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了解中华文化

作者: 孤独的烟 | 来源:发表于2017-10-25 23:43 被阅读50次

    中华文明浩瀚五千年一直是国人引以为傲的,但是今天我们已经不了解自己的文化了,甚至是反感我们的文化,认为我们的文化没有西方的先进,用佛家的说法是进入末法时代了。

    我们文化断档是文革时候,文革的危害相比于秦始皇焚书坑儒也不为过,是中华文化的重大损失。然后我们引入西方教育,西方文化与中华文化截然不同也使我们更难去认识中华文化。当然我没有说西方文化不好的意思,而是我们要看看两者有什么区别。

    西方科学脱胎于神学,科学的特质在于其存在可证伪性,不能被证伪的东西都不属于科学。这个特征让科学更容易使人信服。科学是生产知识的,知识是思维的成果,是世界在思维上的映射。我们知道要确保思维的正确我们需要概念、逻辑、需要辩证、批判性思考等等。科学带给人类前所未有的进步和自由,以至于有人说科学是第一生产力。但是人们也认识到科学成果是客观的,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毁灭人类,完全取决于人类怎样使用。而且科学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也就是说理论上是没有终点的;另外科学对世界的认识是片面的,类似于盲人摸象,无法给我们一个关于世界的全面认识,以至于有人说科学的尽头是神学。

    今天我们生活的时代到处可见科学生产的产品,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能看到科学的影子,就连我们的思想也是科学的,我们的教育也是为了更好学习科学,是不是人类就是为科学而生的呢?答案显然不是。

    从这开始说中华文化,要认识中华文化首先需要暂时把西方科学那套规则体系收起来,因为中华文化讲的是体悟的学问。鉴于本人水平有限在此也能只能简单说说。

    首先说下中华文化主要是包括儒释道三家文化,其中每家都自成体系且博大精深,这里重点说的是儒家这个可能是当今被误解最深的而其实际影响又是最大的文化。那么儒家文化是解决什么问题的呢?用时髦的话说是解决人类怎样长远发展问题的,是解决国家怎样长治久安的,是解决个人如何在社会中生存发展的。被我这么一描述就显得很空洞了,但可能其实际意义远不于此。

    儒家思想起源于上古就是伏羲氏时代,我们知道伏羲是因为他画了八卦,然后尧舜禹,周文王到孔子,孔子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删述六经,为易经做传,开私塾带弟子,周游列国宣扬儒家思想。孔子的思想我们看不大明白,论语也是东一句西一句的,不过没关系有人能看懂。孟子写的《孟子》一书就是解释孔子思想的,孔子的弟子也写了不少东西,四书五经中的四书。如果这些还看不懂也没关系,王阳明看懂了,看王阳明的《传习录》。自董仲舒确立儒家正统以来,儒家也是著述颇丰,为标新立异突出自己的观点而多喜画蛇添足,失其本意不说往往曲解本意而至谬误,朱熹就是比较典型的。

    儒家到底说了什么,知道孔子的一般都知道孔子主张仁政,那仁是什么东东?看看孟子的解释:《孟子·公孙丑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这里把仁义礼智都说清楚了,看到这你还是一头雾水,咱们接着解释。恻隐之心的心是什么意思?心是很常用的字,比如说心痛,好像指心脏;比如说心想,好像是说大脑;《传习录》里王阳明说心即理,理是天理,天理就是道,可见心有道的意思。道是什么?《易经·系辞传》里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可见道是无形的;《道德经》里说道可道非常道,可见道超出了语言表达的范围。为了便于理解我们想象一下生命是什么,植物能够生长,动物可以活动,这些都是能看到的,那看不到的生命在哪呢?道和生命类似的地方就是它隐藏在事物之中,能够发挥作用但是我们却无法描述它。

    再从一个争论来看,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这里的性说的是心性。在此我们不争论到底是性善还是恶,我们说的善恶是不是都是心性的表现;刚才说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也是心的表现;佛家说的贪嗔痴、七情六欲也是心的表现;王阳明说的人欲也是,这么多的表现而心是只有一个的,当心处于不同表现之中人的行为也不同,心为身之主宰,要改变人根本上说就是改变心,即修心。

    说了这么多好像和儒家也没啥关系啊,别急这事真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明白的。人是怎么来的?别想那么复杂,答案我们都知道人是生出来的,准确的说是妈妈生的,当然也要有爸爸。我们出生在一个社会中,除了你还有别人,当然你刚出生的时候是不知道这些的,道家所说的赤子之心,就是描述这时候的,这时的你无我无他、无欲无求、无善无恶等等就像电脑的初始化状态。然后事情就有了变化,你接触到了母亲,她的体温、乳汁、样貌、声音都让你感到不同,分别之心随之产生,好恶之心也同时产生,你的心也不同于初生之时了,婴儿很大的时候才会知道母亲不是自己的一部分。在成长较早阶段直到开始读书以前你的观念想法是外部环境和周围人的想法在你意识里的映射,这是偏见产生比较重要的阶段。你的心也随之不断变化,变得越来越复杂了。

    心的运作是个动态过程,用佛家的说法更容易理解,心动就是念动。举个例子,当你看到一个美女后,心先产生一个冲动,然后生喜爱之念,再然后产生行动走过去加个微信。再如你闻到一股臭味,先产生一个心动,然后生厌恶之念,再然后把鼻子捂住了。这么一描述你觉得怎么好像思维的过程,其实不是,比如晚上你失眠了,你运用思维说要睡觉不然明天上班可能会迟到,但你还是睡不着,你发现心里的念头一个接着一个,这就是思维和心的区别。心里的念头是生生不息的,有点类似自然界的生生不息。佛家说不怕念起就怕觉迟,念起是不容易控制的。心有点像大海,情绪就像风,当它风平浪静的时候你头脑清醒做事效率高,它狂风暴雨你就崩溃了,基督教说人暴怒的时候就是魔鬼,但事后平静下来又会后悔,所以佛家修心不仅是止住恶念,还要从根本上认清哪些是恶念。

    其实判断心的状态也是很难的,心的活动是主观的,不像物质世界那样具有客观性。比如扶老奶奶过马路,这个行为是客观的,但是这个行为是不能判断你是单纯出于善意帮助别人还是有别的目的。既然心如此复杂多变,我们沟通使用的语言、文字所能表达的东西只是我们要表达的一小部分并且还要看接受信息的人的理解能力,加上生存竞争冲突就无法避免,这些冲突可以发生在国与国之间,社会不同阶层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人之间包括与父母、伴侣、子女、兄弟、朋友、同事等等,都需要有一种协调冲突并能够推动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法则。

    虽然心的外在表现多种多样但是不管什么样的人、多大年纪、什么样的地位总之只要是智力健全的成人都有孟子描述的那四种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也就是儒家说的仁义礼智,儒家思想就是建立在心普遍具备的这四个共性的基础上的。这是儒家思想伟大的地方,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今天人们提起仁义礼智会说这是封建礼教,是所谓圣人制定出来的规矩让人遵守的,这些教条限制了自由,却不知道这些是你本自具足的,孟子说人人皆可尧舜就是从这点出发说的。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不忍心看到同类受到伤害,如果你看到别人家孩子掉井里了而不动于衷那就说明没恻隐之心,你可能说关我屁事,这也是为什么孔子把仁作为儒家的口号,因为这可能就是我们最容易缺失的;羞恶之心是我们做错事以后会有羞耻感,我们讲义是为了不让别人羞辱;辞让之心是我们与别人相处时摆的位置,礼是礼貌、礼仪的意思;是非之心这个比较好理解,对错其实我们心里是有数的,智就是智慧。智慧不是学习能学来的,靠的是体会、参悟,智慧是应变的,世事无常、人生起落没有智慧难于应付。上文我们也说了知识是思维的产物,它是静态的。现在我们也能认识这四心是什么了,为什么小孩子没有这四心,小孩子读书叫启蒙,小孩子处于蒙昧无知阶段。

    现在我们知道仁义礼智从四心来,虽然知道这不是外人强加给我们的但是也没看到有什么高明的地方啊,真是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孔子主张仁政是春秋晚期,春秋争霸的战乱时代,当时流行的思想是霸道,所谓霸道就是通过战争把别国打服或者侵占,代表人物管仲使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就像今天美国凭借实力强大在世界上到处欺负小国,所以我们称其为霸权主义。孔子主张仁政行的是王道,区别是目的不同,霸道为的是私利,抢更多地盘,获取更多好处;王道是解救百姓苦难,让百姓有更好的生活。二方式不同,霸道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最主要是必须牺牲别人利益来满足自己的利益;王道要求执政者有较高的道德水准,通过教化和任用德行好的人管理让百姓安居乐业而吸引更多受苦难的人响应和支持。三效果不同,霸道征服别人,别人臣服只是口服心不服,一有机会就会背叛;王道吸引来的人本身就是认同你才来的不存在服不服的问题;四可持续性不同,霸道发动战争必然劳民伤财,难以为继;王道却可无限壮大,王道的目标就是整个天下。看看儒家推崇的人就知道哪个厉害,周文王起家不足百里,武王伐纣八百盟国支持,周朝立德传承八百年,翻翻中国历史就知道后面的朝代没有比这长的。孔子这个人也厉害的超出我们想象,他七十岁能够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孔子弟子评价他说他可以通过一个国家流行什么音乐,采用什么样的礼仪来判断这个国家的治理情况,由此可见一斑。其实最能证明儒家思想厉害的就是中国历史,自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中华民族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大国并且在相当长一段时期保持世界领先。很多人把我们近代的屈辱归咎为儒家思想没有西方先进,他们没有看到清朝的思想禁锢八股取士儒家思想的精神已经名存实亡了,至少我觉得由此否定儒家思想是不客观的。

    现在我们有全球话的视野其实更有利于认清事实。比如说怎样认识科学,《礼记·大学》提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之说,朱熹认为向外格物就能得到最终的知,现在科学正在做这事,想想开头我说科学是不是有两个特点;王阳明正是实践朱熹这个说法的时候才认识到朱熹的错误,格竹子的故事,王阳明说应向内格,格心,我们的心已蒙蔽日久,好名、好色、好货这些塞的满满的,那有共性的四心早都不见了,所以为什么不快乐了啊,佛家说的求不得、怨憎会、爱离别之苦根源就是心蒙蔽太久了,佛家讲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和王阳明说的是一个意思。

    再看看我们的教育,没了仁义礼智的启蒙,剩下就是一片功利之心,从父母开始就是,父母望子成才可谓不惜代价,古代孟母三迁说的是孟母不希望孩子沾染不良习气,现在父母为孩子考虑的是进重点学校,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夸耀孩子比的是成绩不是品德,错的离谱了。学校不是为了育人是为了升学率,老师不教品德而是为了挣钱。这样教育的危害早已显现,孩子不怎么合群,没关系性格有点孤僻,其实是你没教他什么是辞让之心,后来听说要成功得开发人脉,交朋友是看价值,古语说以利相交,利尽则散,能交到真心朋友吗。女孩子找对象先问有房有车有存款吗,其实这是一个简单逻辑关系,你爱的是他的钱财,只要钱财在就在一起,钱财没了就另寻出路;反过来男孩子接受这个交易就相当于认同用钱财换美色交易,但是美色会贬值的,你年老色衰他可以换掉你再找个年轻貌美的,别骂男人薄情,反正你也不是真爱,这对大家都公平。再看看孝顺这事,《礼记·祭义》云:有深爱者必生和气、有和气必有愉色、有愉色必有婉容。孔子说的是色难。现在恐怕都不是说脸色问题,对于有的人来说不啃老都烧高香了。所以很多人是看不清功利心的害处的,功利之心必生功利之果。功利化教育培养的人都会进行功利化思考,他认为他的思考没问题,分析厉害关系选择最有利那个怎么会错呢,其实缺少的是仁,仁引申出来说你要思考的高度是这个利是否有利于子孙后代,而不只是一时之利或一己私利。其实从社会治理结构上这件事更能看清楚,比如西方法制社会法律是社会最后一道屏障,作恶最后由法律制裁就结束了;我们党讲讲制度建设,这是在法律前面建立一道屏障,作恶在这阶段受到遏制,但是儒家文化在孩童阶段就通过仁义礼智的四心教化建立屏障,把作恶消灭在萌芽阶段,所以我不知道怎么那么多人会认为儒家思想没有西方的先进呢。

    现阶段中国和西方经济发达国家这种功利化思想是主流思想。我们看不清它的危害还奇怪年轻人为啥不愿意结婚了,离婚率为啥这么高,经济发达国家为啥生育率低,其实我不担心人类会因此灭亡,我担心的是怕用科学方法去制造人类,这制造出来的人哪天不想活了把地球炸了咋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319ddbb8afb3:我明白了,心外无物,别人的伤害是影像
      • 深蓝浅蓝的天:👍👍
        孤独的烟:@深蓝浅蓝的天 :pray::pray:
      • 36cdc03e7fe5:克己复礼为仁
      • 319ddbb8afb3:休心,明心见性后才有此悟!
        孤独的烟:@回一 你这修的不对,第一步修静,安静时内心的平静,遇事时内心的平静,关键在止住念头;第二步修空,去执念、私欲、贪嗔痴这些妄念,关键在于识别妄念,达到这个阶段能生智慧了。第三步,见本性,生仁爱。你说容不下尘世丑恶,善良被人利用这是外物,心外无物,注意力要放在自己心上。我换个说法别人利用你是别人作恶在你心上的影像,这个影像过了就没了,止住了就是修静,但是你还记着这事,念念不忘,甚至认为别人是坏人产生厌恶这些就是妄念了。
        319ddbb8afb3: @孤独的烟 越往内修越纯静,纯静得容不下尘世的丑恶;越往内修越善良,善良得让人利用;我该怎办啊!
        孤独的烟:@回一 谢谢,太抬举我了。太多人不理解儒学的伟大,孔子说德之不修吾之忧也,愿与君共勉。
      • 石竹:深度好文,大赞👍👍👍
        孤独的烟:@屿木 谢谢支持

      本文标题:如何了解中华文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xfh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