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作者: 业余养花 | 来源:发表于2022-08-01 11:42 被阅读0次

    此典句出自[唐]王维《山居秋暝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释:

    ①暝:日落,夜晚。夜色。

    ②空山:幽静的山。

    ③新:刚刚。

    ④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也指竹子枝叶相碰发出的声音。

    ⑤喧:喧哗,这里指洗衣服姑娘的欢笑声。

    ⑥浣(huàn)女:洗衣服的姑娘。浣:洗。

    ⑦莲动:意谓溪中莲花动荡,知是渔船沿水下行。

    ⑧随意:尽管,虽然。

    ⑨春芳歇:春天的芳华凋谢了。春芳:春草。歇:干枯。

    ⑩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此处指诗人本人。

    ⑪留:居。

    译文:

    一场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清朗,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

    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泉轻轻地在大石上叮咚流淌。

    竹林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莲蓬移动了,渔舟正下水撒网。

    任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吧,游子在秋色中,自可留连徜徉。

    赏析:

    这首诗写出了清新、幽静、恬淡、优美的山中秋季的黄昏美景。王维所居辋川别墅在终南山下,故称山居。

    一场秋雨过后,秋山如洗,清爽宜人。时近黄昏,日落月出,松林静而溪水清,浣女归而渔舟从。如此清秋佳景,风雅情趣,自可令王孙公子流连陶醉,忘怀世事。

    此诗以一“空”字领起,格韵高洁,为全诗定下一个空灵澄净的基调。全诗动静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月照松林是静态,清泉流溢是动态。

    前四句写秋山晚景之幽静,五六句写浣女渔舟之喧哗。诗之四联分别写感觉、视觉、听觉、感受,因象得趣,因景生情。

    古代文人多借清秋而写悲伤之意,此诗则属乐秋之佳作。

    这首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是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

    这首诗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王维《山居秋暝》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它唱出了隐居者的恋歌。全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诗的开头两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是诗人用大手笔勾画的雨后山村的自然画卷。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照”与“流”,一上一下,一静一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仿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脉搏在跳动。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此二句均为写人——“浣女”、“渔夫”的活动的画面。诗人采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

    尾联两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是诗人有感而发。虽然春光已逝,但秋景更佳,愿意留下来。王孙指诗人自己。

    总之,这首山水田园诗画山绣水,清新宁静,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srl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