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曹操唯才是举,发现并提拔了一批很有才的将领。例如在行伍之中起用了于禁、李典、乐进等,在降将之中又大胆使用了张辽、张郃等人,曹操手下可以称得上是人才济济。可尽管如此,由于种种原因,曹操还是错失了几位猛将,十分可惜。
第一位:因曹操言而无信而决裂的关羽

关羽是家喻户晓的三国名将,他武艺超群,通晓兵法,熟读春秋,且为人忠厚义气,是难得的大将之才。
公元198年,关羽随刘备一起跟着曹操攻打吕布。在快要灭掉吕布时,关羽向曹操提出要娶吕布部将秦宜禄的妻子,曹操开始答应了,但关羽不放心,又数次向曹操提出申请。曹操于是起疑了,城破之日自己先去见了秦宜禄的妻子。果然是个绝色美女,曹操便留下来自己享用。关羽知道后,义愤填膺,从此铁了心不与曹操为伍。后来的事大家应该都清楚,关羽发动襄樊战役,水淹七军,吓得曹操差点迁都。
第二位:被当成弃子丢掉的黄忠

黄忠原本是荆州刘表手下的中郎将,是一员老当益壮、精于箭术的悍将。曹操占领荆州后,对他并不重视,象征性地封他为代理裨将军,并让他在长沙太守韩玄手下做事。
曹操战败后,仓皇北逃,荆南四郡也被全部丢弃。刘备趁机攻取,黄忠便马上归降。后来,黄忠随刘备四处征战,西取益州,进攻汉中,斩杀曹魏大将夏侯渊,战功赫赫,成为当世名将。
第三位:被怒而斩之的高顺

高顺,原本是吕布手下,武勇不下于张辽。高顺为人忠勇,率领的部队虽然只有八百人,但装备精良整齐,作战勇猛,无坚不摧,号称“陷阵营”。
吕布被曹操打败后,高顺被俘。曹操亲自问他肯不肯投降。高顺不屑于搭理他,一言不发。曹操大怒,将他斩首。
第四位:受了委屈的王平

王平原来是曹操手下的一名校尉,主要活跃在汉中地区。刘备进攻汉中时,曹操派大将徐晃去救援汉中,王平作为副将一同前去。
徐晃自恃勇力,轻视蜀军,想要尽快与蜀军决战。王平劝谏他,部队远道而来,蜀军又气焰正盛,应该避其锋芒,伺机而动。徐晃不听,执意立即进攻蜀军,果然被打得大败。战败后,徐晃将责任全部推给王平。
王平无奈,率部投降了刘备。此后,王平逐渐受到重用,并多次跟随诸葛亮北伐,立下了很多功劳。在诸葛亮死后,王平担任安汉将军、汉中太守,成为蜀军首脑人物。公元244年,魏国曹爽率十万大军伐蜀,王平以不满三万之众,将其击退,保全了蜀国。
第五位:因不服而被杀的淳于琼

正史上的淳于琼是与张郃、高览齐名的大将,绝不是像《三国演义》中的那样嗜酒如命的废柴。在官渡之战中,被袁绍委以守粮仓乌巢的重任,后来曹操夜袭乌巢,袁绍不发救兵。淳于琼力战不敌,混乱中鼻子被割下,最后被乐进生擒,带到曹操面前。
曹操本意想劝降,但淳于琼毫不犹豫地拒绝。曹操仍然舍不得杀他,这时许攸劝谏曹操,“淳于琼被我军割了鼻子,一定不服气,以后会报复。”曹操听后,便同意了处死淳于琼。
第六位:降而复叛的胡车儿

胡车儿原是张绣手下,勇冠三军。张绣投降后,曹操十分欣赏胡车儿的骁勇,甚至还送黄金给他。后来,曹操玩弄了张绣的寡嫂,张绣降而复叛,命胡车儿盗走典韦的武器,导致典韦最终战死。之后胡车儿便下落不明,也有野史说胡车儿对阵典韦,同归于尽了,具体情况已经不可考。但可以肯定的是,胡车儿日后没有出现在曹操阵营。
以上几位猛将的失去,对曹操的事业来说,是一大损失。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曹操管住自己,胡车儿就不会随张绣反叛,典韦也可以不死。再说高顺、淳于琼、王平,都是可以独当一面的猛将,有了他们便可以如虎添翼,关羽、黄忠就更不用说了。如果这些猛将都能为曹操所用,兴许就能一统天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