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码字成文论语大讲堂牵着文字在月光下放牧
《论语别裁》238(微子)|如此行事不可行

《论语别裁》238(微子)|如此行事不可行

作者: 始终在路上 | 来源:发表于2019-11-29 19:09 被阅读0次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莜。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子路有一次跟着孔子后面走,大概是脱了队,落伍了。碰到一位老先生,用他的拐杖,挑着一些编织竹器的青竹篾藤,子路就问他,你看到我的老师吗?这个老头子可骂了子路一顿,什么你的老师?这种人光在那里吹牛,也不去劳动,连五谷都分不清楚,一天到晚就知道吹牛,我才不认识你的什么老师呢。老头说完,把拐杖往地上一插, 在那里芸田,手扶着杖头,用脚把禾苗周围的草压到泥土下去。子路搞得没办法,被他的气势慑住了,拱手站在那里恭恭敬敬的不敢动。于是这位老头子带子路回家,留他住下,还杀鸡,做了很好的饭,丰盛的款待他,而且还让两个儿子来做陪。第二天子路找到孔子,又报告了经过。孔子说,这是一个隐居的高人,教子路回去找他,可是子路到了那里一看,这位老先生已经搬走了。

        子路找不到这位老人,回来告诉孔子后,谈起这件事有所感触,讲出了一个道理。他说,一个知识分子,有学问有能力,不肯出仕为官,不合于义。社会有社会的秩序、长幼的阶级,父是父,子是子,人伦的阶级不可废,家庭父母子女的秩序都不可乱,更何况国家社会的政治体制,怎么能废?假使废了,社会就没有形态,没有秩序,不成社会了。子路认为洁身自好的人,乱了人伦之道,把一切都丢开了,只管自己。所以子路说,君子的出仕,并不是为了自己想出风头,而是为了贡献给国家社会,是“行其义也”。看了这些隐士们,就晓得“道之不行”了。因为社会上的知识分子,多半喜欢走隐士的路线,觉得救不了这个时代,就做个隐士,向后退,不敢跳下这个浑水去。大家都像这个样子,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头脑太清明,看得太清楚,不愿来趟这个浑水。因此,子路说他懂了,搞不好了。他心里知道跟孔子这位老师所走的路线,自始至终,永远都是自我牺牲。

相关文章

  • 《论语别裁》238(微子)|如此行事不可行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莜。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

  • 读南怀瑾《论语别裁》(微子二)

    7.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蒉。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

  • 读南怀瑾《论语别裁》(微子一)

    1.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译:商纣王很暴虐,但当时还是有很多忠臣,几个人向他建议...

  • 《论语别裁》240(微子)|周公遗训

    春秋战国时期,时代很混乱,尤其在鲁国,由于传统文化的衰退,结果知识分子统统逃走了,都跑去做逸民了。 ...

  • 《论语别裁》

    《论语别裁》简述 《论语别裁》是关于《论语》的讲演录,是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以渊博的学识,旁征博引,拈提古今而撰...

  • 明白慎终追远

    今天还是在看《论语别裁》,不知道是《论语别裁》魅力巨大,还是本身《论语》就别出心裁,总之越看越发精神爽朗,一日不读...

  • 好好读书,学而时习之

    ————《论语别裁》读书心得(五) 面前这本《论语别裁》上册,这好几年来,我已经读过好几遍了,它很厚...

  • 《论语别裁》235(微子)|江山与美人

    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前面是说孔子为什么离开齐国,这里是说孔子为什么离开鲁国...

  • 寻宝

    最近听了《论语别裁》、南怀瑾《大学》微言,这两本书,去年冬天也听了一遍《论语别裁》,但没有多大感觉,而且...

  • 论语别裁

    润心读书会每日一诵第136诵: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别裁》238(微子)|如此行事不可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yby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