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通解:得道之人,因为他们内在不再矛盾,是调合的,不再是对抗的,内心变得慈爱,悲悯,既能接纳人性,又能忍耐人性。在内表现是圆融与通达,所以说若冰释,若朴,若谷。
看待世界不再是割裂和孤立的,而是全面的,关联的,变化的。看待个人也不再是黑白对立的,而是既看到相同之处,又能分辩出差异,还能看到之间的变化。所以在外表现出戒惧与敬畏。所以说若涉川,畏四邻,若宾客。因为这些特征很微妙,所以老子说只能勉强形容。
内心不断过滤杂念变得清澈,所以说静之徐清。内心安静才能生出新的价值观念,所以说动之徐生。坚持这样而不自满才能不断去除错误的思想理念,形成新的思想观念。
前面说修道人的特征 ,后面说的是如何去做才能体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