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20171111
今天学习了论语《为政篇》第二十二章: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这里有两个很少见的字。一是“輗”,音ní,指古代大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大车通常指的是牛车。二是“軏”,音yuè,古代小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小车通常指的是马车。没有輗和軏,车就不能走。
这一章比较好理解,意思是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这一句再次强调孔子对“信”的重视。“信”有两层含义:一是受人信任,二是对人有信用。人在社会中生存,得到别人的信任是十分重要的。孔子强调人必须有信,特别是领导者更要在老百姓面前建立自己的信用,要“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还记载这么一段故事。弟子子贡问政时,孔子回答“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再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孔子回答“去兵”。子贡又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孔子回答“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所谓“民无信不立”同“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道理是一样的,领导者如果没有在老百姓心中建立起信用,取得老百姓的信任,是无法立足的。
信任是相互的。要得到别人的信任,首先就要自己讲信用。孔子把忠与信并提,认为忠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论语》多处谈到这一思想。如“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就是把忠信作为修养的基本内容,要每日反省。
总之,只有得到人们的信任,办事才能成功;只有自己讲信用,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强调“诚信”,“诚信”是儒家思想在“信”的问题上的新拓展,把信与诚相连,称“诚信”。孟子曰:“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这句话是从天道诚信来进一步说明人必须诚信的道理。诚,是实的意思。就是真实、实在,没有虚假。天道,就是自然之道。天地日月星辰的运行,春夏秋冬的交替,花鸟鱼虫自然万物的生长繁息,都是真实的,没有丝毫虚妄。所以说,诚是“天之道”。既然自然之道真实无妄,人也应该真实无妄。所以说,“思诚者,人之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