开始把婴幼儿常见的手足口、幼儿急疹、轮状都得了一遍。

因为没经验,手足口时住院一周,后来轮状和幼儿急疹都是在家里自愈的。

这三种病都很常见,听起来也挺可怕,但其实这些都是自愈性的疾病,妈妈细心呵护就可以帮助孩子自愈。

特别注意:我们不是避讳就医。该去医院时必须要去医院,并听从医生的建议。但成为妈妈后,很重要的一门功课就是,能区分出什么情况要去医院,什么情况可以在家里照顾,这比孩子一生病就盲目带着孩子,在人满为患的医院排队五小时看病五分钟来得有意义得多。

幼儿急疹和手足口的表现形式类似,护理方式也一致。

一、幼儿急疹。

Ryan是在八个多月时,感染轮状病毒(下个章节介绍),拉了四五天以后,又迎来了高烧39度的幼儿急疹,当时以为是轮状引起的发烧,但烧退后,很快就出了玫瑰疹,大概24小时疹子就消了。还好轮状和急疹护理方式都差不多,在家精心护理大概7天以后,自愈了。

幼儿急疹,又叫玫瑰疹,是一种常见于2岁以下儿童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孩子不一定会表现难受,但最典型特征是突然出现38.9以上的高烧,发热可能持续3-7天,期间可能会伴有轻微咳嗽、腹泻、鼻涕,烧退后会出现玫瑰状的疹子,不用特殊护理,24小时退疹。

作为家长,不管什么情况,只要孩子发热达到39度以上,并持续超过24小时,就需要去医院确诊,以及获得相应的在家护理须知。

注意,发烧24小时以后去医院检查的血常规才有意义,确诊幼儿急疹后,只需要开退烧药回家即可,孩子高烧38.5以上服用退烧药,以及尽量让孩子多喝水。

幼儿急疹期间不要带孩子外出,避免传染风险,但是和手足口痊愈一周还有传染性相比,幼儿急疹一退烧,即便还有玫瑰疹,也没有传染性了。

二、手足口。

1.手足口很容易传染。

手足口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典型特征是:伴随发烧,一般是低烧,身上手上脚丫子上会出现红色小皮疹,喉咙痛,严重的嘴巴喉咙会出现疱疹,那真的非常痛苦。如果孩子高烧或者精神萎靡,则必须马上就医。没有这些情况的话,则可以在家护理。

有报道说曾有孩子因为手足口致死,这种情况是属于很严重的手足口引起的并发症,大多数手足口还是轻疹,是可以在家护理,甚至可以完全不吃药等七天自愈。

但是,没有护理经验的新手妈妈也可以等发烧24小时后,带孩子去医院验血确诊,向医生了解些在家护理的重点。

Ryan是在六个多月得了手足口,低烧了一整天,到傍晚的时候开始手掌、脚掌出现红色小颗粒,但是精神很好,自己玩得很开心,吃喝睡也正常。这种情况是完全可以在家护理的。

也是因为太担心,我带着孩子去了医院,本意是想希望验血确认下,如果是在大城市,有经验的医生也会建议在家护理的。但当时住在娘家,是个小县城,医院设施不是很好,资源又太丰富,医生直接要求住院,并且把手足口病说得很严重。

在外婆的劝解下,知识储备不全的我又做了个错误决定,同意入院治疗,可怜的Ryan在医院呆了七天,在头上扎安置针,从早到晚的输液吃药,开始吃不好睡不好,Ryan顽皮,又经常扯下安置针,几乎每次输液都要重新在头上扎几针。痛在儿身疼在娘心。

最让我后悔的是,明明可以在家护理自愈,增强抵抗力,我却非带着到医院去过度治疗。痛心。我的一位妈妈朋友,她的孩子一岁多时得了手足口,低烧,没有精神,发烧24小时后带去医院验血确认后,就一直在家护理,7天后痊愈。

2.一般可以在家护理,七天自愈。

说起来简单,但护理起来很艰难,考验的是父母,尤其考验妈妈的护理细心,以及“心大”到正确看待孩子病痛的平常心。

首先,针对发烧。永远是以孩子精神好坏为准,孩子精神好,发烧39度也可以暂时不考虑用药,精神不好,38度也可以提前用药,但一般情况下,发烧38.5度是临界点,可以喂和孩子体重相适应的发烧药,泰林和泰诺林都很好。去医院的话医生也会开塞屁眼的栓剂退烧药,这个退烧效果会比服药更快些。

其次,吃喝睡必须用心。生病的孩子基本没有胃口,这时候的原则就是:少量多餐,一般来说医生比较推荐白稀饭,好消化。要尽量让孩子多饮水,避免脱水。我一般都是早起炖一锅白稀饭,隔三岔五的喂Ryan几口。水更是想方设法让孩子多喝一些,保证摄入。

至于吃饭什么的,家长这时候完全不需要考虑,一是孩子没有胃口,二是吃太多加深肠胃负担,所以以孩子的意愿为主,妈妈们不用焦虑,就算孩子饿瘦了病瘦了,病好后也会自动补回来的。

还有,合理用药。医生开的治疗药物大多类似,这些药并不能缩短生病时长,但能缓解孩子不适。所以也是以孩子精神好为准,比如孩子喉咙痛,你可以不断持续的喂水,也可以选择用药。

其他也没有什么要做的,孩子在家无聊,看看电视,陪玩玩具,累了安排睡觉,生病难受,自然会闹人,所以护理的重点其实在于,妈妈是否有决心和耐心,保证至少七天,是能随时回应孩子闹人的需要,保证少量多餐的给闹人的孩子补充液体,当然也有可能需要一天到晚抱着孩子。

要注意的是,建议照顾者带好口罩,自身注意休息。其实手足口也是会传染的,只是成人比孩子免疫力好,能抵抗住。但体质弱没休息好的妈妈,也经常会被孩子传染。

我就因为照顾生病的Ryan,没休息好,尤其没带口罩的情况下,被传染过一次手足口,一次轮状。

3.怎么会传染手足口?

Ryan是在六个多月时得的手足口,那时候他基本上都抱在手里,怎么会被传染呢?

手足口是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染的,而且得过手足口的孩子痊愈后一周,还会带有传染性。而且有些成人不小心把细菌带回,间接传染给孩子的几率也是很大的。

Ryan住院期间,同房的病友是个五六岁的孩子,很会哭闹,父母也许觉得心疼,每次打完针就带着孩子出门逛超市。

我私下提醒,这样可能会传染别人。

但对方并不理会。

所以,我们自己做好防护是非常重要的。

4.打疫苗和洗手永远是最好的防护措施。

首先,针对手足口,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打疫苗,这是收费疫苗,但效果很好。

其次,就是勤洗手。回到家洗水洗脸,饭前厕后玩玩具前后都需要注意认真洗手,大人孩子都需要养成洗手好习惯。正确洗手的方式也很重要,确保手心手背手指和缝缝都洗到。

以及,提高免疫力。医生建议除了维D,无需补充任何营养品。所以保证孩子日常吃好喝好睡好锻炼好还是很关键的。当然,孩子每次生病自愈,也是自身抵抗力的一次大提升。

还有常被家长忽略的一点,那就是孩子生病时,尽量不要外出,尤其不要带到人多的地方,这样不但会传染别人,自己也会出现重复传染和交叉传染的几率。所以,为人为己,在孩子生病时,以及病后几天,请让孩子在家修养。

最后,想特别提醒父母们注意:

初为人母,最无助迷茫的时候就是孩子生病的时候,我也是经历了无数次感冒就慌里慌张跑医院的经历,才有了今天孩子发烧39度也依旧淡定的“心大”,我是孩子常病成良医,但其实,如果新手父母们能够提前学习常见婴幼儿疾病知识,确实可以多很多的淡定,避免孩子受到医疗过度伤害,帮助孩子通过自愈提高免疫力。

强烈为新手父母们推荐《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这本书针对0-5岁不同年龄的孩子的生长发育、生理心理常见问题作出了详细的介绍,以及根据身体各部分,婴幼儿常见疾病做出详细的介绍及建议。

平时可以在书中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是否达标,如果孩子生病的话,也可以第一时间根据书中对疾病的介绍,推测孩子的病症、是否有需要去医院,以及如何护理等知识。

该书内容是公认的权威。

非常好用!

《全书目录》

相关文章

  • (12)手足口、幼儿急疹,在家护理七天自愈。

    Ryan满六个月后,开始把婴幼儿常见的手足口、幼儿急疹、轮状都得了一遍。 因为没经验,手足口时住院一周,后来轮状和...

  • 幼儿急疹的家庭观察及护理

    孩子发生居家幼儿急疹时应如何护理,最基本的是适度退热,静候自愈。 幼儿急疹的特点:热退疹出。发热和出疹性的关系,可...

  • 幼儿急疹护理

    说到幼儿急疹,相信很多爸爸妈妈都不陌生,因为它是孩子第一次生病的常见病种,一旦发病来势凶猛,持续高热不停挑战父母们...

  • 幼儿急疹护理篇

    身边妈妈们提过“幼儿急疹”这个词很多次,而且也知道这个的症状就是高烧不退,验血正常,没有其他症状,只有事后,发出疹...

  • 育儿经验分享之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exanthema subitum)又称婴儿玫瑰疹(roseola infantum)、烧疹,...

  • 育儿笔记056--宝宝发热还出疹子,是幼儿急疹?水痘?还是手足口

    幼儿急疹、手足口病这样的出疹性疾病,许多家长可能只是听着耳熟,但是实际上了解得并不是很全面,以至于当宝宝出现发烧和...

  • 小谈幼儿急疹护理

    幼儿急疹,基本是所有新生儿,除了黄疸之外,都要面对的又一次挑战。 先借用百科的解释给大家分享一下专...

  • 小儿9个月得了手足口

    本地又是一年手足口高发期,我想8-9多月的孩子不会得的,可是只是我想而已。 小宝出完小儿急疹12天后,又得了手足口...

  • (14)为什么宝贝老是生病?

    我可怜的Ryan真真是体弱多病,从六个多月开始几乎小病不断,手足口、三次轮状病毒、幼儿急疹、支气管炎、感冒.......

  • 2018-05-14

    夏季,这些疾病已进入高发期: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热伤风、荨麻疹、过敏性紫癜、婴幼儿急疹、流鼻血、喉炎及扁桃体化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2)手足口、幼儿急疹,在家护理七天自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sqa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