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起因是这样的,我在高中时写过一篇赋,美其名曰女神赋,洋洋洒洒几百字,写后甚觉舒畅便兴冲冲拿去与老师分享。自恋点说,我一直把自己当作有文学素养的那类人,这份自信与我两岁开始读书有莫大的渊源。但至于老师,她眼中的我是个成绩平平的孩子,那篇赋则是充满生僻字的怪胎,随后自然是一通责骂,因此这事只得告一段落。
最近,不知谁从书桌角落那又把它翻了出来,扉页已然皲裂,泛黄的纸张全无女神的仪态,为了保存这难得的遗物,我拍去蛛网和尘土,将它腾到个人空间以留存纪念。有网友在其下评论:好生卖弄。口气绝不亚于语文老师当年“鞭辟入里”的批评。我深知自己写文章单纯为了悦己,可仍有人认为文章有生僻字便存卖弄的嫌疑,引经据典则称不得通俗文学,诚然,现在太多人被大俗惯坏了。有些作家,写几篇没有营养的小说,编几句经不起推敲的流行语,便敢自诩文学,更可怕的是这类冒牌货居然不乏粉丝,说着同样的话语,意淫着同样的文学,现在中国的文化环境,已经被毁的差不多了。但这并不让我恼火,反感到了危机——老子曾对国君说过:虚其心实其腹。意思就是让老百姓多吃饭少读书,便于统治,是不折不扣的愚民政策,这里读的书自然不是山寨文学,而是实实在在“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优秀文化,现在那些频频出版,让人眼花缭乱的愚民读物,不知是何居心。
头几天,一学中医的同学说要去日本留学,弄得我啼笑皆非,看来中医在日本比中国有前途的多,国人已失去信心的文化在国外反倒成了一朵奇葩。与此怪象相像的事情俯拾皆是,譬如一直在被翻拍的《西游记》,最近听说找上了好莱坞的造型师。“如意金箍棒,凤尾紫金冠,锁子黄金甲,藕丝步云鞋”难道外国人更懂不成?所以说,中国已鲜有人在做文化,做的是市场,当传统文化遇到市场经济很难百花齐放,只能面临被肢解的严酷现实。当然我并不是说中国文化后继无人了,肯定还有高人在默默耕耘,但可惜我们大多数人看不到。其实说到底,中国文化很乱,从公元前秦始皇焚书坑儒,大肆桀害中国文化以来,古人凭着智慧与毅力,呕心沥血数千年的积累,在甲午海战之后,在国门被迫打开之后,一直忍受着主流文化的雪藏。我说这些话并不是想让大家回到封建时代做一个学究,但文化与历史难免相辅相承。我们今天所做的文化便是明天的历史,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在学习历史中创造历史,我要谈的危机便在中国文化的苦旅过去与现在的衔接处,中国文化也正乱在这个地方。
近几十年,我们实实在在感受到了与西方列强在自然科学方面的差距,因此,外语比汉语吃香,科学比文学更受推崇。这自然而然的形成一种倾向,也导致了多数人缺乏一般的文学素养,这种匮乏给予庸俗文化发展的土壤。此外越来越快的生活方式,已不适合经典的传播,像古人那样为一好句推敲许久的人,浪费太多“时间成本”早晚将被饿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点不错,但因追求经济效益来给文化灌水则实在可恶之极,然而这也是中国文化的现状。
百年以后,《论语》、《孟子》也还是中国文化。但现代人写的那些若流传下去,也将不置可否的成为后人的文化,丢不丢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