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译道德经(上)

作者: 须弥0芥子 | 来源:发表于2018-10-25 20:56 被阅读547次

第一章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通解:大道生成化育万物,圣人以实质命名万物。体道是为了化育身边的人与事,命名是为了分辨外物。如果不知化育规律,则处理人与事的时候,就会错乱。如果命名不正,戓对于名词理解不正,交流的时候就会发生龃龉。知晓规律和定名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常常探索实质背后无形的规律,也要分辩研究有形的物质之间相同与区别。有形是从无形化育而出的。无形与有形本是一体的,无形为体,有形为用。世人对万物的认识理解和运用都是从有形与无形的分辨与总结中来的。

第二章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通解: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高低,音声,前后都是事物一体二面。看似对立,其实相互体现,相互转化,是统一体的两种外在形式。

圣人处世遵循万物规律生成化育身边人与事。不会主观妄为,妄为则世事难成;不会强行占有,占有则人心不附;也不会居功自傲,自傲则会遭受到怀疑、排斥和反叛。所以功成身退才能保全自己;为而不恃才不会被私心左右而违背规律。不违规律才能把功业完成,且可以全身而退。

第三章

原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通解:祟尚贤人治国,则人治会凌驾于法治之上,上下钻营,自然会生乱。上行下效,如果治国者重财重利,下面也重视财利,就会生出盗贼,小者盗物,大者盗国。圣人治国主张务实,而非引发人类的贪欲,如果民众的务实,那么奸诈之徒就会无所用其智,就会被排斥在外。遵守规律,遵守法制,不以私心干预规则毁弃法制,则事可成,国可治。

第四章

原文:道冲而用之,久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通解:此章老子尽力去描述与歌颂大道的不竭不盈,目的就是让人以道为宗,与道偕同,从而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化解人间的纷争。

让人去掉行为中的激进与偏执,解开身上的束缚,抛开身上的自以为是,回归到圆通的自性,与他人与外物相融在一起。在与人交集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化育他人。

第五章

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通解:天地中万物有生有灭,都遵循着自身的生灭规律。天地并没有意识去偏袒于某一人一物,顺从时势者生,违逆时势者亡。圣人效法天地制定法律,依法行事,亦不偏袒于某一人。依从规则依从法制,这样罚是为治,杀是为安,反而人人享受法治带来的益处。这样的小不仁就达到大仁的目的。如果对违逆者包庇宽恕,就会生出更多祸患,这样的小仁反而祸害更大,才是真正的不仁。

自然化育万物无穷无尽,以人生的有限去了解万物的无穷,必然是做不到的。然而遵守中道去评判与取舍外物,却是可以做得到的。这中道,在社会上就是公平公正的法律制度。在个人身上,就是合理的价值观念。

第六章

原文: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通解:就像人由母体生育出来一样,万物亦是由其母体化育而生。这母体就是无形的大道。无形的规律促使着万物生灭转化。无形的大道虽然看不见、摸不着,然而生养万物,取用不竭。

第七章

原文: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通解:天地是无私的,生长万物而不占有,覆育万物而不自恃。圣人应当效法天地,以无私的精神为大众服务。利益大众,大众就支持他;关爱众人,众人便关爱他。为众人创造物质条件,人们反而会供养他。化育人们的灵魂,反而成为人们的精神信仰。这种无私的精神反而成就了他恢弘的事业和伟大的灵魂。

注:宇宙中的星体并非常存,也在因缘生灭。内在能量引力与斥力的平衡就是其存在的内因。内因戓外力破坏了它的平衡,它的形态就会发生转变。缘生缘灭,缘灭缘生,不断转变,从未断灭,只不过改变了能量的形式,外在的形态。无论有生命的还是没有生命的物质。有生命的物质具主观能性,能适度自主改变平衡条件。无生命的物质无主观能动性,但是其内在也在维持着相对的平衡。也就是说万物都在维持其自生的条件,包括人类亲手创造的物质。区别在于一个是有主观意识去维持,一个是无主观意识但是其机制依然是尽量维持平衡。另外就是维持的时间长短的区别。

古人学习以类以象,模仿自然,从自然中汲取智慧。所以很多方面并不且备客观的辩证。老子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劝人们不要自私,要效法天地无私的精神。

第八章

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通解:世人争财,争色,争权,争名。而圣贤却考虑如何利益世人,如何解除世间忧患,调和世上间的纷争。如大道一般利益万物却并不相争,因此虽处众恶所积之地却不会有忧患加身。

水利万物而不争,所以老子用水来比喻圣人的不争,沉静,仁爱,守信,善治,有才能,识时势。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盈满了就会溢出。锋锐了就容易挫折。生命是有限的,财富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聚揽无限的财富,即使能得到也是守不住的。富贵而骄傲,就会招来忌恨和敌意。功业有成,就要学会急流勇退,否则就会成为攻击的目标。所以任何事都要学会持衡,而不是满盈,这是天然的道理。

注:说是天之道,其实也是从大自然中和社会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第十章

原文: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生之蓄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通解:体道之人自身的状态是放下了障碍,因无缠缚而变得心神合一,所以说营魄抱一。因找到了本心,心灵便会像婴儿般柔软无僵滞。因断识生智,不再从外面寻找智慧,而从心中生出无碍的智慧,所以说明白通达。运用起智慧亦是遵从规律,不再以主观来干扰。不逞私智,主观与客观相合,所以说如雌随雄。用来安邦治国也会制定出合理法律,然后舍弃主观妄为,舍弃主观干预,依法治国,所以说无为而治。

体道之后自然会超越自我的局限,像大自然生养万物般,来对待人民。不会自恃其能,也不会随意主宰以满足自己的私志。所以说是玄德,即如大道般无私的德行。

第十一章

原文: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通解:用车毂,器皿,居室为例,来说明实有之物能发生作用在于其虚无的部分。虚无与实有交相为用,脱离哪一面都无法发挥作用。不止器物如此,思想,意志,情感看似是虚无的,然而人类有形的文艺作品,物质文明,家国团体的构建,历史事件都是由它们创造来的。

注:无和有是拆不开的,老子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是文字游戏,是一个表达的技巧而已。比如说一个器皿中空是可以盛东西的,可如果外面没有边缘那么宇宙间就是浑然一体,无空间可住人,无空间容他物。所以外物边际也是空,也是无。所以每一种物体都是一个由有和无二部分构成的东西,又如何拆开来讲呢?他想表达的就是不要忽略了无的那部分作用。

第十二章

原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打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通解:过度追逐外物,就容易迷失心性,被外物牵着走。所以,圣人教人向内心寻找,充实内在的精神。内心越充实的人,物质的欲望越少。所以社会总会有道德体系与法律体系,用劝导或强制的手段来约束人们的欲望,纠正人们的偏激行为。

色香味触法都容易让人迷失,而真正让人迷失的是对外物的贪欲,占有欲。物质本身并没有什么过错,物质是可以供养世人的,利益世人的。迷失,主要是因为过度的追求而没有节制。

第十三章

原文: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通解:看重自身生命和物质的利害得失,就会因得失而动心。若得失源于他人的给予,那么自然会宠辱若惊。当不为自己的利害得失斤斤记较时,还会有什么顾忌,有何忧患?

所以不顾自身生命与物质得失而为他人生命与物质得失考虑的人,才会受到他人的信任与托付。不顾虑自身生命和利益而为天下人的生命与利益考虑的人,才会受到天下人的拥护和爱戴。

第十四章

原文: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通解:老子想通过描述道的至精至微,无形无象,无首无尾,却又确实存在于每一物,每一人,与每一事件中,来表达道的重要性。

那么如何去把握它呢?那就是总结过往,得出规律,参考并实践于当下,从而去把握未来。总结过往经验可以从自身成败中总结,也可以间接地从他人身上和历史事件中总结。还有就是前人已经总结来的规律和数据,这些规律和数据减少了我们探索的时间和精力,直接就可以拿来使用的。以史明今,古为今用就是这个道理。

第十五章

原文: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通解:体道之人,因为他们内在不再矛盾,是调合的,不再是对抗的,内心变得慈爱,悲悯,既能接纳人性,又能忍耐人性。在内表现是圆融与通达,所以说若冰释,若朴,若谷。

看待世界不再是割裂和孤立的,而是全面的,关联的,变化的。看待个人也不再是黑白对立的,而是既看到相同之处,又能分辩出差异,还能看到之间的变化。所以在外表现出戒惧与敬畏。所以说若涉川,畏四邻,若宾客。因为这些特征很微妙,所以老子说只能勉强形容。

内心不断过滤杂念变得清澈,所以说静之徐清。内心安静才能生出新的价值观念,所以说动之徐生。坚持这样而不自满才能不断去除错误的思想理念,形成新的思想观念。

前面说修道人的特征 ,后面说的是如何去做才能体道。

第十六章

原文: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通解:以没有纷扰的内心观察万物的来龙去脉,万物虽纷纭并做,但是都有其根本,其根本是常性不变的。认识到万物的常性就会容纳万物的无常变化,就会超越自我的自私习气,就会看到自我与万物同根并蒂,并无不同。执守常性则近道,认识到常性也就认识到万物不生不灭的本质,也就不会因生死而动摇心性了。

而看不到万物常性的人,为了满足自我的习气,终日营营苟苟,一生在被无明牵引,做着本来无足轻重的事情,却以为关乎生死荣辱,所以说是妄做。自我越重越自私,与人与万物的分离感越强,内心越会因外物得失而痛苦不堪。而越自我越看不清事物的规律,不以规律而为得到的结果越违本意,所以说凶。

第十七章

原文:太上,下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通解:在治理体系中,最高明的治理方法是制定好规则,然后抛弃主观干预,让人们各尽其职,所以处处井井有条,人们并不知道是谁促成了这一切,然而都在享受着这一切带来的好处。

其次,领导者关心人民的疾苦,制定一些亲民的政策,施一些小恩小惠,因为人们看到了他的作为,所以对他歌功颂德。然而主观的作为,一己的力量,必然不能面面俱到。

再次,领导者作威作福,法制严苛不遵人情。依仗着权势兵力得逞一时,所以人民畏惧他。

最次,领导者生活奢靡,败法乱纪,作为盲目混乱,为一己私利不顾他人的得失,导致家国被颠覆。所以人人都咒骂他,侮辱他。

信誉不足,是得不到人民的信任的。不需言语的鼓惑,遵从规律,遵从法治,遵从人情,功业就容易完成,世间就容易被治理。人们看不到端倪并不知其所以然,只是自然而然享受着这功业带来的好处。

第十八章

原文: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通解:找到自性,合于大道的人,为上司考虑和尽责即是忠。为家庭中长辈考虑和尽责即是孝,为子孙考虑和尽责即是慈。为人民考虑和尽责即是仁。用明己之心了解他人,从而推己及人戓趋利避害即是智。做人做事一切都合于本心。忠孝仁智不过是对本心在不同方面表现的诠释。

然而世间人们的争夺之心掩盖人们天然的本性。于是统治者专门制定出道德教条让人遵从,以利于治理。这样推崇仁义,就会有假仁假义。推祟忠孝,就会有人用忠孝做幌子搏取他人注意。推崇智慧,奸诈之徒就会藏在其中。而且人人会用道德教条去束缚他人,道德沦为人们争夺工具和手段,而不再是出于人的本心。

大道废弃,推崇智慧,六亲不和,国家混乱,都是因为人们的争夺之心太过而不顾忌他人造成的。

第十九章

原文: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通解:放下主观的智巧,以规律,以法治而为,人民就会得到实际的好处。抛弃掉繁杂仁义的说教,人民就会变得朴实而有担当,对长辈就会孝敬,对幼弱就会慈爱。重责任而轻利益,就会互让而不争,这样就会和谐;重务实而轻钻营,人民就不会游手好闲,所得自然丰盈。丰盈而和谐自然安居乐业。没有流离失所的人,盗贼就会绝迹。遵守以上的训诫能得到实际的益处,但要想让人举止合宜,情理俱化,必须认识到本性才行。认识到本性,就会认识到需求的合理性,欲望的虚妾性,就会懂得克制自己。当认识到本心,就会由心生智,也就再也不会被外在碎片知识所扰动。

第二十章

原文: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 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通解:虽然因为身份地位的差异而产生命令与应答,虽然因着取舍观念的不同受到善与恶的评价。有道者看到它们的源头,知道它们之间源于同一心性,并心存敬畏。

众人舍却心性修养,追逐名利财色,像享受帝王赐赠美食一般快乐,又像欣赏了如诗如画的美景般愉悦。好像洞明世事,却又斤斤计较,显得十分精明。都把追逐名利当成本事,把钻营和受到宠爱当成荣耀。

而我独自沉醉大道之中,像一艘小船停泊在港湾,没有启航的征兆;像一个天真烂熳的孩童,浑然无心,沉浸在当下,忘记还有归途;又像沉静的大海一般,没有止境。

我对于世俗名利,无动于心,显得既愚蠢又糊涂,像连自身也遗忘了。只有遵守大道不敢废弃,只把行道当做最重要的事。

老子通过对人们追逐无常的物质的快乐与他本人沉浸于恬谈的精神之乐的比较,希望人们能摆脱无常之苦,融入于大道之中。

第二十一章

原文: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通解:大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却又确实存在,既是无形变化规律的源头,又造化出有形的万物。既宏大又无边无际,包容天地。又极其精微,存在于每一段时间,每一寸空间。在精微中,存在着万物的信息,就像生物的每个细胞包含着这个生命的全部信息一样。由小知大,由部分知整体,我由此知晓和推演万物的变化。大道的存在自古至今从不消失过,好像万物的父亲,世间的主宰。所以最理想的道德形态,是彻底服从于大道。

第二十二章

原文: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通解:承受委屈反而能成全事态。走些看似弯曲的路,做些看似多余的事反而能达成目的。有容量才能用来充盈和注入。知道自己的缺点与错误,才能改过而自新。学习时钻研某一方面,才能学到精髓。贪多求博,就易陷入迷惑之中而一无所得。做事时抓住关键才能提纲挈领。处处用心,就会因精力和能力的有限而陷入混乱之中。

所以圣人用一种思维体系作为标尺去应对纷杂的世事,这样处理世事就不会因标准不一而发生前后矛盾;用一种法律体系作为准绳来制约社会,否则法律繁乱人们就会无所适从,而发生动乱。这些就是以简驭繁的道理。

不以自己的见识为英明,能兼听他人的意见,才能看的分明。不自以为是,才能客观公正,辨明是非。不自以有能力才不会因刚愎自用而成为独夫,才能有心胸去用他人的智慧,他人的力量成就功业。不自夸,不骄傲才不会引起人们的怨恨与嫉妒,功业才能保持长久。

正因为他的不争私利,不争私功,全心全意为了国家和人民考虑,才会化解内部和外部的敌意,才能把握好大局,反而没有人能与他相争。所以说能忍受屈辱顾全他人,顾全大局者,大众反而会诚心归附于他。

第二十三章

原文: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通解:大自然虽然没有言语,然而它的规律性是那么的真实。古人通过类象掌握知识,通过观察云雨的无常性,也认识到人自身的无常。不止认识到肉身的无常性,也认识到思维与行为的无常性,和可塑性。所以老子说:合于大道规律,大道也用道成全他。合于德的规律,德也成全他。合于失的规律,失也成全他。这是把规律用拟人化的修辞方法生动地讲述了出来。

这个德也就是得,人的无常性表现在生命的得与失,和对外物占有的得与失上。人是社会性的,只顾自己得失,不顾他人得失,就会被团体排除出来。知道自己得失从而推己及人就是德,分开来说,对上即忠,事亲即孝,爱幼即慈,对友即信,对大众即仁。你讲德,社会也以德回报你,所以说守德才能得到。不遵守得的规律,合于了失的条件自然就会失去。无论愿不愿意,得失终究是因条件而存在,并不仅仅只是欲求的存在。

认识不清大道,认识不清自己,对这个世界和身边的人只有懵懂的认识,是建立不起生命的自信的。对人对事不了解,不相信自己的判断,也就难以相信他人。这就是自信不足,则不信人。同样,懵懂的认识也就形成不了内在的价值观。这样没有内在的原则,语言和行为就无法一致,也就难以建立起信任感,获取不了他人的信任。这就是诚信不足,不被人信。古文精简,在理解时容易产生歧义。这句“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两面解释都可以说的通的。

第二十四章

原文: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通解:踮着脚是站不稳的,大步走是走不远的。可见违逆天性是行不通的,违逆自然规律也是行不通的。

不能兼听众人的意见,就不能辨明是非,认清形势。不能起用众人的智慧,就不可能使大道彰显,策略彰明。不能把荣誉与财富赏赐给众人,众人便不为所用,功业也就难以成就。不能谦和地为人处事,以往所得成果就难以长久保持。所以说只有超越了自我的局限,才能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襟。而只有破除掉自见,自是,自伐,自矜才能超越自我的局限。

自见,自是,自伐,自矜,对于见自性来说就是障得,所以说余食赘形。是修道者竭力去除的东西。

第二十五章

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通解:此章可以看出老子的思想来源。在他看来人是效法大地上的自然万物制定生活法则,和进行发明创造的。古人虽然认识到的天体运行知识不如现代人认识到的完备,但通过观察认识到日月星辰运行有序,所以认为大地万物是效法上天而运行和变化的。同样也推理到上天的运行规律之外一定存在更高的法则。那这个法则是什么呢?在老子就把它称之为道。至此,从有形到无形,人们就无法再去争论。因为这并非是人类可以随意揣测的,只知道它包含一切,化育一切,变化无穷,周而复始,无往不复。所以说,到道为止,就无法再推论,道已经包含了从时间到空间上的一切。道的运行是自然而然的本然状态,所以说道法自然。人可以效法天地而制定利于人类发展的法则,所以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第二十六章

原文: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通解:人民的需求与厌弃才是领导者做决策的根本,这就是以民为重。而有些领导者却不这样做,他们以自身的取予为重,不顾人民群众的得失。以自身为重不顾虑人民群众,就会使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一旦导致人民的反抗,政权就会危若累卵,戓被颠覆。轻率的对待人民就失去了执政的根本,因为权力应当是为人民服务的,不是去宰割人民的。骄躁的对待事态,就容易轻敌,不能冷静地分析形势,这样就会使事态恶化从而失去了控制。所以要分清轻重,以重制轻;分清缓急,以静制动。

燕处超然,是形容君子持重,不轻易被外在的物欲打动的形象的。

第二十七章

原文: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通解:老子用善行,善言,善数,善闭,善结,来显示圣人超常的能力。圣人用不同的方法教导贤者和不肖者,不会放弃让任何人改过自新的机会,从而使人尽其才。也会利用事物的不同特性,从而使物尽其用。圣人之所以能这样是因为顺应了大道,承袭了大道的无私的精神和光明的智慧。他用贤能的有德行的人做无能力无品行人的老师来教导他们。用不肖的人做反面教材,让人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不善于从正面学习也不善于从反面吸取教训,看似聪明也只是小聪明,遇事就会犯糊涂。从正面和反面辩证地学习与思考是学习的奥妙所在。

第二十八章

原文: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 故大制不割。

通解:世人都是通过争强来进取的,可是若人人强硬而不能相让,天下将会争斗不息。弱肉强食,老弱病残则不能存身,文明的社会将不复存在。所以道德和法律的作用就在制约雄强保护雌弱,鼓励合理的进取,制约倾轧式争强,提倡慈爱使人回归本性。

人性都有其光明的一面与黑暗的一面,社会也有其光明的一面和黑暗的一面。道德和法律的作用就在于发扬光明的那一面,制约黑暗的那一面。或者鼓励和帮助人从黑暗那面渐渐地走向光明。

荣辱是相生的,有荣就有辱,人人争荣而避辱,那么人世间到处都是争端,家庭不能忍让则容易破败,国家不能忍让则容易覆亡,合理的忍让才能换来和谐。

守雌是为了避免相争,守黑是为了控制邪恶,忍辱是为了避免互斗。这三种德行都可以入道,所以说是常德。

道德是平衡与制约自身的。法律是平衡与制约国家的。修身与治国之道是相通的,内以修身,外以治国。法律制度只有不区分对待,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才会使人愿意遵守,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二十九章

原文: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通解:天下从来不是哪一个人的,而是全体人民的。若想把天下当为私有物,戓想把主观意志强加于天下人的身上,最终都不会得逞的。人心,顺之者成,逆之者败。

无论世事呈现何种变化,内在的根本都是相同的。只有去掉这些过分的,极欲的,骄纵的极端自我行为,才能接近这个根本,才能体味共同的本性,才能了解他人。用它来治身则身安;治家则家安;治国则国安。

行随,嘘吹,强羸,载隳,是用来代指世间万物及其变化形态的。

第三十章

原文:以道作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通解:以道治国的领导者,以人民之心为心,关注人民的生活需求。而不会用武力逞强于天下。

一旦挑起战争,军队过处,生灵涂炭,万象凋敝。生产与生活资料因战火催毁、军资耗费而殆尽,人民必然会陷入灾荒与穷困之中。

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停止战争,使人民安居乐业,达到和平的目的。不是为了侵夺杀戮,也不是为了炫耀战功。实在是因为不得已而战,是为了解人民于倒悬。

任何事物强壮到极点也就开始衰败了,更何况是逞强呢?这不符合大道节制谦抑的精神。逆道而行,必然会导致过早的衰亡或结束。

第三十一章

原文: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通解:古人把兵礼当丧礼一样对待,来表明兵事是不祥的。有道的人是不会轻易挑动干戈的,只有为了伸张正义才不得已而战。战胜了也不以为那是什么好事情,对伤亡的军民予以哀悼以示悲悯之情。

战争本来的目的是捍卫和保全人民的生命安全与财产的得失的。那些以战争为乐,穷兵黩武的人,为了逞一己私志,满足一己私欲,泯灭人性,把正义的战争变成了残暴的行径。不珍惜国人的生命得失,用人如草芥,国人就会反叛。不顾已降者的生命得失,杀人无忌,敌军就会誓死对抗。所以说乐杀人者,不能得志于天下。

第三十二章

原文: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通解:宇宙间万物本来就没有什么名称。所谓名称,也是人类根据万物特质而命名的,命名是为辩识和利用万物。道用通俗语言来解释就是造化,对于造化之物可总结规律,对于造化的本源是什么也只是揣测。所以老子说道常无名,道无名而生出之物有名,这名就是人为制定的,是为了区分与使用。

朴虽小,天下莫能臣,是赞颂之词,是为了让人尊祟大道。朴虽小,是反语,是一种表达的手法。因为道的本体不止存在于至精微处,也存在于至广大处。

古人观察到自然万物,各从其类,运行有序。在治理体系中便效法自然,制定礼仪,确定名分;制定法律,确定权责。使治理体系上下有序,为人类的起止划出了秩序。明确知道自己权责,就知道了本分与分外之别,就知道何时何事该止步。知道止步的界限而不僭越,就会平安而没有祸患。

名分与权责分明,天下自然各从其序,也就安定了。所以说遵从自然规律,以定名命物,万物就易被执掌和使用。制定名分,制定权限职责,人民就会服从治理。

找到自性才能放正自己,放正自己才会知本分、尽本分。大道能使万物各得其所是,使人们回归自性,犹如引导山川河谷中的溪流融汇于江海一般。

注:君主制时期,用伦理纲常来划定礼仪,以利于治理。然而有划分过于苛刻,繁文缛节太多的弊端。而且掌权者常常把自己装扮成为道德的化身,以伦理纲常压迫他人。所以说若不是依着规律划分与执行,而是主观的制定与执行,违背了合理性,反而会偏离了大道人心。

第三十三章

原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通解:明自性才能与道相合,才能摒弃自我的影响,由自性明人性,由人类明万物,才有把握万物本质的智慧,才能通达无碍。思维的机制是由己度人,自我越重越会把自我强加于对方身上,越难以分辩是非。知人是由知己开始的,不了解自己又怎么能了解他人呢。所以老子说知己是明,知人是智。

不断克制弱点,才能不断进步,才能自强不息,这样知识和能力才会不断的积累起来。能力越高,对人与事物的把握和控制力才能越强,能战胜的人越多。战胜他人是从战胜自己开始的。所以老子说战胜自己是强,战胜他人是力。

物质有自己的能量,可以利用而不能占有,所谓占有也只是暂时的。这些临时之物怎么会让人满足呢?透过因缘生灭的现象,认识到不生不灭的本质时,也就认识到了与道合一的自性,圆满而自足。知足就不会贪婪。贪婪之心才是真正的贫穷,因为贪婪者永远在索取。贫穷才会不断索取,富足就会给予,而非关乎物质占有的多寡。而且物质的得失是因外物条件存在和改变的,不会因有贪妄之心就能得到。只有主观客观相合才能决定得失。所以说知足者富。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要想善始善终,就需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所以说强行者有志。

与规律相合,坚守原则才能长久。凭运气偶得,没有道的把守,也会因时运而失去。所以说不失其所者久。

把道义留在人间的人,肉体生命虽然失去了,那道义仍在人间发挥作用。所以说死而不亡者寿。

第三十四章

原文: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 爱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通解:大道既广阔无垠遍布寰宇,又细微精深存在于每件事物中。它既是能量的奉献者,又是万物变化的参与者。

老子把道人格化地说:它生养万物,却并不居功。万物归附它,依然不以主宰者自居。因为它的无私无我,反而成就了它的伟大。

第三十五章

原文: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通解:大道虽然看不见,听不着,说起来也平淡无奇,然而用起来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以身合道的人,能掌握民生的根本,把握化育的中枢,天下人都愿意归附于他。因为他能给予天下人平稳、安全和富足的生活,且不侵害于他们。希望领导者不要沉溺于声色,像羁旅之人在音乐与美味食面前裹足不前、留恋不止一般,而不为国计民生考虑。

第三十六章

原文: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通解:想要使他收敛,先要使他势力扩张,行为张狂,一旦张狂起来,就会众怨所集,上下排斥。

想要削弱他,就先要媚其心遂其志,使他变得骄奢强横、放纵逞强,从而悖逆法制,树立强敌。

想要废除他,就先要鼓励他大举兴建,大肆兴兵,挖空他的实力。

想要夺取他,就先要给予他、结交他,建立起信任,从而了解与控制。这些都是微妙精深的道理。

柔弱可随物成形,没有对立;刚强则棱角分明,处处敌对。所以说柔弱可胜刚强,不是以软碰硬,而是以柔化刚。

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掌权者不可脱离于治国之道。国家的权柄,政治机秘,也不可轻易泄露出去,一旦被掌握和控制就会受制于人,陷入被动。

注:对那些欲伤我家,欲害我国的敌人,若无法化解,则是需要对抗的。而用谋略对抗是代价最小的。不能因为讲谋略,就定性为阴谋家。如果为了正义的目的,谋略是一种伤亡最小的手段。

第三十七章

原文: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通解:大道看似无所作为,然而万物皆遵循自然规律而生长变化。掌权者如果能依道而行修明法制,不主观妄为侵害百姓,自然会政治清明,人民安顺。

领导者对社会造成危害的主要原因是私欲过重。贪功则好战,挑起争端。贪名则重用阿谀奉承之辈,粉饰太平。贪声色享受,则横争暴敛,强夺强占。徇私情,则枉法制。保留合理需求,去除不合理的欲望,用法身治理自身,就像法律制约社会一般。当领导者自身欲望平息了,天下也就安定了。

目录

相关文章

  • 意译道德经(上)

    第一章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 意译道德经全文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

  • 意译道德经(下)

    第三十八章 原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 意译道德经 前言

    老子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翻译成现在的话来说奇妙啊又奇妙,这是万物生发的门户。老子又说:“玄牝之门,为天地根...

  • 意译道德经第十六章

    原文: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

  • 意译道德经第十四章

    原文: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

  • 意译道德经第十一章

    原文: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

  • 意译道德经第十三章

    原文: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

  • 意译道德经第十八章

    原文: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通解:找到自性,合于大道的人,为上司...

  • 意译道德经第七章

    原文: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意译道德经(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jthtqtx.html